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教案
课题名称:第十二单元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授课人:兰州四十八中学刘永军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认识合理膳食、均衡膳食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人体健康。

2、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查看保健药品的标签或说明书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课
本知识。

三、德育目标
培养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1、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2、均衡膳食。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在平时应更加注意饮食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内容:1、调查常见的保健品及药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
2、上网搜集有关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的资料
3、收集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资料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内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元素与我们的
身体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学生阅读:书55页
小结:1、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
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硒、碘等
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交流调查的报告:(以小组形式进行)
(1)汇报钙的有关内容宣读
(2)汇报钠的有关内容展示
(3)汇报铁的有关内容
(4)汇报碘的有关内容
2、进行讨论:可正反方进行辩论、小组间相互补充、同学间互相补充
3、归纳、总结、整理:
钙:总量:约1.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作用: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缺乏:发育不良、得佝偻病、骨质增生
钠:总量:80~120克;主要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铁:总量:2克~4克;
作用:构成血红蛋白所需成分。

碘:含量:25~50毫克;存在于甲状腺素中
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引起甲状腺肿大
三、均衡膳食:
交流各组收集的资料(食品中的元素含量)展示
讨论题:1、为什么不能盲目“进补”?
2、应该怎样预防甲状腺肿大、骨质疏松症、龋齿?
3、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饮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反思和体会: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即便是必需元素也要把握
合理的摄入量。

我们应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不偏食、挑食,
保证身体健康,关爱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书58页第1、3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
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硒、碘等
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
二、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钙: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缺乏:发育不良、得佝偻病、骨质增生
钠: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铁:构成血红蛋白所需成分。

碘:含量:25~50毫克;存在于甲状腺素中
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引起甲状腺肿大
三、均衡膳食:
课后反思:本节知识符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很进活跃,讨论进行顺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