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图
2、强、弱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3、不同离子型交换剂的选择
选用何种类型离子交换剂? ----取决于离子交换剂对诸反离子的结合 力。为了提高交换容量,一般应选择结 合力较小的反离子。据此,强阳性和强 阴性离于交换剂应分别选择H型和OH型;
弱酸性和弱碱性离子交换剂应分别选择
Na型和Cl型。
·Cl
聚苯乙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离子交换树脂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二、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
1、平衡常数
2、选择性与离子的电荷及 水合离子半径的关系
3、离子浓度对选择性的影响 4、两性物质的选择性
1、平衡常数
RA + B+ RB +

A+
K
A B
值反映离子交换剂对
不同离子的结合力或选择性,
[ RB][ A ] B KA [ RA][ B ]
测得的[OH (mmol) ] 交换容量(mmol / g) 离子交换介质的质量(g)

凝胶或纤维类弱碱型阴离子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介 质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取一定量的离子交换介质,漂洗干净,用1mol
/L的NaCl处理,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缓冲液平衡, 用已知蛋白的浓度样品过柱吸附,直至柱内的介 质吸附的量达到饱和。用一定浓度的NaCl或其他 的洗脱剂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定洗脱液中的蛋 白质的浓度,按如下计算公式交换容量。
CA 、CB =梯度混合器A瓶、 B瓶的浓度; A1 、B1 =A瓶、B瓶的横切面积; V2=流经层析柱的体积,V1=梯度洗脱液的总体积。
线性和阶梯式梯度溶液分离牛血清 白蛋白的图谱
第五节 离子交换拄层析应用
一、去离子水的制备 二、制备、纯化生命物质 二、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
二、分离物质的交换

分批法 柱层析法 实际交换量只能按理论 交换量的25%-50%计 算。
分批法
柱层析系统的连接
柱层析系统的组装
三、物质的洗脱与收集

梯度混合器及形成的梯度变化


离子强度梯度洗脱
pH值梯度洗脱
产生梯度溶液的三种装置及形成的梯度变 化
C = CB -(CB - CA)(1 - V2/V1)B1/A1
必须考虑的因素
①要求 高度的不溶性和疏松的多孔结构或巨大的表面
积,较多的交换基团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② 影响因素
对样品生物活性和可溶性的影响
pH对交换基团、分离物电荷及电性强弱的影响 分子大小及共存物质的影响
1.阴、阳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参照电泳结果
测定pI 确定稳定pH范围
碱性分子在偏酸性环境中稳定:细胞色素c 酸性分子在偏碱性环境中稳定:核酸、HCG
1.0 1.5 1.95 2.5 2.35 2.5 2.55
OH柠檬酸 乙酸 ClHCOHPO苯
1.0 220 3.2 22 6.0 5.5 500
三、离子交换柱层析原理示意图
动画按钮
第二节 离子交换剂的分类及性质
一、离子交换剂分类 二、离子交换剂性质
一、离子交换剂分类
(1)阳离子交换剂
1.疏水性
称为选择系数,此外平衡的
移动遵循质量作用定律
若KBA值>1,即[RB]>[RA],
[ RB] 若KBA值=1,即[RB]=[RA], B [ A ] [ B ]时,K A [ RA] 若KBA值<1,即[RB]<[RA],
2、选择性与离子的电荷及 水合离子半径的关系
离子交换剂与各种水合离子的结合力 是与离子的电荷量成正比,而与水合离子 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计算公式如下:
测得的[ H (mmol) ] 交换容量(mmol / g) 离子交换介质的质量(g)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介质 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取一定量的离子交换介质,去离子水溶胀,漂 洗干净,用1mol/L的HCl处理,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1mol/L的NaOH处理,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然后用 1mol/L的NaCl洗脱,收集洗脱液,再通过已标定 的HCl滴定洗脱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计算出吸 附氢氧根离子的毫摩尔数量,除以离子交换介质的 质量即可得到交换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3、缓冲液离子强度的选择
①起始缓冲液能使样品中有效成分与离子交换 剂结合,一般小于0.1mol/L。 ②洗脱液能使有效成分从离子交换剂上解离下 来,一般0.15mol/L(或采用pH洗脱)。
第四节 离子交换拄层析操作方式
一、离子交换剂的处理、转型和再生 二、分离物质的交换 三、物质的洗脱与收集
一、离子交换剂的处理和转型
R-N+(CH3)2 H·OH- + Cl-=R-N+(CH3)2 H·Cl+ OH-
2.亲水性离子交换剂
磷酸纤维素 CM-纤维素 DEAE-纤维素 CM-交联葡聚糖 DEAE-交联葡聚糖 CM-Sepharose CL-6B
二、离子交换剂性质






