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宅基地相关法律规定

宅基地相关法律规定

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
宅基地转让
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1、《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二条“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该规定确定了我国房地不动产交易遵循的“地随房走”、“房随地走”或“房地一致”原则。

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3、《物权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4、《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和第一百五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5、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土资源部早在1999年、2004年分别发布《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土地炒卖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
6、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由上述规定归纳出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必须同时具备五个条件,即转让人与受让人应为同一集体成员;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转让行为须征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必须与合法
建造的住房一并转让(黄松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物权法研究小组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第463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讨论稿)》(法办[2011]442号)第15条第2款“将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出卖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出售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关于宅基地分配、使用条件的规定。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