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家书法赏析

名家书法赏析

《名家书法赏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书法艺术,了解书法艺术的产生。

2.学习掌握赏析书法的方法。

3.了解王羲之、颜真卿两位书法家,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兰亭序》《乐毅论》《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文稿》,认识他们书法的艺术价值。

过程与方法4.通过这些书法作品的照片,直观感受作品的魅力。

5.通过相关的材料,教师的讲解,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具体认识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6.通过赏析,激发起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热情,激发起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生活中你知道或者接触了哪些艺术?2.你知道书法艺术吗?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书法艺术,知道赏书法艺术的一般方法。

2.了解王羲之、颜真卿两位书法家,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兰亭序》《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文稿》,认识他们书法的艺术价值。

3.激发热爱书法艺术的热情,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感知书法1.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法艺术?(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方法,书法艺术就是汉字书写过程和结果的艺术化。

)2.简介书法艺术的本质。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东方艺术和代表。

从古到今,世界上数千种文字仅止于记事传言,虽有写得美观,带有艺术意味的文字,但是 1 只有汉字的书写上升为一门特别高深的艺术,它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和笔法体系,有严格的技艺规范和品评标准,其审美意味所表现的创造主体的心灵世界,是书法艺术的精神构成,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

)3.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

4.书法的觉醒时代。

魏晋时代四、学习赏析书法的方法1.识形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形”有四要素。

赏得“四要素”则入第一境。

一为格式。

书法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

二为书体。

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

三为色彩。

书法的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最为耐看。

四为构成。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

2.赏质书法不同于写字。

书法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

其“法”有四。

赏得“四法”则入第二境。

一为字法。

字乃书法之根本。

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应当“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二为笔法。

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三为章法。

章法即整幅书法作品的“布白”。

它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

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四为墨法。

墨有六彩之说,即“浓、淡,枯、湿,燥、润”。

若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可达到“无声而乐的和谐”,“五光十色的神采”,“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地。

3.寄情一为出法。

卓越的书法家总是善于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并施展其创造才能。

因此,他们往往任情姿性,纵笔所如,使人看出他们的“无拘无束”,而又不流于“荒诞狂怪”;既有“先圣”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圣地”,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

2二为意境。

书法的意境是指于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内涵,则在生动的气韵、飞扬的神采以及空间余白所构成的幽深而旷远的意象。

如,有的像行军布阵,旗帜飞扬,士马精研;有的像尺幅丹青,疏林远阜,错落有;致有的像江河大川,奔腾浩荡,一泻千里;有的像廻溪曲沼,春水繁花,清幽婉丽;有的象婀娜舞姿,素袖轻扬,一步一形;有的像悠扬乐曲,绕梁三日,牵人情思。

这就是书法富于韵致,并且交织着生命节奏的意境。

三为气质。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书法是书法家抒情达意的特殊语言。

如同作家之文,诗人之诗,歌者之声。

因此,有独立性、创造精神的人,其书往往风格独具;依赖性强、唯唯喏喏的人,其书往往依傍门户、缺乏个性。

性情豪爽英迈之人,其书往往气度恢宏;感情缠绵之人,其书往往柔媚有余,劲健不足。

志行高洁者,其书往往清气飘洒;格调低下者,其书往往俗气横流。

五、赏析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1)说说你知道的有关王羲这的小故事。

(2)简介王羲之。

(3)简介《兰亭序》的由来。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一种祭礼,大家饮酒赋诗,辑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岁时的得意之作。

(4)出示《兰亭序》的照片,同小组同学欣赏、讨论。

(5)讨论后指名汇报交流,你能说说这幅作品有何艺术特色?(天机错落飘逸洒脱流利动人)(6)教师归结:《兰亭序》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精妙绝伦的笔墨技巧和章法布白的完整性上,而且体现在与作者融为一体的文化与情感表达的深刻性上。

《兰亭序》具备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从书家与书作、内容到形式的全部审美因素。

在魏晋玄学和士人清议、品藻人物以及两汉儒家经学崩溃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彻底摆脱了几千年书法附庸于文字、服务于装饰的亚艺术地位,从而成为表现人格个性、诗意情怀以及人文价值选择的不二经典。

六、赏析颜真卿代表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以及《祭侄文稿》1.简介颜真卿。

32.赏析《多宝塔碑》(1)出示《多宝塔碑》,学生分小组赏析、讨论其艺术特色。

(2)指名汇报。

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秀丽刚劲(3)师补充:《多宝塔碑》中的很多字,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造型。

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用笔的基本方法,在这里都得到了娴熟地运用。

每一个笔画的独特造型及各种笔画之间的合理配置,奠定了汉字笔画的独立品格,并且寻找汉字的最佳书写形态作了成功的探索。

3.赏析《颜勤礼碑》(1)出现作品的照片,学生分小组赏析、讨论。

(2)说说作品的艺术价值。

刚劲雄强沉雄浑厚丰腴开朗大气磅礴(3)师补充:《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4.赏析《祭侄文稿》(1)出现作品的照片,学生分小组赏析、讨论。

(2)说说作品的艺术价值。

补充颜真卿写此幅作品的背景材料。

(3)指名汇报交流。

(4)据生回答,师归结: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

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书法节奏与情感节奏的高度统一。

文稿的前一部分,行笔沉着厚实,表现出祭灵时的敦朴虔诚;中间部分,随着叙事的展开,行笔忽迟忽急,忽秀逸忽沉重,字迹也忽大忽小,反复涂改,作者的爱与恨、悲与愤、惨迫与激昂、赞美与痛悼跃然纸上;最后部分,行笔愈来愈快,至末行放笔直下,作者的悲痛之情被推到了极端。

全篇浑然一体,达到了书法节奏与情感节奏的高度统一。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4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

这篇文稿无意与书,但字字、笔笔能见魏晋法度,表现出书者深厚的书法功力。

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此帖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

)1师补充:(是哀极愤极是心灵的奏鸣曲,《祭侄文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他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

“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是深情地自言自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语地倾吐,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重也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在这非这正是创作成功的秘诀,复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

常的一瞬间产生创变突破的实例。

此尤为难能可贵。

其线的质性遒劲而舒和,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无间,且和在书法技巧中这是最难的技巧。

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元代鲜于枢评此作为天润。

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风”“天下第一行书”已被王羲之《兰亭序》率先占有,故此作不得不下第二行书。

屈居第二位。

七、书法之我见你欣赏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哪一种?说说自己的理由。

八、拓展延伸赏析了两位书法大家的杰作之后,你对书法艺术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有怎样的感想,作为时代青少年,你觉得应该怎么做?试着把它们写成一段话。

九、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用一副对联来小结今天这节课:不学鲁公书难成大器,多临右军体独领风骚。

十、教师寄语同学们,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

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为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书法艺术最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 5豪的艺术瑰宝。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