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03020030课程名称:光传输技术Optic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学分:3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适用对象:本二、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一、实验课性质和任务性质:非独立设课。
任务:是进行SDH链形和环形组网配置实验,完成配置脚本的编写,并通过设备验证脚本的正确性;进行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建立组成光纤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应用光波分复用传输新技术实现话音、图像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通过实验,巩固和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传输技术和光纤通信原理,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三、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1.掌握光传输系统的组成原理,掌握所要求参数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了解光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3.课前要预习实验内容和步骤,确保实验顺利完成;4.认真观察实验波形、记录实验结果,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重点:配置脚本的编写,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波分复用;用波分复用器实现单光纤的声音及图像信号的同时传输。
难点:配置脚本如何编写。
四、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华为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3套,光纤通信实验箱10套,示波器10套。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教材:《光传输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光传输网络技术:SDH与DWDM》,何一心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版。
六、实验课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验证性实验报告内容要求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综合性实验报告还需要增加实验方案设计内容。
2.考核方式:本实验为非独立设课实验,按日常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光传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03020030课程名称:光传输技术Optic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学分:3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上机)学时:8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适用对象:本二、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一、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光传输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目前数字传输网中两大传输技术:SDH(同步数字体系)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SDH基础理论知识、SDH设备及其功能、SDH网络结构及其自愈能力、SDH传输网络性能、SDH网同步、SDH网的管理、DWDM的基础理论知识、实现DWDM 的关键技术、全光网络的基础知识、传输网络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为学生今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通信网基础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PCM复用以及通信网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及组织光传输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光传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掌握SDH的概念及特点、SDH的复用结构及过程、SDH设备组成及其功能、SDH网络结构及其自愈能力、SDH网同步结构及其工作方式、SDH管理网的基本概念、SDH网工程设计的要求及方法;掌握DWDM的概念及特点、DWDM的系统结构、实现DWDM的关键技术、全光网络的基础知识、传输网络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1.SDH基础知识了解PDH的弱点、SDH的特点;掌握SDH基本网络单元,SDH的速率与帧结构,SDH 的复用结构,映射的概念、映射方式的分类、映射的过程,定位的概念及指针的作用、指针调整原理及指针调整过程,复用的概念及复用过程。
重点:SDH的特点、SDH的速率与帧结构、映射的概念及过程、定位的概念及过程、复用的概念及过程。
难点:指针调整原理及指针调整过程。
1.1SDH的概念:PDH的缺点;SDH的概念;SDH的特点;SDH的速率与帧结构。
1.2映射和复用:复用结构;映射;定位;复用。
2.SDH设备了解SDH基本功能块、复合功能块和辅助功能块;掌握再生器的组成,终端复用设备的组成,分插复用设备的组成,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组成。
重点:SDH再生器的组成、终端复用设备的组成、分插复用设备的组成、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组成。
难点:SDH设备功能块的功能。
2.1SDH逻辑功能块:基本功能块;复合功能块;辅助功能块。
2.2SDH设备:再生器;复用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3.SDH网络了解SDH网络DXC保护、混合保护方式;掌握SDH网分层与分割的概念,网络拓扑结构,我国SDH网络结构,自动线路保护倒换方式,环路保护方式。
重点:我国SDH网络结构、自动线路保护倒换方式、环路保护方式。
难点:环路保护方式。
3.1SDH网络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分层与分割。
3.2SDH网络保护:线形保护方式;环形保护方式;DXC保护;混合保护方式。
4.SDH管理网了解SDH管理子网,SDH管理网的分层结构,SDH的管理功能;掌握SDH管理网的基本概念。
重点:SDH管理网的基本概念。
难点:SDH管理网的分层结构。
4.1电信管理网:TMN的结构;TMN的功能。
4.2SDH管理网:SMN的分层结构;SMN的管理功能。
5.SDH网同步了解时钟类型及工作模式、SDH网元时钟的定时方法;掌握网同步的概念、网同步的方式、SDH网同步结构、SDH网同步的工作方式。
重点:SDH网同步结构、SDH网同步的工作方式。
5.1网同步概述:网同步的概念,网同步的方式。
5.2SDH网同步:SDH网同步结构;SDH设备定时工作方式;SDH网传送定时的方法。
6.SDH网络传输性能了解SDH误码性能、抖动性能、漂移性能、光接口性能及电接口性能。
重点:SDH网络性能指标。
6.1 SDH误码性能:误码的概念;误码性能的度量。
6.2 SDH抖动性能:抖动的概念;抖动性能规范。
6.3 SDH漂移性能:漂移的概念;漂移性能规范。
6.4 SDH光接口:光接口类型;光接口参数。
6.5 SDH电接口:PDH电接口规范;SDH电接口规范。
7.SDH应用了解SDH新业务的发展及应用。
重点:SDH的发展趋势。
7.1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MSTP的概念;以太网业务在MSTP上的实现;MSTP对3G 的支持。
7.2弹性分组环技术:弹性分组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概念;弹性分组环结构描述。
8.SDH典型设备了解常用的SDH典型设备;掌握SDH网工程设计的要求及方法。
重点:SDH网工程设计的要求及方法。
8.1华为SDH设备介绍:整体设备介绍;设备组成;设备功能;设备安装。
8.2SDH网工程设计:SDH网工程设计的要求;SDH网工程设计的方法。
9.DWDM概述了解DWDM系统分类;掌握DWDM的概念及特点,DWDM的系统结构;DWDM的网络拓扑结构。
重点:掌握DWDM的概念及特点,DWDM的系统结构;DWDM的网络拓扑结构。
难点:DWDM的系统结构。
9.1DWDM的概述:DWDM的概念;DWDM的特点。
9.2 DWDM的系统结构及分类:DWDM的系统结构;DWDM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DWDM系统分类。
10.实现DWDM通信的关键技术了解光纤通信对光源的要求,光源类型,光复用/解复用器,光放大器,光纤光缆技术。
重点:光复用/解复用器,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10.1光源:通信对光源的要求;光源类型。
10.2光复用/解复用器:光复用/解复用器;光开关。
10.3光放大器:光放大器的应用与分类;EDFA放大器。
10.4光纤光缆技术: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单模光纤。
11.传输网络新技术了解PTN技术,OTN技术,全光网络的设备;掌握全光网络的概念及特点,全光网络的结构,路由技术。
重点:全光网络的概念,全光网络的结构,路由技术。
11.1 PTN技术和OTN技术。
11.2全光网络的概述:全光网络的概念及特点;全光网络的结构。
11.3全光网络的路由技术:路由选择技术;交叉连接技术。
11.4全光网络的设备介绍:光分插复用设备;光交叉连接设备。
12.传输网络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了解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注意事项,传输网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重点: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注意事项,传输网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12.1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注意事项:日常维护的项目;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
12.2传输网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故障定位的原则与分类;故障判断常用的方法;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光传输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四、课程考核期末考试为开卷或半开卷笔试,满分100分。
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70%+实验×10%。
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及课堂积极性。
五、教学说明本大纲只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至于这些内容安排的先后次序,讲授方法等,应根据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选用的教材等具体情况确定。
本大纲所提出的学时分配建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小幅度的调整。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光传输网络技术:SDH与DWDM》何一心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第2版。
参考书:《光同步传送网和波分复用系统》,邓忠礼编著,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