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上科学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塑料花是植物吗?说说理由。
板书
设计
课 题
1.2观察一棵植物
课 时
第3课时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
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
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画一株植物,要具有根茎叶结构。
课 题
1.3观察叶
课 时
第4课时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案
年级一年级
学科科学
教师
2017学年第一学期
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讫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1
9.4-9.8
1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2
9.11-9.15
1
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3
9.18-9.22
1
一2观察一棵植物
4
9.25-9.29
机动
5
9.25-9.30
1
一3观察叶
6
国庆节
机动
7
10.9-10.13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活动类型在教学设计中应得到系统运用。一年级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并且应该担负起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任务。因此,我们除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外,特别强调了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个人记录和班级记录),强调了要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强调了展示证据的重要,强调了同伴合作和交流的意义,注意提醒孩子们形成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行为,注意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将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只要肯于钻研,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和内心的快乐!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三、小结
过渡:跳跳虎听了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课植物,原来它是凤仙花!(PPT出示)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
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
2.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3.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 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学生情况分析
课 题
科学始业课
课 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验的小故事,感受到科学好,并愿意为之努力。
【教学难点】常规养成。
教 学
准 备
卡通磁贴、碘酒棉签、米饭、白纸、铁勺(分米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 学
准 备
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备注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1
一4这是谁的叶
8
10.16-10.20
1
一5植物是“活”的吗
9
10.23-10.27
1
一6校园里的植物
10
10.30-11.3
机动
11
11.6-11.10
1
二1在观察中比较
12
11.13-11.17
1
二2起点和终点
13
11.20-11.24
1
二3用手来测量
14
11.27-12.1
1
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 学
准 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备注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备注
一、简单介绍评价表
1.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笑脸磁贴,引出评价表。
2.简单介绍奖励措施。
3.介绍分组,让相应的学生举手,给反应快的小组奖励。
二、教师自我介绍
二、讲小故事
1.讲身边的同学的故事,积极尝试简单的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不局限于限定材料,多次尝试,乐于表达。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 学
准 备
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备注
一、聚焦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