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企业环保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企业环保年度工作总结

2018年企业环保年度工作总结结合公司实际,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努力确保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目标全面实现。

(一)夯实基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2、强化基层安全绩效考核,开展各类安全评比(安全管理创最佳、单项活动组织创最佳、安全积分管理最差单位)、基层单位四最评比(最佳班组长、最佳安全标兵、最佳监护人、最不讲安全的人)和各单位一把手安全积分考核管理,推行安全明星榜活动,运用比较管理形成反差,增强团队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感、荣誉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服从和执行意识。

对全年扣分最多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黄牌警告和说清楚,对安全积分扣完的单位负责人、安全员坚决予以免职,让所有管理人员的面子、票子、位子都与安全绩效挂钩。

3、严格纠察和奖惩,坚持不正常现象四不放过的原则,责任追究抓改进。

利用中午纠察和晚上值班活动,持之以恒的加大处罚力度,落实责任追究,严格考核兑现。

在责任追究的执行上,要奖的让人眼红,罚得让其心痛,建立黑白分明安全是非观,促进安全目标最大限度实现。

全年违章违纪556起,其中原则性违章违纪256起,现场纠正提醒300起,违章人数246人次(含外施队违章人员),共考核金额76000元。

(二)创新举措,突出解决难点,勇于担当责任,在监管中提升能力,确保一方平安。

为认真贯彻余总提出的安全、优质、节约、彻底的方针,我们围绕大修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现场三级安全监管网络,以实现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为目标,全力以赴备战大修。

从前期策划早准备、事中检查抓落实、事后总结促提高三大方面开展好具体工作。

(1)检修前期细致策划,提前做好大修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确保心中有数;意识培训、案例教育、确保氛围形成;仔细讨论、认真核实,确保方案科学;表格验证、签字把关、确保措施落实;网络监管、紧盯现场、确保过程受控;后勤保障、服务大修、确保安全检修。

(2)检修事中认真检查,适时抓好落实,做到各个环节受控。

用高压态势管现场,有压力更有信心。

大修事项分段做,先期进入检修的项目,对照大修模式要求开好头。

突出现场管理,推行人盯人的防守模式,重抓过程监管,确保结果受控。

严格执行环保预案,检修治理不放松环保。

(3)检修事后及时总结,专项评比促提高,树立先进倡新风。

严格对照大修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监管队伍评比。

部门适时总结评定,做好事项协调,及时修正执行偏差。

2、日常检维修监管方面,坚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部门人员分片监管到车间,充分发挥好部门的服务职能,确保安全生产。

集团公司前方生产车间、职能科室、二级单位、分公司共22家单位共划分为13个小组,每天对安全监管事项、环保协调事项、安全纠察事项实行系统监管,牵头落实,与基层单位一道解决生产中的隐患和瓶颈问题。

3、精心组织,以三个阶段事务推进表为指导,确保技改施工监管安全基础管理事务落实。

XX年所有的技改项目我们安全部责任到人,制定职责,内部签订责任状,,明确牵头人的责权利,加强对三胺、碳化、复合肥、双氧水、楚瓷、陶瓷脱硫、造气3#系统等技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做好新改扩项目三阶段推进工作:即本质安全落实,软件讨论完善,基础工作夯实。

技改施工现场进入安装试车阶段之后,我们采用重点出击、重点击破的战略思想,指派经验较丰富的5人协助楚瓷和二水在现场与单位一道履行好监管方面的职责,努力确保技改施工项目施工及开车过程中的安全。

针对空分新工艺11月份安排专人赴临泉中能化工学习,回来之后进行现场指导,努力确保施工安装及以后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对于新建工段坚持召开三天一次安全例会,及时规范临时用电、人员行为安全,做好各项安全方面事务的协调工作。

对技改新项目及时编制《事故案例汇编》,先后对双氧水、甲醛、三胺、碳化、复合肥进行了编制,提升反事故能力。

附送:2018年企业科研工作总结范文1、项目管理成果突出1.1加强申报初期的指导积极指导,把握政策,畅通信息,为帮助广大教师成功申报科研项目,安排了很多种类型的辅导报告会,积极邀请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基础司、教育部综合处、省社科基金、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计17次31人)来学校考,给老师们指导,内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973预研、省社科基金、省科技计划社发、宁波市软科学、农业与社发、工业攻关、科技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多类项目进行专题辅导或座谈交流,让学院各领导、项目申报者与专家展开面对面座谈、指导和咨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科研成果申报率大大提高。

1.2申报数量增加明显国家级项目。

今年共计组织申报15批次232项,其中国家基金108项,国家社科基金87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15项,均比XX年有明显增加或拓展。

省部级项目。

组织申报19批次405项,类别中新增教育部人文社科21项及其他农业部等新项目,其中组织申报省基金项目140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42项,省科技厅项目52项。

