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三)定量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各因素的定量关系
读取向心力
读取转速 (ω)
读取 半径
创新点
该教具可以直接读取实验需要的 数据,读数方便,改变变量的操作方 法简单。
教具采用透明设计,可以看到里 面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型向心力定量探究仪
六、实验内容设计
1、控制m、r不变,探究Fn、ω关系
好圆周运动的关键,为学好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做准备。
(二)学生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在本章学习了线速 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能数学推导向心力的表达式。 2.能力层面:在实验中,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具备利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 题的能力。
二、控制m、ω不变,探究Fn、r关系
验证结论
质量
0.033 kg
转速 ω
200 20.93
r/min rad/s
计算 计算
名称 1
r 0.000
Fn(实验) Fn(理论) 0.00
误差
2
0.174
2.60Biblioteka 2.523.33%
3
0.151
2.22
2.18
1.67%
4
0.103
1.45
1.49
-2.65%
三、控制ω、r不变,探究Fn、m关系
验证结论
半径 转速
ω 名称
1 2 3 4
0.17 250 26.17 m(kg) 0.0000 0.0330 0.0085 0.0020
m r/min rad/s
F向(N) 0.00 3.91 1.01 0.25
计算
Fn(理论)
3.84 0.99 0.23
计算
误差
Excel表格
向心力与角速度图象
向心力与角速度平方图象
化曲为直
实验结论
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六、实验内容设计
2、控制m、ω不变,探究Fn、r关系
实验数据
向心力—半径图象
Fn/N
r/m
实验结论
向心力大小与半径成正比
六、实验内容设计
3、控制ω、r不变,探究Fn、m关系
实验数据
向心力—质量图象
(三)验证法 将实验数据代入向心力表达式F=mω2r计算出结果,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验证 实验结论,得出结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入实验:感受向心力的魅力(4分钟) 2 定性实验:猜想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8分钟) 3 定量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各因素的定量关系(23分钟) 4 验证实验:验证向心力公式(5分钟)
Fn/N
m/kg
实验结论
向心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三)定量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各因素的定量关系
拉力测力计
高速轴承
高度调节旋钮 步进电机
定滑轮
小球
步进电机 控制器
速度控 制器
新型向心力定量探究仪
实验结论:
Fn∝mω2r
六、实验内容设计 (四)验证实验:验证向心力公式
将实验数据代入计算 Excel表格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五章第6节
实验: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
实验说课内容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探
二、实验教学目标
究
向
三、教学重难点
心
四、实验方法
力
表
五、教学过程设计
达 式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七、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匀速圆周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学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利用控制变量法定量探究向 心力的表达式
四、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控制小球质量、半径不变,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 2.控制小球质量、角速度不变,探究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 3.控制小球角速度、半径不变,探究向心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图象法
记录数据,用EXCEL软件作F-ω2、F-r、F-m 图像并得出结论。
六、实验内容设计 (二)定性实验:猜想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用带橡皮筋的绳子连接小球,甩动小 球使小球在桌面上做圆周运动, 感受绳对手的 拉力或观察橡皮筋的伸长量判断向心力的大小。
依次改变质量、转动半径、摆动速度等因素, 猜想向心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橡皮筋 仪器
创新点
本实验在绳子上增加一根橡皮筋, 还能通过观察橡皮筋的伸长量来确定 向心力的大小,实验现象更明显, 结 论更准确。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三)定量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各因素的定量关系
影响因素:质量、转动半径、转动速度( 角速度 )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传统仪器的不足点
圆锥摆实验 缺点:物理量不易测量
向心力演示器 缺点:只能半定量研究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三)定量实验:探究向心力与各因素的定量关系
拉力测力计
高速轴承
高度调节旋钮
定滑轮
步进电机
导轨 小球
步进电机 控制器
速度控 制器
新型向心力定量探究仪
仪器介绍
速度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匀速转 动并显示转速,电机带动导轨上的小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连接小球的绳子 绕过中间的定滑轮接到拉力测力计上, 由测力计测得向心力的大小。
通过调节速度控制器可以改变角 速度大小;通过调节测力计的高度可 以改变转动半径的大小,导轨上有刻 度,可读取半径的大小;通过更换不 同材质但半径相同的小球可以改变物 体的质量。
二、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判断向心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能用控制变量法定量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
(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认识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 2.【科学思维】能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猜想向心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自己的见解。 3.【实验探究】能合理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并 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能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实验的 意义。
1.79% 2.08% 7.39%
实验结论: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Fn=mω2r 分析误差来源: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优点 (一)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实现了知识目标和核心素养 育人目标。 (二)实验研究方法多样、创新巧妙,操作方法简单。 (三)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过程学习”, 自制实验仪器拉近了物理与生 活的距离。
六、实验内容设计 (一)引入实验:感受向心力魅力
实验:绳子一端接一个塑料小球,中间穿 过圆管,另一端接一瓶矿泉水,通过使小 球做圆周运动可以拉起一瓶矿泉水,还可 以控制水瓶上下运动。
绳子
塑料 小球
圆管
矿泉 水瓶
仪器
实验效果
通过一个塑料小球做圆周运动 的向心力大小可以拉起一瓶质量比 自己大几十倍的水,甚至上下运动。 枯燥的内容立刻变得生动有趣,对 向心力的大小有一定的直观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