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年代中国美术思潮概述

90年代中国美术思潮概述


(1)、表现手法: 把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工农兵大批
判图像,直接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商业流行意味的可 口可乐符号相并置,
从而向人们直陈出我们这个消费时代的真实存在 ;
(2)、剔除“绘画性”:
用工业用磁性油漆在画布上大面积的平涂处理,使 作品具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而用橡皮 图章盖上的数字符号则很好强调了时代特征
《芥子园图谱》魏光庆
《红墙——家门和顺》 魏光庆
《红墙——三字经图谱》魏光庆
《红墙——三字经》魏光庆: 千年以来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对中国人的性
格心理产生了意义深远的重要影响,而这种潜移默 化的心理结构,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袭来时 却显示出了它的无所适从性。魏光庆目光敏锐地察 觉到了这一变化, 因此在《红墙——三字经》中,他机智地将取自 《朱子治家格言》图像与具有禁锢隔阂意义的红墙 并置,结果使作品传达出一种反思传统文化的深刻 含义。
相对新生代艺术,泼皮艺术更具调侃、反讽、 自嘲、夸张的意味;
于是使得他们的艺术特征是用智慧消解他们并 不认可的伪崇高与伪理想。
* 代表人物: 方少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罗德瓦
《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爱德华·马奈
Adouard Manet (1832-1883年)
《委拉斯贵兹的公主》达利
追求在传统的基础 上创造具有现代意味 的中国前卫艺术,其 中抽象艺术占据了较 重要的位置
* 90 年代出现的一些艺术:
1、新生代艺术 2、泼皮艺术 3、波普艺术 4、新表现绘画 5、超级写实绘画艺术 6、抽象艺术 7、一些难以归类的艺术 8、女性艺术
《人鸟》 刘小东
刘小东 《三峡大移民》
《烧耗子》 刘小东 1998年
不同于艺术家王广义所创作的“政治波普”,魏光 庆以其独特的文化针对性而被称为“文化波普”。
《毛主席和韶山农民 谈话》余友涵:
画面用波普的方式 处理了六十年代的经典 照片,目的是要让人们 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式 看待那些已经神话了的 历史性效果。在具体的 表现上,他一边将来自 民间的画法与西方的硬 边画法相结合,一边在 画中安排了不少花朵, 这不但使画面通俗易懂, 也极有中国意味。
从1979年到90年代末 出现的三个艺术家群以及他们的特点:
第一代 知青群 他们是“伤痕”“乡土”“寻根”思潮的
主将把真和善作为美的内核,对普通人的同情和 对以难免的敏感构成了这群人的艺术的特点
第二代 80年代中期的现代思潮群 从西方现代艺术和思潮 中获得了观察角度和语言样式,以形而上的姿态关注 人的生存意义
刘小东 《洗澡》.
刘小东 《猪》2000年.
刘小东 《自古英雄出少年》.
1、“大系列” 2、形式表现系列 3、水墨 4、摄影
王劲松 《大合唱》.
王劲松 《大运动》.
王劲松 《标准家庭》.
王劲松 《大扫除》.
王劲松 1996年作 标准家庭源自王劲松 1999年作 百拆图
* 泼皮艺术的艺术特点:
5.它的发展以及风格特点: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 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 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 的称号。
中国画家的艺术特点:
强调对各种具有历史与政治含义符号的借用,从 而揶揄历史与政治含义符号的神话;
《大拇指》魏光庆
《宫娥》 委拉斯贵兹
《公主》 岳敏君
什么是波普艺术? 1.产生的时间: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
于美国。 2.波普的含义: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3.它的由来:
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 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 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 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 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 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4.它的标志性事件:
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 汉密尔顿。
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 会(惠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 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 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 保罗齐、蒂尔森、霍克尼、基塔依、史密斯、琼 斯。
* 什么是“后89”?
所谓“后89”: 系指把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作为
80年代中国大陆新潮艺术的阶段性终结,其后 出现的具有反叛80年代倾向的新艺术现象。
* 90年代中国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前卫艺术的本
土化: 不论是新生代还是政治波普都不是像80年代那样
直接搬用西方现代艺术的现成样式,而是立足与现 实的中国经验
波普艺术不是以“作品”的形式来确证自己的存 在的,至少,它不是被审美性地欣赏,它也用不着 有以往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必需的绘画或造型技艺, 它不可作为某种范本供学习者临摹,它经过大批量 印刷丝毫不会造成效果的衰减,它的原作收藏不具 有艺术价值,甚至它作为一种行为瞬间就消逝了, 等等。
事实上,波普艺术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 象智慧地向人们传达了某种意义,而这个意义只是 更集中、更强烈地加深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 文化的等各方面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或道理。
第三代 泼皮艺术 他们出生于60年代,80年代末大学毕业,这 就造就他们在成长和走上社会的背景与前两者发生很大 的差记录的是现实的碎片更强调人自身及生存环境
* 90年代艺术出现的两种新的走向:
一、社会学的转向:
强调从当代文化中 寻求有针对性的文化 问题,关注人的现实 生存环境与状态;
二、文化学的转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