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工 业 设 计 方 法 学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品设计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造物的世界中,
从器物到建筑,从工具到用具、武器,衣、食、住、 行、用各种物品,形成了一个相异于自然界的人造物的世界。 即所谓“人工界”,又称之为“第二自然” (高尔基语)。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20世纪现代文明与科技发展,形成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人 类造物活动:工业设计。由此所构成的人造环境正在对当今人 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工业设计中的产品是指用现代化大机器生产手段批量生 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如各种家用电器,生活器具,交通工具等 等。 产品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广,小到钮扣和钢笔,大到汽车和 飞机等等。因此产品设计的复杂程度也大不相同,和产品设计 相关的各门学科和领域也相当广泛。
三 致美性原则
四 创新性原则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易用性的概念 易用性的五个属性:曾被国际互联网杂志称为“易用性 之王”的Jakob Nielsen把对产品的使用分为可用和易用。而 易用性又可分为五个属性: (1)易学性:指用户很容易能掌握如何使用产品; (2)高效性:使用有效,能很快实现预期目标; (3)易记忆:隔一段时间(几天或几个月)后,再次使用, 不需学习就能自如操作; (4)少犯错:操作过程不易犯错,即使有也能及时发现并纠 正; (5)满意度:用户对产品表示满意并乐于使用它。
• •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关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的权威定义 1 9 8 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第1 1次年会公布了修改后的工业 设计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 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 新的品质和资格,称为工业设计。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的定义 “ 以优化产品性能、价值和外观,提高厂商和顾客之间的相互利益 为目的而进行的产品概念和特征创立和开发方面的专业服务。”
(作者: NOKIA公司;图片出处: NOKIA公司;时 间:2007年) 这是一款NOKIA公司的概念手记, 它全触摸式的操作方式新奇的外表,都使用户 完全进入与其的户动之中,完成对产品的全面 体验。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又称通用设计,它是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无操 纵障碍的设计等,是为使残疾人能够和正常人生活在一起,在精神 上得到安慰并在生活中得到照顾,向他们提供各种特殊的生活器具 及环境的设计。因此,只有关注残疾人群的各种活动环节和行为方 式,形成完整的保障设施,才能使“无障碍设计”得到充分而具体 的实施。 当然对儿童、老年人、妇女、单身者这些特殊人群,设计师亦 应有独特的设计关怀和思考。
第二自然的形成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而从事的体外创造 活动的结果。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为生命的存 在与延续,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制造一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 。 尽管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尽管技术的发展已不能 同日而语,但人类造物活动的意义并没有改变。 人类为了生活而创造生产出来的物品,就称为产品。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作者: Nero公司;图片出处: Nero公司;时 间:2006年) 这是一款著名刻录软件的界面 设计,它是信息时代的产品,它虽然看得 见,但摸不找,但它也同样需要设计。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5)适度 产品设计应追求适度原则,这不仅是量化的标准的适应,更重要的 是设计不能过于极端,而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求。
(作者: 苹果公司;图片出处: 苹果公司;时 间:2005年) 这是苹果公司的IMAC-G4电脑,它以用户为中心 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需求,使其可以灵活的 移动和旋转屏幕以方便使用。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ser-centered) 设计的研究所鉴定应该被在他的过程里考虑的4个人为因 素:物理,认识,社会和文化人为因素。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原则可能适用于多种纪律,包括产品,服务和环境。
是产品,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3、 概念设计
它不考虑现有 的生活水平、技术、材 料,而是在设计师的预 见能力所达到的范围来 考虑人们未来的产品形 态,它是一种开发性的 构思,是着眼于未来, 从根本概念出发的设计。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产品设计“四则” 一 易用性原则
二 求适性原则(适宜、适合、适当、适应、适度)
非物质设计(immaterial design)
