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态旅游环境
内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区域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社区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旅游者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1、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指由自然界的一引起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体、动植物 等所组成的自然环境综合体。 (1)天然生态旅游环境 指由自然界的力量所形成的,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的生态旅游环境。主 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国有林场及散布的 一些古树名木等。 (2)生态旅游空间环境 指能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的自然空间 范围的大小。主要是指生态旅游资源储存地、生态旅游者的活动范围。 (3)自然资源环境 主要指水资源、土地资源、自然能源等自然资源对生态旅游业生存和 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00m2/人
15~17人/hm2 15人/hm2 100人/hm2 300~600人/hm2
垂钓
快艇 荒野 露营 骑自行车
5~30人/ hm2水面
5~10人/ hm2水面 5人/hm2 300人/hm2 30m2/人
海滨度假区
高尔夫球场
10m2海滩/人
5~15人/ hm2
骑马
体育比赛
25~80人/ hm2
生态旅游资源储量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
生态旅游废物处理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模式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模式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
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野 营 地 花 竹 卉 园 园 经 济 作 物 品 种 园 果 树 品 种 园 乡 土 植 物 园 中 鸟 草 园 药 园 野 生 动 … 物 … 园 自 然 保 护 区 游 憩 小 区 生 态 服 装 业
2、造成生态旅游水体污染
3、噪声导致旅游质量下降、生态质量下降
(三)造成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疏载”的原因与调控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 态旅游环境特色不突出 生态旅游地域的开发方式单一 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旅游产品周期律的影响 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 开发吸引力大的生态旅游产品 充分实现资源和环境价值,实施综合开发
第四章 生态旅游环境
第一节 生态旅游环境概述
第二节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第三节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旅游环境概述
一、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
以生态旅游活动为中心的环境,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存 在、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二、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系统的“三体”之间的关 使用和保护 系
生态旅游者 对象和场所 生态 旅游 环境 生态旅游环境与生 态旅游者相互关系
生态旅游发展可能会导致政治信仰危机和社会危机 生态旅游者涌入可能导致人流拥挤、道路拥护 在一些“天人合一”旅游环境中,旅游可能破坏宗教气氛 生态旅游者亦可能导致疾病流行 生态旅游可能会造成社区隔离 生态旅游可能会造成某些视觉污染 旅游设施与当地环境等不协调,如体量、颜色等;建筑设计与所在区 域自然、文化不协调;旅游者不环保的行为,如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等。
生态旅游环境受到毁坏性破坏,不危及生态旅游质量等,促 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
1、地域类型和产品类型
旅游场所旅游环境容量的空间标准
场所 动物园 基本空间标准 25m2/人 场所 滑水 基本空间标准 5~15人/ hm2水面
植物园
郊区国家公园 森林公园 滑雪场 野餐和郊游
3、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1)外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指满足生态旅游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一切生态经济条件。 (2)内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主要指旅游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秩序、政策倾向、人员等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支持程度。
4、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指由历史和现代旅游开发所形成的反映地方生态或民族生 态、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意识等环境。
生态旅游服务业
生 态 餐 饮 业 生 态 旅 馆 业 生 态 商 业 生 … 态 … 交 通 业
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业
三、生态旅游环境的构成
天然生态旅游环境
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空间环境
自然资源环境
生 态 旅 游 环 境
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政治环境
“天人合一”人文生态旅游环 境 外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
C为环境日容量,单位为人次;R为游道全长,单位为m;
B为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 ;(一般为2m);
D为周转率(D=景区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F为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E为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B、面积计算法
用每个游客所占平均游览面积来计算,其公式为
C=A*D÷a
式中,C为环境日容量(人次);A为可游览面积(m2) ;a为个人应占面积(m2);D为周转率。
旅游发展与社会关系紧张两者关系模式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特征 欢欣鼓舞 冷漠 恼火 敌意 状态 访问者受到欢迎,尚未正式开发 对访问者习以为常,交往趋向商业化 当地人对旅游感到忧虑,努力改善基础设施 当地人公开表现出敌意,试图减少旅游潮带来的危害
