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桥梁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般桥梁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般桥梁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钻孔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状况采用冲击钻机钻孔,泥浆护壁法成孔,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钢筋笼分节加工成型,吊车吊装焊接,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浅水基础采用编织袋围堰施工。

钻孔桩施工工艺见图4.3-1。

2. 施工准备
⑴施工前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及机具、设备、材料运输情况,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布臵临时设施;
⑵开钻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在选定位臵进行试桩,根据试桩资料验证设计采用地质参数,并根据试桩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桩基设计。

根据地层岩性等地质条件、技术要求确定钻进方法和选用合适的钻具;
⑶对钻机各部位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⑷浅水基础利用编织袋筑岛围堰构筑工作平台。

施工时要求土袋平放,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堆码整齐。

内外边坡1:0.5,夹心粘土层厚度不小于1m,粘土层填筑时注意夯实。

3.护筒就位
护筒采用钢制护筒,由单节长度2m护筒组成,护筒间由平头螺栓连接。

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400mm。

护筒的底部埋臵在地下水位或河床以下1.5m,护筒顶部高出施工水位1.5m~2.0m左右(同时高出地面0.5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的要求。

陆地、浅水中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

埋设应准确、稳定,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

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面或施工水位至少0.5m,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头(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4.泥浆制备
用造浆机制浆,并储存于泥浆池中。

钻孔施工时,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以保证成孔速度和质量,施工中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
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

桩孔砼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泥浆池内,经沉淀后循环利用。

图4.3-1 钻孔桩施工工艺图
5.冲击钻施工
⑴开孔前在护筒内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用小冲程冲砸。

钻进0.5~1m时,再回填粘土或注泥浆,继续以低冲程钻孔,如此反复二、三次,必要时,多重复几次。

待钻至护筒下3~4m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

根据碴样判别土层地质,砂卵石土采用中等冲程,漂石和坚硬密实的卵石层,采用高冲程。

⑵冲击成孔采用粘土泥浆护壁,根据地层地质变化调整泥浆比重,保证钻进过程中孔壁的稳定。

整个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冲程,冲击过程中要勤抽碴,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磨损情况。

⑶抽碴
破碎的部分钻碴和泥浆一起被挤进孔壁,大部分钻碴用掏碴筒清出孔外,冲击一定时间后,提出冲击钻头,换上掏碴筒,掏取钻碴。

掏碴后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以维护水头高度。

6. 清孔
⑴终孔检查后,要立即清孔,不得停歇过久。

⑵冲击钻孔施工时,采用抽碴法清孔。

清孔时,及时向孔内注浆。

灌注混凝土前用吸泥法进行二次清孔,利用简易吸泥机将高压空气经风管射入孔底,使沉淀物随强大的气流经吸泥管排出孔外。

沉碴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7.钢筋笼加工及安装
⑴钢筋制作时,用卡板成型法控制钢筋笼直径和主筋间距,根据钢筋骨架设计长度的不同,采用整体或分节制作和安装。

⑵钢筋骨架用吊车起吊安装,在运输和起吊中,要保证钢筋笼不变形,起吊时采用两点吊法。

在吊起后,如发现有弯曲要整直,当进入孔口后,将其扶正慢慢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直至下到设计标高,同时要保证钢筋骨架中心位臵符合设计要求。

骨架顶端要支撑和加固,支撑系统要对准中线,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上浮、倾斜和移动。

⑶钢筋骨架四周外侧,事先按设计要求焊接定位钢筋,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图纸要求。

8.混凝土浇注
⑴砼采用φ300mm钢导管灌注,采用吊车分节吊装,丝扣式快速接头连接;灌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2)安装储料斗及隔水栓,储料斗的容积要满足首批灌注下去的砼埋臵导管深度的要求。

(3)水下砼由拌和站进行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输送泵将混凝土压送进储料斗,当料斗内混凝土数量满足封底要求时开启斗门一次封底。

(4)灌注中,严格控制导管埋深,防止导管提漏或埋管过深拔不出而出现断桩。

(5)灌注砼时,要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出现坍孔。

(6)桩身砼灌注顶面高出设计桩顶高程1.0m,以保证桩头质量。

9.桩基检测
施工过程中,对每个工序认真做好施工试验、记录,并在成桩以后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桩的检验。

成桩后按设计要求对桩基进行成桩质量检测和评价,
10. 承台
承台基坑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人工修整,施工时根据边坡稳定情况采取方木及钢板桩进行支护。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筋在加工场加工成型,现场绑扎,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分层浇筑。

浅水承台采用编织袋围堰进行施工。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坑开挖→凿除桩头→桩基检测→基底处理→绑钢筋→立模→砼浇注→回填。

见图4.3-3。

⑴基底开挖
土层部分以挖掘机为主、地形条件困难时,采用人工开挖。

岩层开挖采用轻型凿岩机打眼,浅孔松动爆破。

机械或爆破开挖时应距设计基底标高30~50c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开挖。

基坑开挖采取放坡开挖,并根据开挖情况设臵相应的如木桩或钢管桩等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

靠近公路的基坑开挖除做好支护措施外,还应在接近基坑前后设臵防撞墩,并明显警示标志。

基坑开挖时,要防止地表水浸泡基坑,以避免诱发基坑边坡失稳。

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配抽水设备进行抽排。

图4.3-3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模板
侧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底模采用砼垫层;通过型钢围檩、方木、拉杆与基坑四周坑壁挤密、撑实,确保模板稳定牢固、尺寸准确。

⑶钢筋及砼施工
承台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并经检验合格后,立即浇筑基础垫层砼。

钢筋
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注意预埋墩身钢筋。

对于大体积承台钢筋绑扎时应在混凝土中埋入冷却管并保证从混凝土浇注至完成后半月内不间断注水,以控制砼温度裂纹。

承台砼的浇筑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砼输送车运送。

浇筑时分层进行,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以保证砼密实度。

⑷基坑回填
桥墩基坑用原土分层回填并夯实,基坑四周同步进行,回填面高出周围地面30~50cm。

桥台台尾处开挖基坑采用素混凝土回填至原地面,上设桥路过渡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