省厅级项目。

组织申报10批次,407项,其中组织申报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69项,通过专家分组评审和处内讨论,共推荐上报80项,其中60项获资助;受理24项重点项目,推荐上报9项;上报省教育厅专项24项,重点项目和专项项目现还处待批阶段;受理二批20项省留学回国基金项目的申报,第一批8项获资助,第二批12项;完成了7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项目申请工作。

申报省社联重点项目70项和科普项目19项。

受理59项省教育规划项目的申报,通过专家评审推荐上报18项,现处待批阶段。

受理申报省体育局3项;省卫生厅8项,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省厅级项目4项。

市级项目。

组织申报9批次,453项。

其中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各类项目受理申报144项,市哲社规划课题受理申报90项,市经济发展重点研究课题、人才研究课题受理申报30项,市海洋与渔业局项目受理申报11项,市教育规划项目受理申报120项,经校专家评审,推荐申报15项,市建委项目受理申报2项,市体育局项目受理申报9项,市科协软科学项目受理申报37项,市统计局经济普查项目受理申报10项,现正在审批中。

校科研基金项目和校学科项目。

我处认真组织做好的组织申报工作,共受理校科研基金项目160项。

横向项目。

共受理160项,办理技术合同认定25项。

校人才项目。

随时受理完成95项的立项工作,其中21项为教授博士基金,44项青年硕士基金和30项为引进人才基金项目,完成了人才引进项目二次拨款等工作。

对国家基金、省科技厅项目、省教育厅、全国及省教育规划等高级别项目采取了管理员初审,校内专家预审,申请者修改推荐等方式提高计划项目的申报数量、质量。

1.3项目中后期加强管理。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中后期检查工作。

按相关项目管理规定组织完成各类项目的年度(中期)检查。

通过总结十五期间课题的执行情况,XX年共做好结题项目分类如下:国家级22项(其中8项鉴定,2项评为优)、省部级71(其中15项鉴定)、省厅级43(其中2项评审)、校青年硕士28项、市哲社规划项目和市经研中心的13项、市教育规划的8项(并申报了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为加强对校级项目的过程管理,对逾期不结题的XX年前的70项校科研基金项目进行了督促和清理,同时规范了横向科研项目的合同签订和立项工作流程,加强对合同订立过程的指导,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撰写提交了宁波大学“十五”期间省社科规划课题检查总结、省“十五”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省“十五”科技兴海工作总结等报告、省基金管理交流材料、省留学回国基金工作总结等报告。

对863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跟踪和协调。

协助本校专家按时完成了37项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通信评审工作。

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级项目调查、软科学研究机构调查、科普基地调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教师国际期刊任职情况调查、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调查以及教育厅、海洋与渔业局、市科技局等其他上级部门的科技统计,调查等活动9次;征集省哲社规划办历史文化工程专家征集18人,国家司法部立项评审专家征集6人,教育部专家征集253人,市科技局科技专家征集95人,市教育局高校师训专家征集230人,市社科规划办社科专家征集50人等,合计推荐专家信息652人次。

2、科研经费总数大幅增长。

预计XX年科研总经费达10850万元左右,纵向科研经费将达到5500万元,比XX年净增2400万元。

这是学校通过加强学科、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不断拓展项目申报渠道,增强科研竞争力的成果。

3、立项资助数快速增长。

3.1国家级项目取得突破。

目前以第一承担单位获得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已达到24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中-意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正在评审中),总批准经费487.8万元。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次超过二位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面上项目13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项、主任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包括首次获得的国家艺术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4项(973预研1项、软科学2项、国际合作1项),此外还有多项与外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XX年新批国家基金项目将获得宁波市级经费配套164万元。

3.2省部级项目喜获丰收。

广泛参与各类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有所增强,如组织申报了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培育等项目,省社科规划区域发展、重大文化工程、重大招标等项目。

全年新立各类省部级项目达到7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司法部项目尚在评审中),较XX年的64项增长了23.4%,总批准经费345.8万元。

项目类别有所拓展,首次获得农业部软科学项目和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重点项目数有所增加,如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均取得新进展。

继续获得了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立项资助。

此外还有127个项目获得各省厅部门的资助,资助经费63万元。

其中省教育厅一般项目60项;获20项省留学回国基金项目资助(第一批8项、第二批12项);获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项目资助3项;获省社联重点项目30项资助,科普项目资助4项;省教育规划项目推荐上报的18项现处待批阶段;获省体育局资助1项;获省卫生厅资助1项和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省厅级项目3项。

3.3市级项目继续增长。

获批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各类项目53项,经费458万元;市哲社规划项目23项,比去年有明显增长(XX年13项),经费15万元;市经济发展重点研究课题、人才研究项目23项,比去年有明显增长(XX年7项),经费13.9万元;市海洋渔业局项目5项,经费30万;市教育规划项目15项;市其它各局项目20项,经费36.9万元。

同时积极争取市政府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配套支持,XX年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配套补助经费200万元;共计获市科技局支持经费658万元(不含国家项目配套经费);其他市级各类项目经费95.8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