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2.1、高大模板支撑所在部位及概况 (3)2.2、高大模架基础形式 (4)2.3、需做模板支撑专家论证部位说明 (4)2.4、车库顶板剖面图 (5)三、顶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5)3.1、顶板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要求 (6)3.2、支撑体系搭设节点设计 (7)3.3、梁模板支撑体系 (10)3.4、支撑设置构造要求 (11)四、施工部署 (12)4.1、施工安排 (12)4.2、技术准备 (14)4.3、现场准备 (14)4.4、物资准备 (15)4.5、其他 (17)五、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 (18)5.1、模板支撑架的搭设 (18)5.2、模架的使用及拆除 (19)六、模板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9)6.1、材料进场验收 (19)6.2、材料质量要求 (20)6.3、模架安装质量标准 (21)6.4、验收组织 (21)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7.1、模架安全保护措施 (23)7.2、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24)7.3、顶板、柱帽、板混凝土浇筑 (24)7.4、其他安全措施 (25)八、雨期施工 (25)九、危险(风险)及分析与监测监控措施 (26)9.1、危险(风险)及分析 (26)9.2、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措施 (27)十、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29)10.1、应急机制 (29)10.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应急反应系统 (29)10.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 (31)10.4、救援方法 (31)10.5、应急演练 (33)10.6、医院联系方式及路线图 (33)十一、绿色施工措施 (34)11.1、环境保护措施 (34)11.2、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34)附:计算书 (34)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3、《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4-20144、《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11/T 1075-20145、《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 80-9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7、《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DB11/T583-2015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11、《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号令)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4、《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15、《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京建施[2009]841号)16、通州区台湖镇4-1-008地块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项目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
具体四至为:东至亦庄东石东四路(规划支七路),南至站前街南三街(规划支十一路),西至亦庄东石东二路(规划支五路),北至亦庄站前街南二街。
高大模板工程概况2.1、高大模板支撑所在部位及概况2.2、高大模架基础形式模板支撑体系直接落在筏板基础上,因此此部位顶板梁达到拆模强度后可以拆除。
2.3、需做模板支撑专家论证部位说明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2)附件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第2.2条“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经过复核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模板支撑搭设情况,需做论证范围包括下表所列部位。
2.4、车库顶板剖面图图2-4-1 车库顶板剖面图三、顶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本工程地下车库顶板模板支撑架体设计原则:确保安全、技术合理、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从设计原则出发,支撑体系设计如下:3.1、顶板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要求3.1.1、支模前,放好顶板标高控制线,在楼板上弹好立杆位置线,立杆底垫200mm×200mm×15mm厚木垫板。
3.1.2、立杆上部安装U 型可调顶托支撑主龙骨,可调顶托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不大于0.3m。
3.1.3、剪刀撑设置:竖向剪刀撑:在每个流水段架体外侧四周、轴线位置设置由底至顶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
剪刀撑的搭接:不小于1m,不少于3个扣件。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大于150mm。
3.1.4、顶墙杆为加强支架的整体刚度,支架搭设必须保证架身垂直,纵横向顺直。
模架支架遇框架柱每两步设一组双杆箍柱式拉杆与框架柱拉结,架体遇到墙体时增加水平顶墙杆顶撑。
