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花江特大桥主桥梁部施工方案

松花江特大桥主桥梁部施工方案

哈齐客专松花江特大桥主桥梁部施工方案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土建(站前)工程HQTJ-1标段,正线里程为DK1+600~DK49+300,正线全长47.7km,设计速度250km/h。

松花江特大桥位于既有滨洲线下游,与滨洲线并行,起始里程为:DK1+618.35m,桥梁里程为:DK1+811.47m~DK4+876.43m,DK5+229.25m~DK5+664.46m,中间路基长353米,全长4046.11m。

主桥为滨洲铁路与哈齐客专合建四线桥梁,其它部分为双线桥并置。

设计速度200km/h,有砟轨道。

跨江主桥36#墩~41#墩主桥桥跨为:77+3×156.8+77m四线系杆拱连续梁,主墩墩高12.5m—16.5m。

主墩支座为大吨位支座,单个最大支座约重186吨。

栈桥及施工辅助平台按50吨履带吊承载设计。

a、栈桥方案
栈桥按50吨承载设计,跨度为12—15米,每跨两组贝雷片,每
跨支墩为两根Ф609钢管,上设2I45b工字钢及贝雷片,贝雷片上设桥面系。

b、平台方案
钻孔施工平台在承台施工时已拆除,承台四周施工辅助平台为六米宽,平台下为Ф609钢管,钢管间距为1.5米*6米,钢管上设I45b 工字钢、I14工字钢和1cm钢板。

c、支座分体安装介绍
支座采用分体运输与安装的方案,支座运输与安装时分为钢垫板、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组合、预埋底座共四部分。

d、支座运输方案
施工现场的栈桥应满足不低于80吨的运载能力,支座运输时采用板车运输,车体宽度3m,长度18m。

e、支座吊装、安装方案
2、主桥0#块施工方案
a、主桥0#块介绍、二次浇筑方案
哈齐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系杆拱桥跨度为(77+3×156.8+77)m,箱梁顶宽29.4m,箱梁为单箱四室变高梁,梁高为8.6~4.2m,箱梁顶板设置2%的流水坡。

b、主桥0#块支架布置
支架结构概况:本支架立柱与承台预埋件栓接,水面以上设计横
向联结系与墩身预埋件连接,以便后期支架拆除。

纵梁2、3处墩身设预埋波纹管,内穿φ32 精轧螺纹钢筋进行对拉。

纵桥向外侧立柱采用φ1500mm 钢管混凝土立柱(内灌C50 微膨胀混凝土)柱顶设垫梁与箱梁底板顶紧,内侧立柱采用φ1000mm 钢管立柱,立柱之间设纵横向联结系。

立柱顶设分配梁作为底模排架、外侧模的支撑。

c、临时固结支座
该连续梁0#块在支架上现浇,其余悬浇节段采用挂篮悬浇的施工方案。

现浇支架设计仅考虑承受第一次浇筑混凝土荷载,钢管混凝土立柱设计兼顾抵抗后期挂篮悬浇不平衡荷载。

本支架设计在满足主体受力要求的情况下,针对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其它不平衡荷载(超打混凝土、风荷载)进行详细计算进而设计制图。

3、支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主桥51#—67#墩位于松花江北河漫滩中,跨度为32m现浇梁,
单跨梁重806吨。

a、方案介绍
支架上部采用300cm×150cm贝雷片进行拼装,每2榀一组,间距0.9 m和 0.45m两种,用支撑架将两排贝雷桁架连接,使主梁每两排成整体受力。

支架下部采用Φ426mm壁厚8mm的钢管桩作立柱,柱间用Φ140mm 钢管水平连接、[20a槽钢斜撑连接。

立柱顶布设双排I45b工字钢横梁与贝雷梁连接。

[20A槽钢作斜撑
φ140mm钢管作支撑
砂 箱砂 箱砂 箱砂 箱砂 箱
b、排架、管桩基础方案
每根立柱下设三根18mΦ237mm钢管桩,轴心成等边三角形均匀布置,在钢管桩顶部设3排I32a工字钢与立柱连接。

c、载体桩方案
载体由三部分组成: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

从混凝土、夯实填充料到挤密土体,其压缩模量逐渐降低,应力逐渐扩散。

根据施工分析,载体的影响区域约为深度4~5m ,直径2~3m,即施工完毕时,桩端下深4~5m,宽度2~3m的土体都得到了有效挤密,载体的构造见图
载体桩指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构成的桩。

施工时采用柱锤夯击,护筒跟进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柱锤夯出护筒底一定深度,再分批向孔内投入填充料,用柱锤反复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填入混凝土夯击,形成载体,最后再施工混凝土桩身。

