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土壤肥料学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的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数,常称为土壤质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
2、土壤缓冲性:是指将酸或酸性盐,碱或碱性盐施入土壤后,在一定限度内,土壤具有抵抗这些物质改变酸碱反应的能力。
3、根外营养:
植物叶片(包括一部分茎)吸收养料来营养其本身的现象。
4、限制因子律
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是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掺合复合肥料
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肥料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
1、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的形态:固相,液相,气相。
2. 岩石的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 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块状,片状,柱状和棱柱状,团粒。
4、植物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的主要途径为截获、质流和扩散。
5、高温堆肥堆制过程的四个阶段包括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
后熟保肥阶段。
6、苹果的“小叶病”是由于缺少营养元素锌所引起的;
玉米叶片的“金镶边”现象是由于缺少营养元素钾所引起的;
油菜的“花而不实”是由于缺少营养元素硼所引起的。
三、判断正误并简单说明理由
(20分,每题5分,对错2分,说明理由3分)
1、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但不能释放出养分。
(√)
物理风化指岩石由大块变小块甚至埣成较小的颗粒,但其化学性质是不变的,因此没有化学成分的变化,其中的营养成分也不能够被释放出来。
2、有机残体的C/N比值愈大,在土壤中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
只有适合的C/N比才能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一般微生物适合的C/N比值为25:1,C/N比值越大,越不容易分解。
第1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