3.1.5、扫地杆、顶部水平杆构造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扫地杆距地面尺寸以钢管中心至地面计算,碗口式脚手架扫地杆为350mm(部分立杆为扣件钢管脚手架,则扫地杆距地高度为不大于200mm)。
必须连续设置。
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根据DB11/583-2015要求,碗扣支撑架立杆自由端不应大于0.65m,丝扣外露部分不应大于0.3m。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3.2、支撑体系搭设节点设计3.2.1、碗扣架搭设平面图图3-2-1 地库柱跨碗扣架平面排布图3-2-2 地库柱跨碗扣架立面排布图图3-2-3 15#楼首层楼板碗扣架平面排布图图3-2-4 15#楼首层楼板碗扣架立面排布图图3-2-5 15#楼首层楼板碗扣架立面排布图3.2.2、拉结高支撑模板支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在水平加强层位置与建筑物结构可靠连接。
在靠近柱子设置水平抱柱,每两步横杆设一道,水平连墙件设置距离不应大于4.5m,确保架体与柱子连接牢固,抱柱混凝土柱的四角用8mm厚橡胶护角包裹,以免破坏柱棱角,水平拉结杆件采用双扣件扣紧。
水平顶撑在墙柱表面上的时候,必须用木方垫上,防止损坏结构观感质量。
架体与结构柱或墙体的有效连接和顶撑可以增强架体的整体稳定性,消除超高失稳的情况出现。
3.2.3、后浇带模板支设本工程后浇带较多,按照规范要求,后浇带模板采取与周围区域的模板分开支设的方式,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拆除支撑架及模板。
3.3、梁模板支撑体系梁侧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43×95)木方,间距不大于250mm;主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梁夹,梁高不大于600mm时不设穿墙螺杆。
梁底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43×95)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主龙骨采用φ48钢管。
3.4、支撑设置构造要求3.4.1、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立杆顶端设置可调“U”托进行高度调节,立杆底部设50×250×4000mm木跳板。
架体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4.5m。
设置水平剪刀撑增加支撑架的水平刚度,按照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的原则设置水平剪刀撑。
竖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采用扣件连接。
板下立杆自由端不大于0.5m,梁下立杆自由端不大于0.4m,丝扣外露部分不大于0.3m。
3.4.2、梁柱节点模板梁柱节点模板每套共配制四块单片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同梁模板一起支设、固定。
在柱与梁相交的位置,有梁一侧梁柱节点模板上开口,开口宽度为梁宽+2倍多层板厚(15×2=30mm),开口高度为梁高-顶板厚+多层板厚(15mm)。
支模时,梁柱节点模板压梁模板(将梁的侧模及梁底模模板伸入梁柱节点模板预留开口处),接缝处贴海绵条或胶带。
D :柱截面尺寸E :梁柱节点模板宽度F :梁柱节点模板高度(梁宽+2×梁模板厚)(梁高-楼板厚+梁模板厚)C :梁柱节点模板预留洞宽B :梁柱节点模板预留洞高A :梁宽15厚限位多层板条柱背双三角木楔梁端100×100竖向木方梁 梁柱节点模板立面示意图梁柱节点模板支设图四、施工部署4.1、施工安排4.1.1、施工进度计划4.1.2、劳动力组织(1)管理层职责(2)劳务层职责(3)劳动力计划注:表中数据为估算用量,实际数量根据现场进度调整。
4.1.3、材料计划注:表中数据为估算用量,实际数量根据现场进度调整。
4.2、技术准备(1)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了解掌握模板的施工工艺,找出高大支撑架施工中的技术重点、安全质量施工重点等,作到材料配置及时、施工中重点突出。
按图纸和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机具、人员进场施工。
(2)架子工进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应考核,且应每周一会同工程施工人员及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参加经理部组织的安全教育。
(3)各级负责人按照脚手架的要求逐级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安全技术交底。
(4)积极配合现场施工,及时解决现场施工中的问题。
4.3、现场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出模板、几字梁、钢梁、木方、钢管、盘扣架及木跳板的加工、运输计划,在搭设脚手架周围部位做好安全防护。
4.4、物资准备4.4.1、模板、木方模板选用15mm厚多层板,梁侧及梁底次龙骨选用50×100木方。
木材不得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现象,且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4.4.2、钢管与扣件(1)钢管(托架采用Φ48.3 ×3.6双钢管)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其材性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的Q235-A级钢的规定。
2)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焊接钢管,钢管端部切口平整。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压痕和硬弯。
4)钢管应无锈蚀,若有锈蚀则其内外表面锈蚀深度之和不得大于0.5mm。
5)规格:主要为3m、4m,5m、6m。
(2)扣件(用于钢管连接碗扣架立杆)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