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束的偏转和聚焦现象实验报告

电子束的偏转和聚焦现象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下)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电子束的偏转和聚焦现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B213 座位号:实验时间:第11周星期三下午三点四十五分_______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定量分析电子束在匀强电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和在均匀磁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3、学会规范使用数字万用表;4、学会磁聚焦原理测量电子的荷质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示波管的基本结构阳极电压U2:改变电子束的加速电压的大小。

聚焦电压U1:用以调节聚焦极A1上的电压以调节电极附近区域的电场分布,从而调节电子束的聚焦和散焦。

栅极电压UG(辉度):用以调节加在示波管控制栅极上的电压大小,以控制阴极发射的电子数量,从而控制荧光屏上光点的辉度。

UdX偏转电压调节:-80V~80V。

调零X:用来调节光点水平距离。

UdY偏转电压调节:-80~80V。

调零Y:用来调节光点上下距离。

2、电聚焦电子射线束的聚焦是电子束管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示波管中,阴极被加热发射电子,电子受阳极产生的正电场作用而加速运动,同时又受栅极产生的负电场作用只有一部分电子能够通过栅极小孔而飞向阳极。

栅极 G 的电压一般要比阴极 K 的电压低 20~100V,由阴极发射电子,受到栅极与阴极间减速电场的作用,初速度小的电子被阻挡,而那些初速度大的电子可以通过栅极射向荧光屏。

所以调节栅极电压的高低可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数,从而控制荧光屏上的辉度。

当栅极上的电压负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使电子射线截止,辉度为 0。

加速电极的电压比阴极电位高几百伏至上千伏。

前加速阳极,聚焦阳极和第二阳极是由同轴的金属圆筒组成。

由于各电极上的电压不同,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弯曲的等势面、电场线。

这样就使电子束的路径发生弯曲,这类似光线通过透镜那样产生了会聚和发散,这种电器组合称为电子透镜。

改变电极间的电压分布,可以改变等势面的弯曲程度,从而达到电子束的聚焦。

3、电偏转电子在均匀电场内以从平行于板的方向进入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方向(垂直方向)产生偏离位移。

——偏转电压(平行板间电位差) ——板间距离 ——板长电子离开电场后不受电场力作用,将作匀速直线运动,等效直接从A 点(板中点位置)直接射出(如图b 所示),故θtg L l D ⎪⎭⎫ ⎝⎛+='200''22v v Lmd eU L l v v L l x y ⎪⎪⎭⎫⎝⎛⋅⎪⎭⎫ ⎝⎛+=⎪⎭⎫ ⎝⎛+=20'2mdv eUl L l ⎪⎭⎫ ⎝⎛+=令L L l=+'2有 2mdv eUlL D =如果加速电压为U 22212eU mv =22ULlU dD =示波管的Y 方向电偏转灵敏度:2222dU lL U d U lLU U D S y y ===在X 方向同理x 22x x D lL S U d U ==4、磁偏转5、加速场对电子所做的功等于电子动能的增量2212Z eU mv =电子受洛伦兹力为z F ev B=根据洛伦兹力的性质,是一个向心力,则2zz v ev B mR=电子偏转的轨道半径为z mv R eB =在偏转角较小时,近似的有tan l D R L ϕ==由此可得偏转量D 与外加磁场B 、加速电压U2等的关系为D =实验中的外加横向磁场由一对载流线圈产生,其大小为0B K nIμ=式中为真空中的磁导率,为单位长度线圈的匝数,为线圈中的激励电流,为线圈产生磁场公式的修正系数。

由此有0D K μ=当励磁电流I (即外加磁场B )确定时,电子束在横向磁场中的偏转量D 与加速电压U 2的平方根成反比。

磁偏转灵敏度: 0m D S K I μ==6、磁聚焦在示波管外套一个同轴的螺线管,当给螺线管通以稳恒直流电时,其内部形成一个轴向磁场。

若螺线管足够长,则可认为内部为匀强磁场。

电子进入匀强磁场后,将会以轴向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以径向速度作匀速圆周运动。

