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井合同施工技术规范

打井合同施工技术规范

附件: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工艺设计

1、施工工艺设计说明

(1)本钻井系统工程与各单项钻井工作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为确保该钻井供水工程施工品质、顺利施工,兹拟定该计划作为此供水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及品质管控依据。(2)本计划人力、材料设备之安排均依该钻井工程进度适时做以调整,以符合钻井进度。(3)本施工组织计划依据钻井合同规范施工,若有抵触以钻井合同修正。

2、施工工艺设计组织

钻井供水工程依工作性质不同人力编组如下:

2.1 准备部分

人员及设备进场、开挖沉淀坑、接通水电、人员食宿安排(乙方自理)

2.2 设备安装、调试部分

设备自检、提升井架、钻机平台水平校正、注水至沉淀坑

2.3 供水井钻进部分

设备检修养护、井孔维护、材料购置及安装储备

2.4 成井部分

测井、井管焊接、封填砾料、粘土封井

2.5 洗井部分

抽水设备安装及调试、抽水试验、成井验收

2.6 工队撤离部分

完工清场

3、施工工艺方法及工艺技术措施

根据钻井供水工程的特点,依据钻井施工技术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我钻井队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此施工方案。

3.1 钻机定位

钻机定位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倾斜、移动,同时调整钻机垂直度(垂直度运行偏差≤0.5% 、钻尖与井位同心),便于施工井位检查,复检后方可开钻。

3.2 泥浆配制

泥浆配制,应根据当地实际地质情况适时掌控,掺合粘土以养护孔壁。

3.3 成孔

整个成孔过程采用水循环工艺,控制塔架垂直度;根据井径、孔深、钻头种类钻进、地质情况,适时掌握进尺度,做好钻孔地层记录,选择适合相应地质的钻头,以减少钻头、钻杆摆动问题;检查钻杆的垂直度及时纠偏。

3.4 井管安装:采用钢丝绳托盘下管法

下管时采用二根兜底绳,分别缠绕于绞磨(专用成孔设备)上,在其另一端编好钢丝绳套,分别从托盘底座的四个穿绳孔插入,使四个绳套同心重叠对准托盘底座

的钻钉孔。销好兜底绳的托盘底座,预先安置在孔口上的垫板上,即可开始安装井

管。销钉拔出后,再用绞磨拔兜底绳,兜底绳拔出后即可回填砾料。

3.5 回填砾料

填砾是管井建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填砾规格严格按照水利部颁部标准进行施工,中粗砂含水层、填砾厚度不小于100mm,细砂以下含水层,厚度不小于125mm,

滤料选用砾石(Φ3 - Φ5mm)。

3.6 井管外封闭

井壁管外封闭前,所需的粘土球及粘土方量、计划填入深度进行计算(以滤水管的安装位置计算)。填入方法与填入砾石相同,应注意防止因粘土球填入井孔受压

缩致使填入的砾石错位。

3.7 洗井

井管安装完毕后,采用高扬程水泵对管井进行抽水洗井,将水抽清,以保证管井达到正常出水量。

4、施工工艺工序

4.1 钻机定位、安装锁定

4.2 泥浆配制

4.3 成孔

4.4 电法测井

4.5 井管安装

4.6 回填砾料

4.7 井管外封闭

4.8 洗井

4.9 完工清场

附件:机井技术规范

【题名】:农用机井技术规范

【副题名】:

【起草单位】:水利电力部农田水利司主编

【标准号】:SL256-2000

【代替标准】:《机井技术规范》SD 188-86

【颁布部门】:水利电力部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标准性质】:水利电力行业标准

【批准文号】:水国科[2000]388号

【批准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的通知

水国科[2000]388号

根据水利部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农村水利司主持,以农村水利司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机井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本标准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000年八月三十一日

【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农田灌溉机井的建设与管理。人畜饮水和林牧副渔供水机井,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农用机井建设与管理,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并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农用机井应在具有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与设计。

第1.0.4条各级水利部门,必须按本规范进行农用机井建设与管理。

第1.0.5条机井建设所用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部或专业现行标准的要求。选用新材料和新设备时,应经试验符合质量要求。

第二章井灌区规划

第一节规划原则

第2.1.1条井灌区应在农业区划和水利规划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和综合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进行规划。

第2.1.2条规划时,应做出不同方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选定最优方案。

第2.1.3条规划时,应统筹考虑近期和远景开发的需要,兼顾流域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合理进行井、渠、沟、路、林、电的总体布置和旱、涝、碱的综合治理。

第2.1.4条开发利用地下水,应优先开采浅层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水。

第2.1.5条在有良好含水层和补给来源充沛的地区,可集中开采;补给来源有限的地区,宜分散开采。

第2.1.6条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TJ24—79;人畜饮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J20—76。

第2.1.7条在长期超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应停止开采。滨海平原地区,应注意防止海水入侵。

第2.1.8条规划时,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布设。

第二节基本资料

第2.2.1条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概况。

规划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类型及特征,表层土壤类别与分布情况。

规划区的面积,包括山丘、平原、耕地、林业、草原、沙漠等面积。

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量;气温,无霜期;水、旱灾情况。

第2.2.2条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分布及其特征。含水层(组)的分布,地下水类型、埋藏和开采条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化学类型、矿化度及有关参数等。

第2.2.3条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情况和水利工程现状。

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灌溉制度及效益,农、林、牧、副、渔业、工业、人畜用水量,水源及污染情况。

已建成机井数,配套机井眼数,逐年机井利用率,实际开采地下水量,灌溉面积,以及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的数量、效益和利用情况。

第2.2.4条社会经济情况和技术经济条件。包括规划区内的人口、劳力、畜力、农机数量,农业及工矿企业生产状况、发展计划、历年产值、人均收入,打井专业组织、装备和技术状况;能源、建材、交通和环保等情况。

第三节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2.3.1条进行井灌区规划,首先应对地下水资源作出评价,分析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对象是矿化度小于2g/ L的浅层地下水。必要时对2~5g/L 的微咸水也应做出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宜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应提交不同典型年和多年平均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可开采量。

第2.3.2条参数的确定。包括对给水度(μ)、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灌溉入渗补给系数(β)、渠系渗漏补给系数(m1)、潜水蒸发系数(C)、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压力传导系数(α1)越流系数(Ke)等的分析和确定。

第三章机井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根据建井处的水文地质资料和规划要求进行机井设计。

第3.1.2条滤水结构必须有效的防止涌砂。机泵正常运转后15min采取水样,用容积法测定的含砂量:中、细砂含水层不得超过1/10000;粗砂、卵、砾石含水层不得超过1/50000。

第3.1.3条滤水结构应避免堵塞和防止腐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