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压迫胃部患者不敢正常进食或饱餐,挤压心脏时可以出现心衰,有的病人因为肝左叶囊肿,挤压到心脏。
每天必须吸氧,而且因为心衰,两年没有下床。
经过治疗后病人能够下地行走,再不用吸氧。
肝囊肿可以出现肝区疼痛,腹胀,有时囊肿突然增大或继发感染,可以突然腹痛加剧,或发烧。
有时上腹部可触及包块,有的病人出现腹痛,呕吐,黄疸。
肝囊肿是指肝脏的局部组织呈囊性肿大,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大。
体积较小时,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在腹部超声检查或腹部手术时发现,不需要治疗。
潴留性肝囊肿为肝某个胆小管由于炎症、水肿、瘢痕或结石阻塞引起分泌增多,或胆汁潴留引起,多为单个,也可因肝钝性挫伤,致中心破裂的晚期。
病变囊充满血液或胆汁,包膜为纤维组织,为单发性假性囊肿。
先天性肝囊肿由于肝胆管和淋巴管胚胎时发育障碍,或胎儿期患胆管炎,肝小胆管闭塞,近端呈囊性扩大及肝胆管变性,局部增生阻塞而成,多为多发。
编辑本段病理单发性肝囊肿大小不等,直径由数毫米至20毫米以上,可占据整个肝叶。
囊肿呈圆形、椭圆形,多为单房,亦有多房或带蒂囊肿。
包膜完整,表面乳白色或呈灰色,囊壁厚度0.5~5毫米,囊液体透明,有出血或胆汁时呈咖啡色,含少量白蛋白、粘蛋白、胆固醇、红细胞、胆红素等。
多囊肝囊肿大小不一,最大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小者如芝麻、绿豆大小,囊肿散布全肝或某一肝叶,以右叶多见。
大体切面呈蜂窝状,囊腔含澄清透明液体,不含胆汁。
肝囊肿甚大时可压迫肝细胞,致萎缩性变,可引起胆管狭窄,致胆囊炎,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最后出现腹水、黄疸,甚至食道静脉曲。
肝囊肿的诊断方法肝囊肿主要依赖影像检查进行诊断。
在影像诊断中超声波检查最为重要。
在肝囊肿的定性方面,一般认为超声波检查比CT更准确。
但在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肝脏和肝脏周围的有关脏器时,特别是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患者,CT检查对于手术的指导作用显然优于B超。
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患者并不需要作彩色超声及磁共振(MRI)检查。
化验检查对肝囊肿的诊断价值不大。
通常,肝囊肿并不导致肝功能的异常。
但有时为了鉴别诊断,作某些血液检查仍然是必要的,特别是血液甲胎蛋白(AFP)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
肝囊肿的危害性专家指出,大多数肝囊肿并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
但也有一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易与膈肌或腹膜磨擦所致。
一般讲,这种肝囊肿引起的疼痛并不严重。
巨大肝囊肿也可挤压周围脏器,使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胀满、甚至影响消化和呼吸。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其所患肝囊肿均为小的肝囊肿,其最大直径均不超过3厘米。
肝囊肿与肝血管瘤一样,不是肿瘤,不长大、不恶变,对肝囊肿患者无威胁,不要紧。
所谓“不要紧”是意味着“不急”和不需要处理。
另外,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相比,更无破裂之忧。
这是因为即使囊肿破裂,流出的液体也对人体无害。
事实是肝囊肿甚少自发破裂。
但肝囊肿患者仍需定期随访,每年做1-2次B超是需要的。
至今,尚未发现肝囊肿的形成与某些食物的关系,因此肝囊肿患者不需要忌口。
也尚未发现家务、运动、工作对肝囊肿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肝囊肿患者不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
[1]肝囊肿需要治疗吗多数的肝囊肿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大,只需要定期随访就可以了。
是否需要治疗主要是根据下面的情况而定。
如巨大肝囊肿可能压迫邻近的器官或肝的胆管,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例如,巨大肝囊肿可能压迫胃而引起嗳气、腹胀、食欲不振,也可能压迫肝的胆管,引起黄疸。
