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低钾血症危急值患者的护理体会
低钾血症危急值是指血清钾浓度<2.8 mmol/L,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1]。
如果能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2]。
低钾血症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临床引起低血钾症的原因很多:一般发生于近期营养较差,进食困难,钾盐摄入不足者;也可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减压或长期应用利尿药物致钾排出过多而引起;也常见于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大量使用胰岛素;人体大量出汗时,钾离子会也随汗液排泄而丢失;高温天气发生率也高,且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外波动,因此钾离子浓度与细胞分布异常也有关系。
低钾血症最突出的表现是四肢酸软无力,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系统松弛软瘫,尤其下肢最为明显,称缺钾性软瘫;严重时还会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如胸闷,心悸,甚至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
落实低钾血症危急值制度,对于我院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对29例低钾血症危急值患者进行综合救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有29例,资料来源于查阅我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获得。
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48~89岁,平均71岁。
测得血清钾危急值浓度1.33~
2.78 mmol/L,平均2.54 mmol/L。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为中-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同时有低钾血症临床表现,如: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主要为:ST 段压低,T波低平,u波出现,Tu融合或双峰。
1.2血清钾与肌力、血白细胞、肌酸磷酸激酶的关系血清钾 1.33~1.85 mmol/L 3例,其中肌力0级2例,Ⅰ~Ⅱ级1例;血清钾
2.35~2.75 mmol/L 20例,肌力0级1例,Ⅱ~Ⅲ级11例,Ⅲ~Ⅳ级8例;血清钾2.76~2.78 mmol/L 6例,肌力Ⅱ~Ⅲ级5例,Ⅳ级1例。
其中有18例血白细胞升高,白细胞数在11.3~28.6×109/L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最低者85.6 u/L,最高者601.3 u/L。
血清钾1.33~1.85 mmol/L 3例,血清钾2.35~2.75 mmol/L 7例,血清钾2.76~2.78 mmol/L 4例。
1.3治疗与转归根据病情轻重和测得低钾血症危急值浓度决定每日补钾浓度,总量以及晶体液量,同时注意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停药时要递减。
解除危急值标准为血钾≥3.5 mmol/L。
转归:给予安全补钾后,26例患者血钾全部达到正常标准,无1例死亡及出现并发症者。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尤其是我科年老体弱者,知识缺乏,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取得理
解和合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治愈。
2.2补充钾盐早期快速足量补钾是治疗关键。
我院从接获低钾血症危急值报告确定治疗时间为3~10 min。
针对病因治疗,同时通过静脉或口服补钾。
通常是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的方法,重视倾听患者的主诉。
口服补钾安全性高,但起效慢.在低钾血症危急值需静脉补钾时,一般每天补钾量40~80 mmol/L,按每克氯化钾相等于1
3.4 mmol钾计算,每天补氯化钾3~6 g,静脉补充钾有浓度及速度的限制,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 mmol(相当于氯化钾3 g),滴注速度应控制在20 mmol/h以下。
每日补充氯化钾24 h不超过6~8 g。
因为细胞补液的钾总量仅60 mmol,如果含钾溶液输入过快,血钾浓度可能短期内增高许多,将有致命危险。
神经科患者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从而达到了安全补钾。
休克患者,应待休克纠正,尿量超过40 ml/h后,再静脉补钾。
病情严重大量补钾时,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补充钾。
为预防髙钾,晶体液以5%葡萄糖液为宜,不宜输大量生理盐水(除非需补充钠离子),因为输注大量生理盐水可导致原尿中钠离子溶度增高,远曲小管Na+-K+交换量增加,钾从尿中丢失增多,影响治疗效果。
凡急性起病患者,症状虽重,但由于主要是细胞外丢钾,易于恢复。
而缓慢起病者,病程较长,即使症状不是很严重,但由于是细胞内丟钾,病情恢复慢且易于复发,对于这些易于复发病例在补钾同时给予每日输注门冬氨酸钾镁或25%硫酸镁10~20 ml,可促进钾离子往细胞内转移,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我科29例低钾血症危急值者治愈率89.66%,无1例复发。
停止静脉补钾24 h后,血钾正常,可改用口服补钾(血钾3.5 mmmol/L时体内仍缺钾为10%)。
2.3饮食护理缺钾性软瘫当以预防为主,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瘦猪肉,鳝鱼,花生,马铃薯,海带,橘子,香蕉等。
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饮用过量白开水或糖水,可适量饮用果汁或淡盐水,防止血钾过分降低。
鼻饲患者,应将以上食物碾碎成稀糊状从鼻胃管中饲入。
2.4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电解质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平衡膳食,确保钾的补给。
告知患者及家属低血钾的症状有反应迟钝、嗜睡、肢体乏力、恶心、呕吐等,尽早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者,加强生活的照顾,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
中年人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酗酒,以免诱发低钾血症。
3讨论
危重症患者能否及时无误的作出判断和实施正确救治,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转归,且危急发生之前都有程度不等的预警信号[3]。
低钾血症危急值是一种十分危及的临床信号,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危。
可导致心血管、消化系统、肾脏、神经肌肉等系统的病理生理功能障碍,如轻度低血钾者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恶心、呕吐;肌无力是最突出的症状。
重度低血钾可致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等乃至猝死。
因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紧张度降低,出现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
心电图改变为T 波低平然后倒置,U波出现或与T波融合,S-T段下降,Q-T(Q-U)延长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低血钾时可出现肠麻痹,甚至麻痹性肠梗阻;腱反射消失,呼
吸肌麻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抑郁、嗜睡、定向障碍及精神紊乱等。
神经内科患者年老多病,如抢救不当,易发生猝死。
,我院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流程和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患者安全,无一例医疗纠纷。
出现低钾血症危急值除积极迅速的给药救治外,更应做好预防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责任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危机征兆和预警信号,并及时向医生汇报[4]。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监测意识,定期检查血钾。
对于高龄低钾患者应加强护理,保证补钾的安全,还应做好应急措施,防止发生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對于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单一服用排钾降压药,建议联合给药;与洋地黄药物合用时注意补钾,长期服用降压患者注意饮食补钾。
参考文献:
[1]佟威威,佟广辉,刘勇,等.血清钾危急值的评价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10(27):71-74.
[2]愈善春,葛冰磊.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2):154-155.
[3]陈秀花.影响临床危急值报告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438-2439.
[4]范晓英,赵荣甫.心血管内科检验危急值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476-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