(四)生态旅游对旅游区文化的影响 当地民族被同化——文化、习俗、习惯等被同化。 地域文化被庸俗化——过分渲染;低格猎奇、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肆 意凑拼——“伪民俗”。 区域文化的不正当商业化——传统文化习俗、庆典等是在特定的时间、 地方,按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内容、节奏(商业)随时、内容 、节奏等失色。 传统工艺品形象受损 (五)生态旅游带来一些噪声污染 旅游交通工具的噪声污染 施工噪声污染 娱乐场所的噪声污染 影响旅游氛围的噪声污染
空 间 结 构 巨系统:全球、大洲、大洋、国家生态旅游环境 大系统:区域生态旅游环境 中系统: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 小系统:景区生态旅游环境 微系统:景点生态旅游环境 组分结构 旅 游 资 源 功能结构 旅 游 空 间 天 然 生 态 自 然 资 源 生 态 政 策 天 人 合 一 生 态 经 济 生 态 气 氛 时间结构
(1)区域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主要指在洁净、优美、少污染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由历史和 现代开发所形成的反映该区域历史生态、地方生态或民族生态 气息的环境。 (2)社区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是生态旅游社区居民对于生态旅游的观点与看法、行为等所 形成的一种软环境。 (3)旅游者生态旅游气氛环境 是指旅游者生态旅游素质和生态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 的行为等反映出来的旅游环境。
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实施“引凤”凤工程
注意生态旅游产品更新换代,克服衰退现象 以“热”带“冷”,促进生态旅游全面发 展
第三节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良性影响
(一)生态旅游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护源”开发导向模式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基础、保 障
促进生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生物的保护 促进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促进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 促进地质地貌的保护
森林
景 美 化 效 益
户外休闲 休憩康疗 科学考察旅游 科学普及旅游 生态教育
3、生态旅游环境的系统性表明 了资源的层次性和整体性
土地利用效 益
农业、商业、建 筑其他土地利用
森林生态旅游环境功能示意图
(二)综合性 若干子系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气氛
(三)容量有限性——极限容量——饱和容量——最佳容量(最适/合理值)
(二)生态旅游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生态旅游地域知名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契机 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区域收入,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改善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生态旅游地向开 放型经济转化 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生态旅游促进区域社会进步
四、生态旅游环境的特点
容量 有限性 资源性
生态旅游 环境
综合性
(一)资源性
1、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表明了资源的稀缺性
2、生态旅游环境能产生价值表 明了资源的有效性
原料 木材 木本粮油 其他林副产品 货币收益 工业、农业销售
环境保护与调节效益 水土保持 地下水保持净化 净化空气、防风 削弱噪音 基因库 风
二、生态旅游的不利影响
(一)生态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旅游开发对植物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水体的污染 生态旅游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生态旅游对地质、地貌的影响 (二)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经济环境的影响 过分依赖生态旅游业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生态旅游大量发展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利改变 生态旅游业发展可能导致旅游区物价和地价上涨 (三)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者涌入可能会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生态旅游开发可能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周庄的故事。
旅游者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四、实践中常用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量测方法
A、线路法(游道法):以每个游客所占游道长度计算
完全游道即进出口不在同一位置的游道;不完全游道
即进出口在同一位置的游道,游客游至终点必须按原 路返回。
完全游道的计算方法:C=R*D÷B 不完全游道的计算方法: C=R*D÷(B+B*E÷F)
生态旅游环境的 四维结构特点
生态教育 经济效益 美学欣赏 劳动就业 环境纳污 调节功能 信息功能
超短期
短期
中期
长期
第二节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一、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含义 1、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某一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特定的时期内,在保证该地资 源与生产的连续性、生态的完整性、文化的连续性、发展质 量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或者说旅游活动的强度。
自然生态旅 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空间环境容量
自然资源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 境容量 的 概念体系
社会文化生态 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经济旅 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政治环境容量 “天人合一”文化旅游环境容 量 外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容量 内部生态经济旅游环境容量 区域生态旅游气氛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