少数严重多发的肝囊肿,可同时伴有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者,会造成肝功能损害,门静脉高压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有少数的肝囊肿患者,其囊肿和胆道系统有交通,由于细菌能通过胆道系统进入到囊肿,引起感染,这样感染容易复发,且可能引起胆管炎,个别病毒例也可能癌变,应该尽早手术切除。
如囊肿随访过程中发现囊肿壁增厚,或者化验血有CA19-9糖抗原、癌胚抗原升高者,应该及时手术切除。
肝囊肿的治疗单发性巨大囊肿可考虑穿刺流或切除。
多发性囊肿可考虑部分肝切除术;囊肿破裂感染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注:肝囊肿,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
绝大多数的肝囊肿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形成。
后天性的因素少有,如在牧区,如人们染上了包囊虫病,在肝脏中便会产生寄生虫性囊肿。
外伤、炎症,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肿。
囊肿可以是单发的,就只一个,小至0.2厘米;也可以多到十来个、几十个,甚至也可有一个是大至几十厘米的。
医院资料中,有一位77岁男性囊肿病人,其肿块大至从腹腔延伸到盆腔。
肝囊肿分布广泛,可以在肝的左叶、右叶、左右两叶都有。
多发性肝囊肿病人有时还合并其他脏的囊肿,如伴发肾囊肿、肺囊肿及偶有胰囊肿、脾囊肿等。
多囊肝的囊肿可满布肝脏,有些病人常以上腹肿块为首发症状,终末期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肝功能不全的症候。
肝囊肿一般是没有症状的。
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压迫胃肠道而引起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也有因囊肿继发细菌感染而有腹痛、发热的。
随着影象诊断学的发展及普及,尤其是B超已列为人群体格检查的常规之一,而B超对肝囊肿的检出率可达98%,所以发现本症的不少。
在人们的心目中,囊肿是在肝脏上面长出来的一个肿瘤,尽管没有多大的症状,也很不放心,会不会变肝癌呢?肝囊肿常见的并发症是破裂出血、细菌感染、瘘及穿透,而罕见癌变。
先天性肝囊肿是绝对不会癌变的。
据医院资料,对65岁以上45例肝囊肿随访5年,经B超及CT复查,无有一例癌变。
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它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前者以肝棘球蚴为主,后者又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肝囊肿,其中以先天性肝囊肿最常见,通常指的肝囊肿就是先天性肝囊肿。
肝囊肿注意事项1.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 ,有的单独一个 ,也有多个的 ,有的还合并肾囊肿 ,一般说来肝囊肿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 ,病员不必紧。
2.多个的小囊肿 ,在B超或CT检查时有时发现得多 ,有时发现得少 ,那是因为检查肝囊肿检查设备的局限性或检查者的仔细程度不一样 ,不足为奇少了一个不意味着好 ,多了一个也不意味着坏。
3.过大的肝囊肿 ,对肝脏本身或周围的器官有压迫症状的或有炎症的可以用针吸出其中的液体 ,但以后可能再长 ,也可以做手术将囊肿打开以减轻压力。
如有炎症的肝囊肿可以不予治疗也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因为本不需要治疗。
4.B超或CT诊断肝囊肿十分可靠 ,一般不必做更多的检查。
5.可以工作 ,可以运动 ,在生活上没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6.肝囊肿不会癌变 ,可以放心。
推荐治疗肝囊肿的治疗方法肝囊肿属于肝脏良性病变,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切除或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但对于较大肝囊肿如不留置导管,则注入酒精后有复发的可能性。
经皮高浓度醋酸注射治疗方法简单,是在B超引导下,局麻后行肝囊肿穿刺,根据囊肿液多少调整醋酸浓度。
运用此方法治疗肝多发囊肿,复发率低,注射次数少,肝功能影响小,无明显副作用,病人无痛苦,且经济安全。
[2]肝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应用活血通络的中药汤剂来进行治疗,因为肝囊肿一般都是胆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也就是平时人们说的流动不畅,选择归肝经的中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方法2:在中医理论中有肝肾同源之说,那么针对肾囊肿有作用的中药治疗方式也可以用到肝囊肿的治疗中来,因为肝囊肿或肾囊肿的治疗上不能只求活血通络带动囊液体的传送,还要抑制囊壁上皮细胞继续分泌液体。
