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1.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以及与组织规划的关系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费用规划1.组织规划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部分 2.人力资源要适应组织规划 2.简述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概念: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原则: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4.权责对应原则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类型:1.直线型2.职能型3.支线职能型4.事业部型4.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内容: 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再对岗位活动进行分析 2.根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3.将分析的成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述,最终制定出人事文件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程序:(一)准备阶段1.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4.把任务任务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二)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三)总结分析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5.简述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衡量方法概念: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衡量方法:1.用实耗工时来衡量2.用实测工时来衡量3.用标准工时来衡量4.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5.用标准差来衡量6.简述劳动定额定期与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劳动定额定期的内容和方法:1.新产品的定额应在小批试制后完成2.小批试制后,成批生产前,再修改一次定额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企业在以下情侣时,可进行不定期修改 1.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2.工艺方法改变3.设备或工艺装置改变4.源材料材质、规格变动 5.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 6.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可给予补加偏差工时,而不修改现行定额7.简述实耗工时统计汇总和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实耗工时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一)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 2.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3.按照重点产品、中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4.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工作日写实 2.测时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1.按产量定额计算2.按工时定额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分析方法:1.分组法2.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8.简述企业定员的作用、原则,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和最新核算方法企业定员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企业定员的原则: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原则: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4.权责对应原则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类型:1.直线型2.职能型3.支线职能型4.事业部型4.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内容: 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再对岗位活动进行分析 2.根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3.将分析的成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述,最终制定出人事文件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程序:(一)准备阶段1.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3.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4.把任务任务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二)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三)总结分析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5.简述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衡量方法概念: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衡量方法:1.用实耗工时来衡量2.用实测工时来衡量3.用标准工时来衡量4.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5.用标准差来衡量6.简述劳动定额定期与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劳动定额定期的内容和方法:1.新产品的定额应在小批试制后完成2.小批试制后,成批生产前,再修改一次定额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企业在以下情侣时,可进行不定期修改 1.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2.工艺方法改变3.设备或工艺装置改变4.源材料材质、规格变动 5.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 6.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可给予补加偏差工时,而不修改现行定额7.简述实耗工时统计汇总和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实耗工时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一)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 2.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3.按照重点产品、中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4.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工作日写实 2.测时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1.按产量定额计算2.按工时定额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分析方法:1.分组法2.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8.简述企业定员的作用、原则,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和最新核算方法企业定员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企业定员的原则: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1.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3.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4.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6.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7.工伤保险费8.工伤认定、评残费用等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预算的方法: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和基层单位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提出本单位的自编预算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4.切也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并应在预算期前下达相关部门执行5.编制费用预算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7.根据企业管理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和产品制造成本预算表的相关预算项目要求和分类,编制劳动保护预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预算、个人防护用品预算等8.编制费用预算按照企业选择确定的财务预算方法进行,即可选用固定预算法、滚动预算法或者弹性预算法进行编制14.简述工伤的概念与工伤事故分类,企业员工工伤伤残评定的方法工伤的概念: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活着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工伤事故分类:(一)按照损伤程度划分(二)按照损失原因划分(三)按照伤残等级划分(四)职业病(五)事故划分企业员工工伤伤残评定的方法: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作的他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忘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劳动者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15.简述我国有关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致残待遇的标准及其相关规定答:工伤医疗期待:1.医疗待遇。
报有效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2.工伤津贴。
按照平均工资支付工伤津贴;3.福利待遇。
与本单位其他员工享受同等福金工伤致残待遇:1.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抚恤金;2.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3.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3.简述企业组织机构与组织构图绘制的基本方法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绘制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算起,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3.表示接受命令的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小赖与框图中间或两端横向引出线相接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线,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5.具有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word 资料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