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看守所方案

看守所方案

看守所系统方案第一章、前言作为一级风险场所的监狱及看守所,其安防系统一直是高科技性、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性的综合性产物。

但在错综复杂的各地监狱及看守所现场,安防系统的运行以前多是处于各个子系统同时运作,各自为战的状态,致使监狱及看守所安防系统在功能的联动性上集成化,凸显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

目前,各地监狱及看守所的安防系统在整合性、系统的联动性上都有所改善,在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之间的联动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从监狱及看守所安防系统的产品供应方及方案提供者看来,这些提升显然还未完全解决监狱及看守所安防系统的最终需求。

因此监狱及看守所各安防子系统间的联动已经越来越重要,安防系统的整合或集成已经势在必行。

**市看守所、拘留所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6055.42㎡,其中看守所设计为特大型,设计关押1500人,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70平方米;拘留所设计为大型,拘押200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包括主体建筑:支队办公楼、武警办公楼、综合服务楼、接待大厅与监区入口楼、监区、综合食堂、锅炉房、拘留所、拘留所办公楼。

**看守所安全技术防范与系统集成系统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建设。

建设的总目标:在覆盖整个看守所范围内综合布线,建立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实现视频监控、报警、门禁、电子巡更、对讲、广播、信息管理、罪犯会见管理、出入口控制等系统的综合应用,以满足看守所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管理需要。

针对**看守所对看守所数字化监管指挥系统的具体要求,结合目前看守所现有设备的情况,*****安防工程有限公司专门设计了这套数字化安防系统。

本系统在传统音视频监控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民警巡视系统、监所周界报警(紧急报警)系统和在押人员受虐报警系统等各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结合了监所管理对在押人员审讯的具体要求,以及监所对日常监管工作的指挥管理需求,设计了一个集成化、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综合指挥管理系统平台。

本指挥管理平台,在监所传统安防设施、监管设施的基础上,融入了监管民警和监所领导对日常监管工作的管理和指挥的具体要求和理念,并将在押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有机集成,使监所的指挥管理工作提升了一个新的水平。

针对看守所现有安防基础设施的现状,以及看守所领导、民警对监管和指挥工作的需求,我们将本所监控、报警、门禁、民警巡视、讯问、会见、在押人员受虐报警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整合,实现了一体化集成平台的综合管理,和相互联动。

使各个原来相对分立的子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相互联动,使整个综合指挥管理系统的各个部分功能相得益彰。

本综合管理平台,和在押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有机集成,使在押人员的基本信息可以和所在监舍的图像信息等进行关联,更加提高了监管指挥工作的智能化程度。

有效杜绝了看守所的安防漏洞,并提升了监管指挥工作的效率,使整个监所的数字化建设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章、系统概述1、设计原则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先进、实用、经济、可靠、开放”原则,充分考虑了系统建设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在突出系统性能价格比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稳定压倒一切”的设计理念,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先进性: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兼容性强,适应看守所安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实用性:设计应合理,构架简洁,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报警必须准确及时,满足探测报警、安防监控和看守所业务管理需要。

➢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体现高性价比。

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联网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

➢可靠性:采用成熟、稳定、完善和通用的技术设备,重要设备的MTBF 值不少于50000小时,系统具有升级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够保证全天候不间断长期稳定运行,有完备的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体系。

➢安全性:系统、网络、设备、中心机房和前端设备不受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扩展性:系统、设备接口的扩展,可兼容性,系统规模和功能应易于扩充,系统软件具有升级功能。

➢统一性:图像监控系统应采用统一和开放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压缩格式、传输协议,提供透明传输通道。

➢易操作性:提供清晰、简洁的中文操作界面,操作与控制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

2、设计依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公监管[2002]160号➢《看守所装备配备标准》公装财[2001]118号➢《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GA302-2001➢《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GA247-2000➢《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19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JGJ46—8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JGJ79—8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办法》GB7401—87➢《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15211—19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智能建筑设计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第三章、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设计思路贵看守所部署实施本数字化监管指挥管理系统后以后。

