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习题集答案第十三章 链传动设计

机械设计习题集答案第十三章 链传动设计

n1 z 2 d 2 = = 是否正确?为什么? n2 z1 d 1 z d 180° ,故 2 ≠ 2 。 z z1 d 1
答:不正确。因 d = p / sin
题 13-3 一链号为 16A 的滚子链传动,主动轮齿数 z1=17,链轮转速 n1=730r/min,中心 距 a=600mm。求平均链速 v,瞬时链速的最大值 vmax 和最小值 vmin。
v min =
d1 138.23 ω 1 cos β = × 76.44 × cos(± 10.59°) = 5.19 m s 2 2 × 1000
题 13-4 某单排滚子链传动,已知主动轮转速 n1=800r/min,齿数 z1=19,z2=90,中心 距 a≈900mm,该链的极限拉伸载荷 Q=55600N。若工作情况系数 KA=1.2,求该传动能传 递的功率。 解答: 实际能传递功率 P ≤
链长 L P =
题 13-5 设计由电动机驱动往复泵用的滚子链传动。已知传递功率 P=7kw,主动链轮转速 n1=1450r/min,从动链轮转速 n2=500r/min,要求中心距约为两链轮分度圆直径之和的 2.5 倍,中心距可调,两班制工作。 解答: (一)确定链轮齿数 z1、z2 假设链速 v=3-8m/s,由表可选取 z1=21。 i = 故 z2 = iz1=2.9×21=60.9,取 z2=61。 (二)计算链节数 LP
13-1
解答: 1.链速 v。 查表或计算得链号为 16A 时,链节距 p=25.4mm。
z1 pn1 17 × 25.4 × 730 = = 5.25 m s 60 × 1000 60 ×1000 d 2.瞬时链速 vmax、vmin。 v = ω1 cos β ,其中: 2 180° 180° d 1 = p / sin = 25.4 / sin = 138.23mm z 17 2πn1 2 × π × 730 ω1 = = = 76.44 rad s 60 60 d 138.23 当β=0 时,有: v max = 1 ω1 cos β = × 76.44 = 5.28 m s 2 2 × 1000 180° 当β =± = ±10.59° 时有: z1 v=
与题意要求 a≈2.5(d1+d2)=65.3p=829.31mm 相符。 (六)计算压轴力 FQ 工作拉力 F =
1000P 1000 × 7 = = 1085.3N V 6.45
压轴力 FQ=(1.2~1.3)F=1.2×1085.3=1302.3N (七)润滑方式 由链速 v 及节距 p 查得该传动应采用油浴或飞溅润滑。 (八)链轮结构和尺寸, (略)
第十三章
题 13-1
链传动设计
单项选择题 (选一正确答案,并将其符号填入题中空白处)
(1)链条的基本参数是 C。 A.销轴直径 B.销轴长度 C.节距 (2)链条中宜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 C。 A.制造困难 B.装配困难 C.过渡链节的链板要承受附 加弯矩作用 (3)代号为 16A-1×80GB1243.1-83 的链,其节距为 B。 A.16mm B.25.4mm C.12.7mm (4)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 p 和小链轮的齿数 Z1 一定时,应该限制 A。 A.小链轮的转速 n1 B.传递的功率 P C.链条的速度 v (5)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 A 情况下。 A.低速重载 B.高速重载 C.高速轻载 (6)标准滚子链的额定功率曲线,是通过大量试验所绘制而成的,试验条件中小链轮 齿数 Z1,传动比 i 及链节数 Lp 分别为 C。 A.Z1=9,i=1,Lp =75 B.Z1=17,i=2,Lp = 100 C.Z1=19,i=3,Lp =100 (7)如大链轮齿数超过极根值(Zmax=120) ,则 B。 A.链条的磨损快 B.易发生脱链现象 C.链传动的噪音大 (8)对于高速重载的链传动,宜选取 C 的链条。 A.大节距单排 B.小节距单排 C.小节距多排 (9)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在安装时一般还需缩短 2-5mm,这是为了 C。 A.考虑链工作后要发生磨损 B.使链条松驰,有利于减轻冲击 C.使安装 方便,啮合顺利 (10)两轮轴线在同一平面的链传动应使链条的紧边在上,松边在下,这样 A。 A.松边下垂后不致与紧边相碰 B.可减轻链条的磨损 C.可使链传动达到 张紧目的 (11)链传动中,链节数和链轮齿数常分别取 B。 A.偶数与偶数 B.偶数与奇数 C.奇数与偶数 题 13-2 简答题 (1)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什么?设计中应如何选择? 答: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链轮齿数、链节距和链轮转速。设计中采用 较多的小链轮齿数,较小的链节距,并限制链轮转速不要过高,对降低动载荷都 是有利的。 (2)链传动的传动比写成 i =
p0 = K AP 1.3 × 7 = = 7.07kw 。 K Z K L K p 1.11× 1.16 × 1
按 P0 和 n1 选择滚子链型号为 08A,链节距 p=12.7mm,并查手册证实失效的确为链板 疲劳所致,前假设正确。 (四)验算链速 V
V= Z 1 Pn1 60 10
3
=
21× 12.7 × 1450 60 × 10 3
题 13-6 滚子链传动中,在其后使用过程中,需使从动轮转速 n2 降低,若中心距 a 及主动 轮转速 n1 不便改变,可采用增大从动轮齿数 z2 或减小主动轮齿数 z1 的方案,但哪种方案 更合理呢? 讨论要点:1)传动平稳性;2)传递的功率。 分析与思考: 本问可从两个方面考虑。 (1)传动平稳性 两方案中,z1 不变,增大 z2,工作平稳性好。 (2)传递的功率 两方案中,z1 不变,增大 z2,传递功率 P 会有所增加,分析如下:
+
= 6.45 m s ,与假设相符。
(五)确定实际中心距 a
a= p 4 L − z 1 + z 2 P 2 z + z2 LP − 1 2
2 2 z −z − 8 2 1 = 827.9mm , 2π
p=
p0 K Z K L K p KA
式中仅 KL 发生变化,且有所增加,故 P 增加。 反之,若 z2 不变,减小 z1,则传递功率 P 会减小,因为 Kz,KL 都减小。 由上,采用增大 z2 方案更合理。
13-3
13-4
P0 K z K l K p KA
查得 Q=55600N 时,链号为 16A,其节距 p=25.4mm; 又由 n1=800r/min,可查得额定功率 P0=30KW。 由 z1=19,可查得 Kz=1;因单排,故 Kp=1。
z1 + z 2 a z −z 2 P +2 +( 2 1) = 138.47 ,取 LP=138 节,查得 Kl =1.09。 2 P a 2π 30 × 1× 1.09 × 1 故能传递动率 P = = 27.25KW 1.2
n1 1450 = = 2.9 。 n2 500
13-2
按题意 a 0 ≈ 2.5(d 1 + d 2 ) = 2.5 p / sin


180° 180° = 65.39 p + p / sin z1 z2
(三)确定链节距 p 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KA=1.3,小轮齿数系数 Kz=1.11,链长系数 KL=1.16,功率不大, 选单排 Kp=1.0,则所需传递的额定功率 P0 为(暂按链板疲劳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