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公开课(说课)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公开课(说课)
环节二:概念建构
建构离子反应的概念 初步书写离子方程式 形成微粒观的思维模型
10
教学过程
环节三:概念深化
【任务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实质
学生活动: (1)绘制硫酸和Ba(OH)2溶液的微观粒子, 并画出混合后微粒的变化。 (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
教学过程
环节三:概念深化
【思考与交流】分析向Ba(OH)2溶 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 电导率的变化情况。
【任务3】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的实质,写出离子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判断镁和盐酸 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若是 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教学反思
构建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能力之桥 自主书写离子方程式
19
环节三:概念深化
【思考与交流】判断镁和盐酸 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若是 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善离子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环节四:分享交流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观测角度
评价环节
思维 模型
从宏观 从定性 到微观 到定量
课堂活动
【任务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任务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硫酸 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实质
下的作用,是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 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学好这一节 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 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 液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理论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初步接触了一些水 溶液中的反应但还 不能用微粒观来分 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 析问题。 已尝试从微粒观去理解复分解 反应,但未上升到一定高度
NaOH溶液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验引入
物质异,现象同
先滴加酚酞 再滴加某种溶液
巧合,还是必然?
8
NaOH溶液
教学过程
环节二:概念建构
【任务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学生活动: (1)分析NaOH溶液存在的微粒。 (2)分析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并绘制微粒 示意图。 (3)分析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 微粒如何变化?并画出微粒变化的示意图。 (4)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过程。
微粒观
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 初步理解复分解反应
5
教学目标
提出 问题
引入
概念 建构
任务1
概念 深化
分享 交流
任务2
任务3
建立离子反 应的概念 形成微粒观
宏观辨识 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 与模型认知
6
科学探究 与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验引入
猜想加入的溶液?
HCl H2SO4 HNO3 ……
7
先滴加酚酞 再滴加某种溶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1(人教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说课流程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34源自教学过程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6 教学反思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离子反应
微粒观
物质
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上看,《离子反应》起着承上启
【思考与交流】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 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 (1)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解释预测结果和实验事实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环节三:概念深化
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环节三:概念深化
【任务3】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 实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活动: (1)分析盐酸滴加到碳酸钙中时微粒的变化。 (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过程
环节三:概念深化
【任务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酸与 NaOH溶液的反应
【任务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硫酸和 氢氧化钡反应的实质
【任务3】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 实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总结离子反应的条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