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桐乡市石门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桐乡市石门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目录第一章石门乡村旅游现状 (1)一、乡村景区点 (1)二、娱乐及相关活动 (2)三、住宿与餐饮服务 (3)四、乡村土特商品 (3)五、旅游交通 (3)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4)第二章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5)一、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5)二、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13)第三章 SWOT分析 (17)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7)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8)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19)四、挑战(Threats) (20)第四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22)一、发展目标 (22)二、发展途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战略 (23)第五章空间布局与业态定位 (26)一、空间布局 (26)二、功能定位 (26)二、业态定位 (28)第六章乡村生态景区规划 (31)一、景区规划理念 (31)二、乡村生态景区规划 (31)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 (55)一、道路交通规划 (55)二、供电系统规划 (57)三、邮政电信规划 (57)四、给排水规划 (57)五、环境卫生系统规划 (59)六、综合安全防灾设施 (59)第八章乡村旅游形象规划 (61)一、石门乡村旅游形象定位 (61)二、石门乡村旅游形象口号 (62)三、旅游形象视觉识别 (64)四、旅游形象行为识别 (66)五、旅游形象推广 (67)第九章乡村土特商品规划 (69)一、乡村土特商品开发策略 (69)二、乡村土特商品分类规划 (70)三、构建乡村土特商品销售系统 (72)第十章乡村旅游产品规划 (73)一、旅游产品战略 (73)二、旅游产品开发 (73)三、旅游线路策划 (79)第十一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81)一、乡村旅游市场调查 (81)二、乡村旅游市场定位 (89)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划 (92)第十二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98)一、法规依据及原则 (98)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容 (99)三、主要景区(点)的生态环境保护 (101)第十三章旅游开发模式与保障措施 (103)一、石门乡村旅游需处理的关系 (103)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104)三、石门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模式 (106)四、旅游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08)第十四章分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112)一、近期开发建设规划 (112)二、中期开发建设目标 (113)三、远期开发建设目标 (113)四、分期建设项目汇总 (113)四、经济效益分析 (115)第一章石门乡村旅游现状石门镇以桂花村、田野菊海为先导,千亩梨园、白马塘农业科技园区为新秀,发展特色农副产业,美化环境,为乡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主推的“四季石门”主题乡村旅游,包括春季赏梨花、油菜花,夏季采摘新鲜瓜果,秋季访桂花、菊花,冬季品尝滋补全羊宴,全方位地展现了石门乡村旅游风貌。

尤其是2009年“四季石门”之“春满梨园”的成功举办,表明石门乡村生态旅游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曙光。

一、乡村景区点1.桂花村桂花村是石门镇的一个百年古村落,以悠久的桂花栽培史而远近闻名。

桂花村占地250亩,三面环水,景区桂树林立。

村中树龄不一的金桂、银桂共有上万株,其中有三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桂花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最古老的桂花树已有144年的树龄,树高11米,胸围175厘米;五十年以上树龄的桂花树15棵,二十年以上桂花树36棵。

沿河有翠竹、香樟、银杏、水杉、榔榆等大树,古朴幽静,浓荫蔽日。

游客置身于桂花林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由当地民营企业家出资注册的桐乡缘缘生态旅游开发,利用桂花村的资源和文化,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走出了一条以桂花为主题的保护、旅游、育苗、综合开发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桂花飘香时,游客纷至沓来。

桂花村被评为省“农家乐特色示村”、省林业观光园区和市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2.白马塘农业科技示园区石门镇白马塘农业科技示园区成立于2003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示项目。

科技园区是优质、高产、高效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分布着各类小型农业设施和多种种养业项目。

其核心区面积511亩,建有103亩精品苗木,170亩优质水果示区和113亩杭白菊种资源圃。

几年来,共引进和培育各类蔬菜、苗木新品种50多个,申报专利2项,国家星火科技项目2项,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9项。

3.田野菊海桐乡现有菊田共约4万亩,并培育了上千种花菊。

最著名的菊田——“田野菊海”在石门镇颜井桥村,位于桐石公路西侧,面积达600亩,是以种植小阳菊为主,观赏为辅的全国最大的杭白菊生产示基地。

整个菊海景区以田野杭白菊为主基调,并设以牌坊、菊花柱、中心广场等多个景点加以点缀。

田野菊海设有生态采菊区、菊饮商贸区、迷宫进关区、菊展文化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

跟随菊农,身临其境享受采撷菊花的乐趣,感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4.千亩梨园殷家漾村千亩梨园建立于2003年,涉及农户226户,主要种植优质品种梨树。

2009年新增梨园300亩,目前梨园面积达1700亩。

2005年,为了打出品牌,园区蜜梨注册了“石湾三家村”牌商标;凭借产地和产品自身优势,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在2006年“石湾三家村”牌蜜梨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2008年全村产梨2100吨,产值400多万元,2009年预计能产梨2500吨。

