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因为年龄、生活阅历不同,我们每一个人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会有独特的感受。
对美景、对人物行为的褒贬、对事物的理解、对某些观点的评价……这些感受或多或少带着个人的性格色彩。
那么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怎样合理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这里我们来谈几种方法:方法一关注文章中心句,结合生活体验想象中心句是最能表达文章意思的句子,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
我们在表达自已的感受时要关注中心句,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最近距离的交流。
例如《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为:“秋天的雨,有一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课文中介绍了黄、红等颜色,那么, 我们可以接着想象:其他颜色又给了谁呢?如秋天把蓝色送给谁? 秋天把紫色给谁?这就要我们依据生活实际来大胆想象,表达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
方法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人物情感变化进行联想作者常常在文章中故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读者以无尽想象的空间,我们把这称为文章的“留白”。
留白不等于没有,它需要我们在这里合理地表达自已的感受。
例如«找络驼»一文中,找骆驼的商人先是着急的问老人,后来又“愤愤”地指责老人,最后却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骆驼,此处文章没有再交代商人的情感变化,但是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当商人找到骆驼的那一刻,他一定想对老人再说些什么。
他会说些什么呢? 我们就要联系前文他“愤愤”的话语,来想象他此时此刻应该是满怀愧疚与歉意的,或者还应该从老人的话中领悟出一些道理。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他想对老人说些什么了。
方法三:揣摩品味关键词语品词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常用的方法,只要我们抓住了那些文本中最为关键的词语来品读感悟,就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随着山势 , 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从加点的这些关健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溪流随着山势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方法四:捕提文本空自想象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换。
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自之处,其实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为我们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空白,“无中生有”,记录下火花四射的瞬间。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我们可以抓住“死死地”“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等词语展开想象:怎样锁是“死死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日夜还会受到什么痛苦呢?通过读词,展开想象,脑海中形成画面,我们就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顽强。
方法五: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个性化阅读就应该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有意识的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理解语言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排层次和遣词造句的。
首先要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文中,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这句话除了可以抓住“死命”“怎么也抓不住”这些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之外,还可以关注句子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方法。
作者将雨来比作泥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英雄雨来的机灵活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不一定单独使用,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具体分析,有时候也可以两种或者多种方法同时使用。
一、关注文章中心句,结合生活体验想象 ,表达独特感受。
一次,一群聪明、顽皮的白鲸追赶着鱼群,来到了北极的楚克奇海。
这里太好玩儿了,还有好吃的鳕鱼。
它们玩着,吃着,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
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
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白鲸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但是冰块太大了,它们绝望地叫起来。
思考:“这里太好玩儿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
”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勾勒出一幅白鲸嬉戏图?那么结合你对白鲸的了解,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说你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人物情感变化进行联想,表达独特感受。
第二天上学,牛顿把他那小小的风车带去,摆在课桌上。
同学们都围上来看。
牛顿得意地转着风车,大家也夸奖他做得好。
正在这时候,同班的卡特大声说:“牛顿,风车为什么会转,你能讲出道理来吗?”“道理?”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
卡特看牛顿发愣了,笑着说:“讲不出道理来,光会做有什么稀罕(hǎn)呢?真可笑!”同学中也迸(bèng)发出一阵笑声。
不知被谁一推,那架小风车掉在地上摔坏了。
牛顿羞得满脸通红。
他捡起摔坏的风车,心里难受极了,但是没有流一滴眼泪。
从此,牛顿发愤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
鸭子和白鹅请客春天到了,河里的冰化了,树枝、枯草也长出了嫩芽。
鸭子在一条河里碰见白鹅,他们很高兴,在河里游来游去。
他们玩得正高兴时,白鹅说:“鸭子,我家里有许多好吃的,今晚你上我家来吧!”晚上,鸭子准时来到白鹅家,看到的只是许多草根和鲜嫩的草芽,一点儿荤菜也没有。
鸭子不高兴地吃了一点儿,嘟着嘴,就走了。
第二天,鸭子准备了青蛙、田螺还有泥鳅,也请白鹅到自己家里来吃饭。
白鹅看了看这些菜,摇摇头说:“这些荤菜适合你吃,而我只喜欢吃草根和草芽。
”鸭子现在才知道,白鹅那天并不是小气,而是它对白鹅不了解。
白鹅说:“咱俩吃的东西不一样,谁也不要怪谁,还是各吃各的,我去找些草根和草芽来。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
你们看,鸭子和白鹅的口味就不一样。
1、结合上下文想一想:鸭子到白鹅家里吃饭后,很不高兴的,噘着嘴就走了,这个时候它可能会想写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鸭子现在才知道,白鹅那天并不是小气,而是它对白鹅不了解。
”它会和白鹅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颐和园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1、“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1)“五彩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五彩的画”我们可以想象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昆明湖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
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苏珊的帽子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在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医生发现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一个肿瘤,必须住院接受三个月的化学治疗。
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