整个数字化监管指挥管理系统将要达到以下功能: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在确保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系统最简单、最节省,从而保证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建设效用;整个项目不论在设备选型,或则系统产品项目配置一块充分考虑工程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产品成本性能及可行性。

整个项目包含多个区域子系统 ,每个系统既是独立存在,又相互依附、关联,产品无论现在系统选型还是在具体配置都既考虑经济节约又考虑合理搭配。

系统先进性稳定性:选择最新的硬件设备,应用最先进的软件技术,确保整个系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在5—10年内不落后,不被淘汰;整个系统所采用产品设备均为国内一线生产厂商产品,拥有较全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超强的研发能力,本项目产品均为较高端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产品优势,在安防领域中,属于高端用户。

另外在整个系统中,涵盖了监管场所安全方面的所有部分,最大限度内保障了使用用户的方便性、完整性。

选用设备为数字化监控设备,可以很方便联网,通过网络达到监控系统远程化、网络化,所有录像资料全部存储于硬盘中,既能长时间大容量储存,又能够保证清晰度、安全性。

系统综合性兼容性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监控数量将随之扩大,我们设计的方案及中心所选用的主要部件都是采用模快化设计方案,便于今后的扩展,如果要在前端增加设备和升级软件,不用添加其他附加设备,就可以很方便的接入,充分保证用户的投资。

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均考虑预留,以防便以后扩容。

1.1对系统的要求:面对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安防环境的日益复杂,对安防系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多级联网的安防管理系统要求安防系统具备多级联网功能,从省看守所到看守所再到监区。

系统做到前端信息的共享,便于领导的远程管理,和出现事件时的统筹。

各个子系统的统一管理目前大多数看守所的安防系统中的监控、门禁、报警、对讲等各个子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统一管理和相互联动。

这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整个系统不能相互呼应,也给安防管理留下了一些漏洞。

因此,看守所要求各个子系统能够实现“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

同时要求各个子系统相互联动,使整个安防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各个子系统的作用,堵塞安防漏洞。

干警的交接班管理看守所要求数字化管理系统要对干警的值班记录、交接班进行管理,真正“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

1.2系统要求软件实现:为了满足拘留所、看守所对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要求,安防管理系统采用了“一体化”、“集成化”、“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原则,同时对干警交接班管理、在押人员出入记录等日常监管信息进行了设计。

一体化: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将监控、门禁、报警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嵌入式集成”,由统一的管理平台软件来管理,同时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联动。

集成化:本系统除了将监控、门禁、报警统一管理之外,还为拘室对讲等系统提供接口,实现和对讲的联动。

同时,本系统还为“狱政信息管理系统”预留了友好的数据接口。

数字化:本系统中的所有主控设备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主机,实现对整个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数字化管理。

网络化:本系统支持从前端监区值班室到所指挥中心,并支持若干网络终端的控制、报警、显示系统,使所有信息的传输畅通无阻。

日常信息管理: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安防系统的概念,将干警的值班信息管理、交接班管理有机的融合起来,更加强了人防和技防的结合。

2、系统设计概要与拓扑结构**市看守所、拘留所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将前端监控点建设,通过网络将前端图像接入监控平台,实现电视墙控制切换及图像联动,第二是智能分析系统的加入,能够实现对视频进行周界监测与异常行为分析,第三是将监管综合信息系统接入综合监控平台,实现信息查询及联动。

新系统将依托网络系统架构,将各子系统完美集成与综合安防的管理平台下。

新系统将是集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报警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等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安防管理系统。

系统拓扑图如下所示。

如上图,我们通过建设监控平台及监控前端,通过串口总线或串口服务器将前端报警设备接入综合安防管理服务器,在监控中心部署监控平台、电视墙、存储系统和操作坐席,依托IP承载网络构建一个星型结构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IP监控系统。

**市看守所设立1个总控中心,并设置支队指挥监控中心;在监区设立单独的女子分控中心。

并且在总值班室、所领导办公室和相关科室设立可监视全所的视频显示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