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邓稼先》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邓稼先》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新)

11 《邓稼先》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 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我国的“两弹一星”是那些科学家发明的吗?
二、预习检测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的情况。

(1)邓稼先介绍
(2)关于“两弹一星”
(3)杨振宁
(4)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5)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速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各部分基本信息
提示:(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2)理解文中的小标题,(3)简单叙述六个部分的内容。

2.全文共由六部分组成,阅读后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说说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探究: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 阅读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叙写邓稼先一生的简历,那些写的较详?那些写得很简?这种详略分明的叙写突出了邓稼先哪两点?
(2)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3. 阅读第三部分:
(1)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2)这一部分总写邓稼先伟大之处是哪句话?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4.阅读文章四、五、六三个部分,说说这些部分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概括时请使用以下句式:
时间+地点+人物+怎么样
概括事例,各个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5. 阅读第五部分部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2)作者为什么要向导演建议用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
(3)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

这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 阅读第六部分: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五、归纳,总结
1.在文中找一找: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3.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4. 写作手法小结
回忆性散文:传记体的一种,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六、拓展延伸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

七、作业
在书中或在网上搜集科学家的有关故事,并讲给大家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