颜色与形状 交联度 吸水量或膨胀度 交换容量 稳定性 比重
一价离子:Li+<Na+<K+<Rb+<Cs+ 二价离子:Mg2+<Ca2+<Sr2+<Ba2+
一价阴离子:F-<Cl-<Br-<I不同价阳离子:Na+<Ca2+<Al3+<Ti4+
磺酸基树脂和季胺基树脂
对各种离子的相对选择系数
阳离子树脂
反离子 相对选择系数
阴离子树脂
反离子 相对选择系数
H+ Na+ NH4+ K+ Mn2+ Mg2+备简介
离子交换全套装置
第 九 章
离子交换层析
第一节 离子交换层析基本原理
第二节 离子交换剂的分类与性质
第三节 离子交换剂与缓冲液的选择
第四节 离子交换拄层析操作方法
第五节 离子交换拄层析应用
第一节 离子交换层析基本原理
一、离子交换剂的组成结构及其的特性
二、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 三、离子交换柱层析原理示意图
一、离子交换剂的组成结构及其特性
基质 子 电荷基团 反离 商品名
纤维素 —O—CH2——COO- · + CM-纤维素 Na 纤维素-O-(CH2)2-N+H(C2H5)2 ·Cl- DEAE-纤维素 聚苯乙烯—————SO3-· Na+ 732阳离子树 脂 717阴离子树 聚苯乙烯——N+(CH2) 脂 4
交换容量
交换容量:
是指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进行交换的能力。
(mg/g或mmol/g、mg/ml或mmol/ml )
交换容量的测定:
强酸型与强碱型测定其解离盐的能力; 弱酸型与弱碱型测定其中和酸碱的能力。
影响交换容量的因素:
筛孔、离子强度、pH值 。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介质 交换容量的测定法
③选择性吸附 ④选用弱阳离子交换剂时,pH高于其pK; 选用弱阴离子交换剂时,pH低于其pK;
2、缓冲液离子组成的选择
①缓冲液离子的pK值要接近所用的pH,
②采用阳离子交换剂应选用阴离子缓冲液, 如:磷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 ③采用阴离子交换剂应选用阳离子缓冲液, 如:Tris
④缓冲液离子不影响被分离物的活性、测定、 溶解度。
4.不同基质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基质的理化性质
目标物质的理化性质 溶液的组成及杂质含量
二、缓冲液的选择
1、缓冲液pH的选择
2、缓冲液离子组成的选择 3、缓冲液离子强度的选择
1、缓冲液pH的选择
①要求:
起始缓冲液能使样品中有效成分与离子 交换剂结合,洗脱液能使有效成分从离子交 换剂上解离下来。 ②PH值与目标物pI的关系(pH=pI±1)
目的:使离子交换剂带上所希望的离子或基团



一般程序:水泡,悬浮,酸或碱浸泡,洗涤至中性 疏水性离子交换剂 用2-4倍的2mol/L NaOH或2mol/L HCl溶液处理 亲水性离子交换剂 用0.5mol/LNa0H或0.5mol/LHCl溶液处理; 转型与再生:由一种反离子转到另一种反离子的过程。 欲使阳离子交换剂转成钠型时,则需用NaOH处理; 欲使其转成氢型时,则需用HCl处理;欲使其带铵离子时, 则需用NH4OH或NH4C1处理。
(2)阴离子交换剂
(1)纤维素离子交换剂
2.亲水性
(2)交联葡聚糖离子交换剂 (3)琼脂糖离子交换剂
1.疏水性离子交换剂
阳 离 子 交 换 剂 阴 离 子 交 换 剂
R-SO-3H + Na+ === R-SO3Na + H+
R-PO(OH)2 + Na+ === R-POOHONa + H+
R-N+(CH3)3 OH- + Cl-== R-N+(CH3)3 ·Cl- + OHR-N+(CH3)2 OH- + H2O == R-N+(CH3)2 H·OH-
交换容量(mmol / g) 测得的蛋白质质量(mg) 离子交换介质的质量(g)或体积(ml)
第三节
离子交换剂与缓冲液的选择
一、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二、缓冲液的选择
一、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1.阴、阳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2.强、弱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3.不同离子型交换剂的选择 4.不同基质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取一定量的离子交换介质,去离子水溶胀,漂洗干净用 1mol/L的NaOH处理,去离子水洗至中性,1mol/L的HCl处
理,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然后用1mol/L的NaCl洗脱,收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