承载体呈密实状态后采用三击贯入度直径355mm,质量3500kg,落距为6.0m,连续三次锤击的累计下沉量,严禁带刹车和离合。

测三击贯入度,每级贯入度应比前击小或相等,三击贯入度小于5cm;如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继续填料夯击至满足三击贯入度要求。

d、预压方案
每孔梁施工前采用900吨预压块进行预压。

4、移动模架法现浇梁施工方案
a、方案介绍
客运专线34.5m跨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为双线铁路梁。

桥墩宽7.8m、厚2.8m、墩身高1.5m~22m;梁长34.5m;梁重不超过1000t。

采用移动模架现浇施工,该机称之为MZ34.5B型移动模架造桥机。

本移动模架造桥机包括:
1)按系统可分为:主结构系统、外模板系统、内模板系统、移位系统(含电液)。

2)按组成自下而上可分为:墩旁托架总成、支承机构及支承台车、主框架总成、前后导梁、模板及其支撑、安全装置、梯子及施工平台等。

b、主要工作原理
MZ34.5B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个可在桥墩顶面上移动的混凝土工厂,把桥梁上部结构的预制变为在桥墩原位现浇,减少了混凝土预制需要的大批场地及预制梁的架设工作,对大吨位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极为有利,工作时,按其支承方式的特点,整个模床由前后两个支承机构支承,通过墩旁托架支撑模架。

整机配有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实现脱模及模床调整的自动化。

另外还装有大风报警仪及对讲扩音系统、急停开关等安全设施,有效地保证造桥机的安全与高效。

c、根据模架工作过程,分以下几种工况:
①浇注混凝土工况
混凝土重量由模板——模板支架——主梁——台车至墩旁托架,
传力到桥墩墩顶。

模板闭合形成混凝土浇注空间,从而可浇混凝土。

②脱模工况
整个模床在垂直油顶的作用下,整体下降约200mm~300mm,拆底模中间缝及横向缝的螺栓连接,液压油缸推动底模和侧翼模分别向两边打开,让出过桥墩空间。

完成脱模工作。

③纵向走行过孔
当模床打开以让出桥墩空间,并作完辅助工作后,安装前后吊架,即可推动外模架向前移动,使其到达下跨浇注位,完成造桥机外模架的前移过孔。

外模板合拢并调整模架标高和中心线,这样就完成了整个造桥机过孔工作。

其工作过程为:
在桥墩原位安装造桥机→检查→按桥梁纵向中心线找正模床→
调整预拱度→按标高调整模架→检查、锁定→安装支座处散模→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检查→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检查→安装端
模→浇注砼→养生→张拉→脱模→造桥机前移过孔→准备下跨桥梁
的浇注。

好此反复至工程完成,见图集中的施工步骤图。

d、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见施工步骤图)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劳动力组织按它施工完一片梁后移至下跨梁施工,并完成该跨混凝土桥梁的浇注,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标准作业循环设计。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脱模前的准备工作
前一跨现场浇筑、养护及张拉完成后,拆除端模及内模;检查、
清理造桥机;各液压站的工作人员就位并检查液压站是否正常;各支承处人员就位并检查支承台车位置是否正确;解除所有影响竖向移动的约束;水平横移及纵移油缸处于自由状态。

②、脱模
启动垂直油缸,以解除支承机构,然后垂直油缸徐徐下落模床,其同步错位不大于10mm;在箱梁下面轨道接触到支承台车时,各支承处人员再次检查台车位置是否正确;这时竖直油缸使整个模架基本同步落至各台车滑道上。

此时脱模完成。

注意:在刚启动垂直大油缸落模时,下落高度不宜太大,以20mm 为级数,每落一个级数应对脱模状态进行检查,以使各处受力均匀及脱模的完整性,当模板完全脱开混凝土梁表面后,下落速度才可加快。

③、开模
解除底模纵向中间缝及侧模与底模的连接螺栓,同时解除模板支架与主梁的连接销;检查开模液压元件;开模油缸充油,从而推动底模分别向两边打开3845mm,此动作应基本同步进行,此时模板全部脱离了混凝土梁并避开了桥墩,作好准备。

④、纵向移位
检查纵移机构是否固定可靠;解除所有影响其纵向移动的约束,模架由前后吊架吊起,解脱墩旁托架与桥墩的连接,倒运托架及支承后,即可推动模架纵移,当导梁到达前桥墩时,安装前托架,在纵移时应检查支承的安全性。

每次纵移距离≤800mm。

⑤、合模
模架纵向移动到位后,驱动开模油缸,使两组模板向中靠拢合模,此动作应基本同步进行,前后错位不大于30mm。

当接近合拢时,底模桁架等各联接点处应有人检查,合拢后联接各处螺栓及底桁连接。

检查造桥机到位情况及各模板的支承情况;各垂直油缸充油,同时同步顶升主框架;检查模板标高;再次顶升主框架到位;找正中心线后,锁紧各支承机构;关闭液压站;精确微调模板;检查各处支承和连接情况。

⑥、扎钢筋、布管
⑦、安装内模、端模
⑧、浇注混凝土
⑨、混凝土养生、张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