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重点难点】
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读数; 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温标,标度的单位是。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人的正常体温为。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
⑵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仍须;⑷读数时,视线要。
4.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
知识点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
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有:。
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有:、、。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三、熔化和凝固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凝固时,需要,但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相同/不相同). 2.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
2. 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占总水量的 _____%.
【典型例题】:
例1.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采用了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 (选填
“A ”或“B ”)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由实验结
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是 ℃,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
(3)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3点即可) ________; ; .
(4)小文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
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① ;② 。
例2.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 ℃ 、 ℃ 、 ℃ 。
(按从左到右顺序填写)
例3.以前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
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
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 .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例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
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时间/min
9
例5.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____态。
(选填“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
例5.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
例6.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达标检测】:
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A.冰会增多,水减少
B.冰会减少,水增多
C.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
D.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3.在夏天会看到冰棒冒出“白气”,这是因为()
A.冰棒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升华产生的水蒸气
C.冰棒熔解成的小水珠
D.冰棒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4.灯泡用久了玻璃壳会发黑,这是由于()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解,变冷后凝固
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
..温度的方法是()
A.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
B.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
的档位.
C.关闭房门
D.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的汽化的现象
C.衣柜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樟脑汽化的结果
D.只有达到100℃,水才能沸腾
9.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时要吸热,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越 .
10.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
冰:;(2)烧水时看到“白气”:;(3)自来水
管“出汗”:;(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
花”:;(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6)
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7)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8)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9)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 __现象.(10)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11)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现象.(11)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这是由于钨丝经过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_的过程.
11.写出下列做法应用的物理道理:(1)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2)在高热病人身上擦酒精降温;(3)对手哈气手感到暖
和;(4)北方冬天夜晚菜窖里放几桶水以防蔬菜冻
坏;(5)利用干冰制冷。
12.在寒冷的北方,应该使用(酒精/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这是因为;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应使用(酒精/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水温,这是因为。
13.冬天寒冷的早晨往往可以看到窗户玻璃的________(选填“外侧”或“内侧”)出现冰花,这种物态变化叫_______。
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下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
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而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运动的(选填“上”或“下”)。
14.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15.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某些地区的电线上出现了“冰挂”,“冰挂”的形成过程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16.发送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都用的方法液化后装在火箭中;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 .
17.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雾”,当把它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的外壁出“汗”,这些“粉”、“雾”、“汗”的出现分别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