非物质性(immaterial)或者设计对非物质性的表达是社会后 工业化或信息化的结果。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 产品的社会”。非物质不是物质,但非物质是基于物质的,只不过 是脱离了物质的层面。美国的微软公司(Microsoft)称得上是一个 非物质时代的标志,其生产的Windows系列软件中物质的“量”可以 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其中所蕴含的科技和知识含量确实是惊人的。 对设计而言,非物质性意味着其结合信息、通讯、经济等先进技术 成果,从脱离物质的更高层面,以全新的观念创造性的提出解决方 案,力图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 要求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 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发展目的。
(作者: 不祥;图片出处: ;时间:2006年) 这 是一款专为残疾人或老人设计的削水果 刀,使用简单方便,体现了对社会弱势 群体的关爱。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2)适合 产品设计要适合市场需求,适合生产工艺、造型材料、工程力 学等多方面的限制条件。 产品的市场定位 一项产品要想畅销,首要的是要做市场定位分析。一般在设计 流程之始,需要做详尽的目标人群、使用环境、限定性条件、同类 产品、市场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以确保将来的产品具有针对性。 成本效益原则 当探讨设计成本与产品推出市场的分析。在产品推出市场之前, 大部份的工作集中在产品开发上,如设计、工程和测试等都是产品 开发的投资成本,跟产品推出市场后的回报没有直接的关系。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产品设计的分类
1、 式样设计(改良设计)
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生产条件和产品基础上所进行的式样设计,它要研究 产品的使用情况,要研究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材料,也要研究消费市场,并在种种限定 的条件下,进行的现有产品的改进设计。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2、形式设计(创新设计) 将重点放在研究人的行为上,研究人们生活中的种种难点,从而设计出超越 当前现有水平,以适应数年后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所需求的产品样式。它强调设计的不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产品设计的主要种类 • • 生活用品类:家用电器、家用机具、饮食器具、家具、照明器具、卫生设备、玩具、 旅行用品等; 公共性商业、服务业用品类:计费机具、自动售货机、电话机、电话亭、打字机、 公共办公用家具、文具、数字化办公设备、清扫设备、医疗机械、电梯、传递设备 等; 工业和机械设备类:机床、农用机械、通讯装置、仪器仪表、起重设备、传送系统 等。 交通运输工具、设备类: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轮船、机车以及其他车辆、飞机 及道路照明设施、宇航设备等。
(作者: 海尔公司;图片出处: 海尔公司;时间:2005 年) 这是一张反映成本效益原则的图表,从效率 与利润的变化曲线反映出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体验。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3)适当 产品设计对人、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要做到适当,要满足 价值工学、设计社会学、环境科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其 涵义与生态、环境、生命周期等密切相关,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 类的关系的思考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它不仅反映出人们对于现代 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的 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减少 (Reduce)、循环(recycle)、回收(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 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 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减少人类浪费所造成的危害。
(作者: 罗技公司;图片出处: 罗技公司;时 间:2006年) 这是罗技公司一款鼠标的易用性设计 研究,通过对人手握姿势和压力等因素的研究, 不断改进鼠标曲面造型,以使人对鼠标的使用效 率达到较高水平。
1 第一章 产品设计概述
求适性原则
(1)适宜 产品设计要求产品适宜于人,即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展开 设计,综合考虑人体工学、感性工学、设计心理学、人与环境的协 调发展等因素。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ser-centered) 当产品开发关注用户目标、精神模型、任务和需求时,整个过 程从“使它工作起来”转换到“使它正确地工作”简而言之,以人 为中心的设计是在关于将使用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人们的信息里设计 那理由为过程的一种解决方法。在整个这整个计划要求那些设计者 集中于用户,设计和发展循环的产品或者服务。
可持续性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DFS)
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DFS)是一种策略设计 活动,应该具有以下几点前提: 一是具有整体性 二是基于明确的经济战略要求 三是给予全球与地域、现代与传统的综合考虑其内容主要包括:循 环利用与重复使用、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对设计过程的再思考等方 面。
使用效率性原则
该设计简单易用,不会因使用者的经验、知识、语文能力或当下精 神集中能力而有异。该设计有效地传达所需要的资讯,不会因环境 或使用者感官能力而有异。 设计出来的使用方法是容易理明的,而不会受使用者的经验,知识, 语言能力及当前的集中程度所影响。 (1) 排除不必要的复杂性; (2) 要尽量与使用者的期待和直观感觉一致; (3) 适应一个大范围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程度; (4) 将信息按其重要性排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