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校互动论文

家校互动论文

家校互动论文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摘要】不同的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阵地。

然而,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的特殊影响,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学校的教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本文将家庭文化和校园文化教育紧密相联系,从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课堂听讲、家庭作业以及预习复习等习惯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创新的家校互动教育策略;研究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巩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探讨“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家校互动习惯策略评价模式一、问题的提出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习惯的教育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越来越被重视起来。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习惯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动力器,必然会推动他将来的发展。

新生入校,笔者通过半学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作业意识差,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方法欠缺,作业质量、学习质量差,再加上家长工作繁忙,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祖父母身边,孩子每天回家后,缺乏家长的指导。

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率低,学生学习上缺乏上进意识。

长此以往将造成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差的现象,也将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

教育的责任仅仅靠学校来完成是不幸的,缺乏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较好的做法就是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教师的高效号召力充分调动起家庭的力量,统一家校的教育思想,促进家校互动教育并形成合力,进而帮助所有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在对实验班(本年级一、二班)学生进校时学习习惯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后,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探索一些小学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经验与做法。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一)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专题培训,以使教师、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1、对课题组老师的培训目标:尊重学生,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合作,情况反复等情况,以建立互信互助的师生关系。

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给学生一生的好处、新形式下的家校互动教育模式、家校互动评价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2、对实验班家长的专题培训目标:利用专题培训的契机将本班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评价手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家长明确教育工作的重点、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一的在学校就能养成,内容: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家庭如何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及家庭教育应重视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

A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其明白班级文化的内核,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思路与家庭中的达成一致,更便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

B与家长创建友善健康的家校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C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召开个别家长会。

3、对实验班学生的培训,使其明白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

目标:A 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重要性的教育,促进他们思想上的转变。

B严整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常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班级内部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例】(二)制定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对不同的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

创建个人文化,指定目标时不搞一刀切,允许学生有步骤,分快慢的进步。

【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内容和目标本课题认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

所以,不能试图“毕其攻于一役”,而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

【总目标】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的习惯。

下课先做好下堂课的准备工作,规范摆放,小组同学互相督促,听上课铃响,要快速、安静地走进教室,静等老师上课。

2、培养上课倾听的习惯。

做到虚心倾听,倾听要求做到“三到”:眼到、耳到、心到。

同时做到不迷信教师,不随同优生。

3、积极举手,大胆自信,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习惯。

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举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

讲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充满自信。

4、认真、及时、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的习惯。

坐姿正确,书写端正规范。

作业前仔细审题,作业时独立认真,快速、高质,不懂虚心请教。

5、认真、主动预习、自觉复习的习惯。

课前养成自觉预习,课后主动复习的习惯。

学会搜集信息,查找资料,为课堂学习补充更新更广的学习素材。

6、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早上书声朗朗,课堂重视朗读指导,课后加强好词好句好段美文朗读与背诵积累,做到一月读好书一本,讲故事一个,记笔记数篇。

7、小组愉快合作的习惯。

课堂乐于小组合作,合作前先有个体思考,再经过小组交流补充,最后达成集体共识。

做到人人参与,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多向互动的学习氛围。

8、质疑问难的习惯。

不迷信教师,不盲目相信他人,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习惯目标】1、学会听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

听时,要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

听时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我同意你的看法”、“老师,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的听的结果。

慢慢地学生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会听”的目标。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

可以利用学校广播时间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学会说“说”包括回答老师提问、修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

无论那种情况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声音甜美,连贯流畅。

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

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被修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如果意见正确,要点头表示感谢,可以说,:“谢谢你,我听明白了。

”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说:“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和用词,还要教会学生长句短说,用示范的方法调控语速,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3、学会读课本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材料,作为一年级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

因为读书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成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读书分为课前读书,课中读书,课后读书。

课前读书实际就是预习,每学一个新知识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把书读一读,找出自己会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地方,读的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听课;课中读书,是指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通过读书,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概括主要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

课后读书就是复习整理性地读书,我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之前,先把书读一读,想一想当天所讲的知识和方法,再写作业。

对于一年级学生,读书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从上倒下,从左到右,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对图中的动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就行了。

文字部分,能读正确,理解明白就可以了。

4、学会写写字时,首先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

为此,第一学期,每次写作业之前,我都要带着学生说一遍,“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和“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

边说边观察,边纠正错误的坐姿。

【良好的作业习惯目标】按时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前先复习,专心思考,审清题目才动笔的好习惯)自我评审作业(做完作业自我检查,及时更正的好习惯)总结积累作业(分段小结,分类积累,巩固新知的习惯)自我拓展作业(开放性作业),即搜集型作业、自主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合作型作业、创意型作业(课外延伸,自主编题,提升自我的习惯)【预习复习习惯目标】1学生树立预习、复习意识,提高对预习、复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

2、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预习复习、乐于预习复习、学会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无止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

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例】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但是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各不相同。

特别是部分知识孩子自己觉得已经“懂”了,事先还需要预习吗?会不会反而抹杀了孩子上课时的兴趣?部分孩子还什么都不懂。

作为教师和家长,该怎么培养好孩子预习的习惯呢?结合这一状况,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水平,共同研究制定指导学生预习课文的策略预习水平低的学生的自学要求:一读生字表里的生字,读准音,看清形看拼音读准字音;二把生字放到课文里面去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预习水平高的学生的自学要求:一、读生字表里的生字,读准音,看清形。

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是:1看拼音读准字音;2借助读音和结构分析字形,想想用什么办法来记忆;3读读生字笔顺;4读读句子想想字义二、把生字放到课文里面去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朗读。

三、再读课文,把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个标记,联系课文插图,多读几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