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 文荣基

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 文荣基

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文荣基
发表时间:2019-09-18T08:42:32.6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作者:文荣基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离不开能源的供应的,电能就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进行能源的供应,在不断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可以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和运行的安全。

(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10260)
摘要:我国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离不开能源的供应的,电能就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进行能源的供应,在不断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可以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和运行的安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在类型和型号上在不断的进行改变,对电力系统的设备控制可以实现更好的调控。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发展
引言
自动化是从工业生产中衍生出来的,经过使用机械抑或装置开展检查、生产、加工工作来取代人工的操纵。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品品质,完善劳动环境。

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措施的出现,自动化有着更宽广的前进空间。

电力系统是电能生产、运送和分配以及消费的各式措施构成的有机的统一的一个整体。

为保障电力系统安稳安全的运营,一定要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准。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内容
电力系统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为电能,供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装置总称。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电力系统不仅要负责电能的生产,还要承担着电能的输送、变压、配置等功能,只有经过上述一系列环节,发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才能够转换为适合用电单位电力使用需求的规格,从而安全稳定地投入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去。

这个过程涉及海量的数据采集、运算和管理,需要对电能进行若干次的调整、保护,对电力运行进行频繁精准的调度和控制,以此确保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减少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预设好的程序对电力系统实现自动运行和管理,对系统运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自动化处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反应速度,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趋向于安全、准确和稳定。

从具体执行层面上看,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管理包含电脑生产、电能输送和配置等环节,在这些环节和过中,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的有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传输自动化、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这些自动化系统彼此联系并相互协调,从而构成一个分层式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体系。

比如一个地区的变电站和发电厂及其位于中间部分的省、市调度中心、枢纽变电站就构成了一个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最高级别的调度中心负责对整个系统的调度与管理,是整个系统的管理中枢。

2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实现分析
2.1电力生产调度环节的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电力生产调度的自动化,这是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基础。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有效的自动区分,以帮助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

对于电力生产调度的自动化过程而言,最为主要的是对电网内部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主要涉及地区电力需求,具体用电高峰期等等,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作为电网生产调度的主要依据。

此外在数据收集分析中,不仅仅作为电力生产调度的依据,还需要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判断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还有利用各部分数据的监控,判断电力系统内部的运行是否出现问题。

在自动化电源系统中,每个部件的数据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有效部署。

为了解决传统电力系统对于区域性电网的控制程度不足,因此对于小范围的县、市单位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发展,这要归功于计算机小型化和高效率的发展,有助于实施国家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

2.2电力运输环节的自动化
电力输送环节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与输电线路之间的通信以及电力终端桥梁的自动化结构。

利用自动化技术减少变电站管理的需要的人力资源,对于保障电力运输的稳定性与效率。

我国国土面积很大,因此对于电力运输管理难度较大,需要人力完成有两大问题,一是成本问题,这是由于传统人工成本难以避免。

其二是质量问题,由于人工长期操作难以避免一些疏忽错误的产生。

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某些变电站的无人操作,其运行效果更稳定,更安全。

利用计算机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还可以帮助实现对于电力运输各个节点的严密监控,因此电力运输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集中,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对于电力系统网络的稳定性监控,因此,变电站开发的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的关键部分。

2.3终端电力分配的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最为复杂的一点在于需要做好对于分散的用户进行供电,需要配置分散的控制系统,利用多个计算机对于小节点的供电进行分别性的回控工作,并且可以便于数据采集与集中分析,分布式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子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基石。

对于终端的数据收集要有效的将数据与分析报告发送的各个部门,对于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再一次分析,对于暴露出的故障,应及时进行反馈处理,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3.1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入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到信息技术中,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在信息时代,一个领域的发展如何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计算机计算功能更加强大。

配合一些自动化机械,将电力系统的原因工作体系进一步改变,将原有复杂的人工工作转变为网络智能化控制,完成机械自动化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通过网络连接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帮助电力系统使用信息效率并实现电力系统的精确管理。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正在走向多样化,涉及的技术会更加复杂,稳定性与效率也会不断增长。

3.2电力基础设施自动化的完善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需要进一步普及基础设施的自动化,需要对电力系统的基层需求进行多样化的研究和分析。

电力调度系统的检测能力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包括对于动态信息的实时检测与静态信息的定时反馈。

为了更加高效的帮助检测
系统的精确监测与反馈,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设计制造一些自动化电力基础设备,例如,对于电力用户的检测电表,可以增强内在检测芯片的信息化程度,对于基础用电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反馈,对于异常情况的检测更加精密。

电力行业应重视电力基础设施的统一自动化发展,实施总体设计规划,从外围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并利用客户的需求。

结语
因为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人们对电力系统的了解意识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电力单位正朝着电力市场自由化的方面改革,因此,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计算机等措施在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中也施展着重大用途,推使其持续前进,确保电力系统安稳、安定的运营。

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的鼓励帮助、先进的措施、科技的发展、变革与革新都不能缺少,电力系统自动化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自动化措施能够持续提升电力生产力,使电力系统的整个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让电力系统在科技的帮助下持续前进,展现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晓光,胡星,沈欣.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13.
[2]张金锐.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7(26):51.
[3]马吉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13.
[4]张立伟,张强.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1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