其合运动是一个螺旋线运动。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与垂直无关。

故只要电子的轴向速度相同,经过整数周期后会聚焦于荧光屏上的一点,这就是磁聚焦。

电子作螺旋运动的螺距:2ZZmv h v T Be π==7、电子荷质比的测量从前面的讨论可知,电子的轴向速度由加速电压决定(电子离开阴极时的初速度相对来说很小,可以忽略),故有2212Z mv eU =22Z eU v m =可见电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具有相同的轴向速度,但由于电子发射方向各异,导致径向速度不同。

因此他们在磁场中将作半径不同但螺距相同的螺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在相同的地方聚焦。

调节磁场B 的大小,使螺距正好等于电子束交叉点到荧光屏的距离L0,这时荧光屏上的光斑就汇聚成一个小点。

三、实验仪器:DZS-D 电子束实验仪、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能表、导线四、实验步骤 1、 开启电子束实验仪电源开关将“电子束—荷质比”选择开关打向“电子束”位置,面板上一切可调旋钮都旋至中部,此时在荧光屏上能看到一亮斑。

适当调节辉度,并调节聚焦,使屏上光点聚成一圆点。

(主:光点不能太亮,以免烧坏荧光屏) 2、 光点调零X 轴调节 调节“X 轴调节”和“X 轴调零”旋钮,使光点位于 X 轴的中心圆点,且左、右偏转的最大距离都接近于满格。

Y 轴调节 用数字万能表电压档接近于“Y 偏电压表”+-两端,缓慢调节 “Y 轴调节”旋钮使数字万能表读数为 0,然后调节“Y 轴调零”旋钮使光点位于Y 轴的中心原点。

3、 测量D 随Ud 的变化调节阳极电压旋钮,取定阳极电压 U2=700V ,用数字万能表分别测出D=±5, ±10,±15,±20mm 时的 Ud (垂直电压)值列表记录。

再取U2=900V ,再测D 为上述值时的 Ud 值记录表中。

4、 测量偏转量D 随磁偏转电流I 的变化使亮光点回到 Y 轴的中心原点,取 U2=700V ,用数字万用表的 mA 档测量磁偏转电流。

列表记录 D=5,10,15,20mm 时的磁偏转电流值,然后改变磁偏转电流方向,再测 D=-5,-10,-15,-20mm 时的磁偏转电流值。

再取 U2=900V ,重复前面的测量。

5.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把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接到励磁电流的接线柱上,电流值调到0,将“电子束—荷质比”开关置于“荷质比”位置,此时荧光屏上出现一条直线,阳极电压调到 700V 。

此时若线较暗,则可将“辉度”旋钮顺时针增大至刚好能看清竖直亮线为止;在增大“阳极电压”至1000V 位置。

若能达到1000V 位置,则可固定“辉度”旋钮,开始正式测量。

(1)开始测量 e/m ,逐渐加大励磁电流使荧光屏上的直线一边旋转一边缩短,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读取电流值,然后将将电流调回零。

再将电流换向开关板到另一方,重新从零开始增加电流使屏上直线反方向旋转缩短,直到再得到一个小亮点,读取电流值。

取其平均值,以消除地磁等的影响。

(2)改变阳极电压为 800V,900V,1000V,重复步骤(1)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D/mm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700V Ud/V -17.79 -13.28 -9.16 -4.74 0 4.06 8.66 13.38 17.79 900VUd/V-21.90-16.84-11.02-5.165.6411.6817.1122.25700V 时,灵敏度为v /0.8891mm 2222====dU lL U d U lLU U D S y y 900V 时,灵敏度为v /1.1155mm 2222====dU lL U d U lLU U D S y y2.磁偏转D/mm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700V I/mA 82.70 62.50 41.60 17.50 0 -18.90 -43.90 -63.60 -84.30 900VI/mA90.1067.8045.3022.60-22.55-47.95-68.80-89.40700V 时,灵敏度为022m D e S K nlL I mU μ===0.2391mm/mA 900V 时,灵敏度为022m D e S K nlL I mU μ===0.2206mm/mA3、 磁聚焦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U I I 正/A I 反/A 700V 1.46 1.45 800V 1.57 1.57 900V 1.65 1.64 1000V1.751.74六、误差分析1. 调零后,仪器不稳定,示数一直在变。

2. 在做磁聚焦实验时,调节后很难准确判断光点在电流为何值时最小,易产生误差。

3.读数时,由于对光点形成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准确,导致读数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值,导致读数偏大,计算值偏小。

4. 地磁场本身的影响。

七、附上原始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