目前蜜梨收入已占村民收入的75%以上。

园新修有游步道、瞭望塔。

5.罗家角遗址罗家角遗址位于颜井桥村。

遗址于1956年发现,总面积12万平方米,为省迄今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有4个文化堆积层,出有大量器和石器、骨器等,与河姆渡、良诸文化同属一期,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001年7月16日,国务院将罗家角列入第5批全国重点文件保护单位公布。

二、娱乐及相关活动目前石门镇为乡村旅游者提供的娱乐设施数量有限,游客参与类活动主要是在农业示基地进行水果采摘,青少年可在田野菊海接受科普知识教育。

2002年以来,桂花村每年都进行庙会、文艺汇演、打年糕、背媳妇、赶羊等丰富多彩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活动节目。

三、住宿与餐饮服务目前石门镇乡村中的住宿设施比较缺乏,除了石门镇上的旅馆外,乡村景区尚无住宿场所,也无民宿之类的客栈。

石门镇目前有一些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

桂花村现有5家农家乐,其中1家为投资产业,其他为村农户自发经营,提供特色农家餐饮。

兴缘餐馆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就餐游客较多,其中手打“桂花年糕”因其风味香醇、口感独特,备受游客亲睐;白马塘村和民丰村由村民自发组织,开发了几家农家乐,但设施比较简单,不能体现石门乡村特色。

四、乡村土特商品石门镇利用现有资源,适应市场需求,开发了一些旅游土特产品,且村村各有千秋:●桂花村以手打“桂花年糕”为主打产品。

另外还有桂花、云片糕、桂花精等。

●白马塘村的主要土特商品是杭白菊和农副产品。

●民丰村的主要产品是杭白菊、湖羊、葡萄、猕猴桃、生态蔬菜等。

●殷家漾村的蜜梨因口感好、味道甜广受市场欢迎,水果丰收时,吸引了周边县市乃至的经销商,等地的旅游大巴直接带团过来,在梨园里参加采摘活动。

五、旅游交通石门镇对外交通发达,水陆交通兼备,邻近有320国道、盐湖公路和沪杭甬高速公路,桐晚公路(桐乡至晚村)横贯石门全境,桐德公路、桐星公路贯穿镇区;京杭大运河自南而北穿越镇区。

石门镇各乡村实行了村村通公路建设,给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了便利。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石门乡村旅游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生产力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综合经济效益较低,乡村旅游形象模糊,目前还不具备市场意义。

主要表现在:●囿于目前乡村旅游的非企业化开发,没有专门的乡村旅游企业开发乡村旅游景区及产品,造成石门还停留在单一的农业旅游资源层面上,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转型。

表现为:缺乏真正意义的乡村旅游景区、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未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乡村旅游资源的产业效益低下,等等。

●乡村旅游目前基本上属于自发阶段,未能实行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合力,造成布局零散,业态雷同。

●石门土特商品丰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土特商品的深层次、产业化开发不够,土特商品的地域特征未能充分体现,因而削弱了石门土特商品的整体知名度与美誉度;没有专门为旅游者常年服务的土特产品商店,旅游商品的销售集中在石门镇的小卖部、农业示基地入口处的简易小摊,淡季游人数量少时不正常营业;未建立完善的旅游商品销售体系,市场信息化水平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欠佳,尤其是交通条件,已有的一般性乡村公路难以满足旅游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第二章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石门镇位于桐乡市域中部,北与河山、相邻,南与洲泉、同福相连,京杭大运河贯穿全镇,距320国道仅10公里,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田养蚕为主的农业乡镇。

境水系密布,绿化率高,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上乘。

且石门镇古称石门湾,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人文旅游价值。

一、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石门镇规划区域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通过基础资料调查和实地访查,本次规划共归纳出93个旅游资源单体,并根据分类要求,了解到石门乡村旅游资源共有6主类、12个亚类、23个基本类型。

表2-1 乡村旅游资源调查表1.基本类型数量及其单体数量石门镇的乡村旅游资源基本类型23种,单体数量93个,属资源一般密度地区。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旅游资源种类并不丰富,但开发挖掘的空间大。

从单体数量的基本类型看,果园和生态农产品、水域、新农村建设是石门镇乡村旅游资源最主要的容。

2.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关系的区域构成图2.1 石门乡村旅游资源单体类别构成图全部旅游资源基本类型23种当中,旅游商品与生物景观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农、林、畜产品与制品等乡村土特商品数量众多,今后若将石门镇乡村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且大力开发乡村土特商品,将会使石门的乡村旅游吸引力培增。

二、乡村旅游资源评价1.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为了对石门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本次规划按照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各单体旅游资源项目逐一评价打分,再对其赋予权重,最后计算总分,确定资源等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把旅游资源分为五个等级,从高级到低级依次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