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3:饮食上多加注意,腥发食品或者酒类是肯定不能进食的,还包括一些菌变食品如豆腐乳,因为食用这些能促进囊肿的增大。
肝囊肿在出现恶化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如果治疗不当就会有并发症的出现,那么在治疗的时候就会增加难度,所以在平时就要做好护理工作。
哪些情况下的肝囊肿需要治疗?巨大肝囊肿少数肝囊肿生长速度较快,当囊肿直径超过10厘米,称之为巨大肝囊肿。
近年来,有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抽液,囊腔注入适量无水酒精,可使囊腔闭合;单发性巨大囊肿也可考虑切除;多发性囊肿可考虑部分肝切除术。
囊肿继发感染肝囊肿一般很少继发感染,但少数肝囊肿可继发感染,这些患者可有肝区疼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B超检查可显示增厚的囊壁、液性暗区及混杂的增强光点(提示脓液)。
对这些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囊肿继发出血少数肝囊肿的囊壁血管可自发破裂导致囊出血。
有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也有的患者肝区剧烈疼痛,酷似急腹症,如保守治疗无效应进行手术治疗。
囊肿扭转者指悬垂型囊肿。
扭转后因缺血坏死会产生剧烈疼痛。
对此,手术可能是惟一有效治疗方法。
不过这种悬垂型肝囊肿甚为罕见。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概述]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指肝非寄生虫感染的浆液性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肝畸形,故又称为先天性肝囊肿。
该病大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只有当囊肿大到一定程度才觉得偶有右上腹不适,或因上腹部突然发现一个无痛性包块而就医。
有时因出现某些并发症。
如囊出血,囊肿破裂或感染或囊肿蒂扭转而引起剧烈腹痛。
本病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肝迷走的胆管,女性占多数,男女之比约为1:4 ̄5,20岁以下患者为多。
囊肿可分为单发性囊肿和多发性囊肿两大类,后者常与多囊肾并存。
本病一般肝功能良好,甚少发生肝硬化,门脉高压、黄疸。
但少数囊肿可发生恶变。
[症状体症]1.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在B超、CT体查或腹部手术时发现。
2.囊肿较大时,可压迫邻近组织出现相应症状。
如胃肠梗阻,上腹不适。
3.肝大,右上腹可触及无疼痛囊性包块。
[诊断依据]1.肝大,右上腹触及无压痛囊性包块。
2.B超检查显示肝有单个或多个液性暗区。
3.CT检查示肝单个或多个边缘光滑锐利,类园形的低密度阴影。
[治疗原则]1.直径〈5cm囊肿,不需治疗,定期复查B超。
2.直径〉5cm囊肿,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1)囊肿穿刺抽液术;(2)囊肿摘除术;(3)囊肿引流术;(4)囊肿开窗术;(5)肝部分切除术;(6)囊肿外引流术。
3.年迈体弱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一般不宜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1.治愈:症状消失,B超复查囊肿消失。
2.好转:症状减轻,B超复查囊肿缩小。
3.没变化:症状仍在,B超示囊肿不缩小。
[专家提示]本病系先天性良性病变,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所以病者不要轻信游医有“秘方”可治好。
一般囊肿〈5cm,又无症状,可不治疗。
如〉5cm,且有自觉症状,应到医院诊治。
毕竟本病有一定恶变率,即使不治疗,也要定期随诊B超复查。
肝囊肿容易引发哪些并发症?临床总结多囊肝患者容易引起的并发症有囊肿感染,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梗阻性黄疸等等,那么,多囊肝患者怎样知道有没有并发症出现呢?多囊肝引起的并发症及其症状又是什么呢?囊肿感染囊肿感染是多囊肝的少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