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逆变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

光伏逆变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

、光伏逆变器产业链结构分析图表光伏发电用逆变器产业链结构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一、上游原材料逆变器企业主要外购产品包括各种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等。

逆变器的主功率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使用较多的功率元件有达林顿功率晶体管(BJT ),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绝缘栅晶体管(IGBT )和可关断晶闸管(GTO )等, 在小容量低压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器件为 MOSFET ,在大容量系统中一般均采用 IGBT 模块, 而在高压特大容量(1000KVA 以上)系统中,一般均采用 IGCT 、GTO 等作为功率元件。

二、下游需求领域 图域独立太阳能光伏电站 风光油蓄互补发电系统 户用太阳能电源系统微网发电系统政府的形象工程、景观照明、路灯工程 高速公路、无人区域的照明、摄像、通讯电话油田采油设备的供电资料来源:产研智库三、产业链各环节传导机制光伏逆变器上游为电力电子元器件、微电子芯片、集成电路、电力电容器、电抗器、变 压器、机柜、机箱壳体制造等行业。

该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较低, 上游行业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本行业采购成本。

逆变器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国家光伏项目建设与投资是决定本行业未来需求的重要部分, 了本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二、国外光伏逆变器市场格局光伏逆变器的主要厂商分布在光伏安装的主要区域,包括德国、中国、美国等地。

年,全球逆变器的主要产能集中在德国、中国、美国,其中SMA 、阳光电源、华为占据前三位。

国外厂商逆变器项目经验丰富,产品质量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逆变器,成本较低、 售后服务效率更高。

从地域来看,预计未来新增光伏逆变器需求将主要 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2015年全球逆变器市场格局在领先厂商之间日趋巩固。

全球逆变器需求在 2015年上涨了 33%,排名前10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市场份额提高到了 75%,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 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

德国SMA 继续保持其2015年全球最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的地位,但在出货量上继续 损失市场份额。

虽然 SMA 仍然在光伏逆变器收入上处于全球领导者地位,但其从逆变器出 货排行榜流失的全球需求已转向中国。

2015年出货量前十名厂商中有四个是中国企业,其中华为出货量领先。

SMA 业绩提升的主要得益于美国和其他快速增长的公用事业规模市场, 该公司还更新了其逆变器产品组合, 表示其在住宅、商业和公用事业规模市场都有竞争力产品推出。

图表 2015全球10大光伏逆变器厂商出货量排名通信基站无人值守边防、岛屿、海岛等光伏离网逆变器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2015国内自主研发的光伏2 Sun grow3 SMA4 ABB5 Sineng6 TMEIC7 TBEA8 Schn eider Electric 9 Po wer Electr onics10Solar Edge数据来源:三、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现状在2013-2014年两年间中国光伏产业交出的成绩单还算令人满意。

年不仅逐步走出财务困境, 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以及行业战略等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 观。

从国内市场来看 2008-20I3年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均保持快速增长,尽管光伏逆变器产 品价格持续下滑,但是国内装机持续增长,2015年新增装机量甚至远超过规划达到15.18GW ,光伏装机的超预期增长也带动了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2013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容量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6.5亿元,而2014年市场容量持平达 56.8亿元。

图表 2010-2014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市场规複(单位;亿元)—增长率数据来源:产研智库2015年,光伏逆变器下游电站的快速发展带动国内光伏逆变器出货量量的增长,国内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 2015年逆变器生产量达 8298MW ,较2014年的4554MW 同比上 升82.22% ;销售量达8134MW ,比2014提升102.72%。

在多项政策利好的情况下, 2015 年我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容量有较大提升。

图表 年国内光伏逆变器上市企业出货量情况公司产品生产*中国光伏产业过去两50 120.0^50 4030UMlit201020100.0%2011 J 0J. fiS1OT,O^SOW- SO 0^ 40.0%20.0^2013 30132014目前,鉴衡认证发布的第一批光伏并网逆变器“领跑者”名录包含7家企业的15个型号逆变器。

而首批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领跑者”认证的光伏逆变器企业有21家。

除去交集,共25家逆变器企业产品加身“领跑者”标签,这还仅仅是首批。

以此推演,原本寄希望“领跑”技术独享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恐将失望而归,竞争仍旧惨烈。

四、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格局2011-2015年,伴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放量,行业站到了风口进入快速发展期,加上其相对低的技术准入门槛,期间吸引了数量较多的新进入者,典型的是有着技术同源性的电力电子电源领域的厂家(包括UPS和变频器厂家,科士达、科华恒盛、易事特、汇川技术等)随着行业需求扩容,主要逆变器厂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做大单机光伏逆变器的容量,由于竞争态势激烈,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市场策略,期间逆变器销售价格不断跳水,从2011 年的1元/瓦到2015年底进入2毛/瓦的时代,行业进入微利阶段。

光伏逆变器行业出现价格厮杀主要由于厂家数量众多供给偏过剩、产品特征同质化严重、以及光伏电站业主相对注重资本性支出,不注重运营成本和长期的收益。

国内生产逆变器的厂商众多,但专门从事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生产厂商并不多,不少厂商以原来的车载逆变器、通讯逆变器、电力逆变器、UPS等电源技术为基础,开始从事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和研发,由于不少国内企业在逆变器行业拥有多年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

国内生产光伏逆变器的厂商主要包括:华为公司、阳光电源、易事特电源、科诺伟业、特变电工、正泰电源等。

图表 2015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分布格局10.07%/ //\ 11.51%23.40% Z■华为公司■阳光电源■特变电工■上能电气■科华恒盛■科士达 ■正泰电源■易事特 ■古瑞瓦特-江苏宝丰其他数据来源:产研智库五、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机会相比中上游制造环节, 光伏逆变器等下游发电系统装备发展较为平稳。

大规模启动的带动下,加上该环节产品出口不受“双反”影响,下游发电系统装备领域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2015年,中国逆变器产出值达 65亿元,预计2016年将有10%-15%的增长。

从发展趋势来看,光伏逆变器在运行中需要满足来自电网、 电站运营商、投资商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因此高频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度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传统集中式并网逆变器起步早、发展较成熟,在当前国内市场上居主导地位;顺应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要求,微型逆变器发展迅速,其最大的优势是可有效降低局部遮挡造成的阴影 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同时,微逆变器技术与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强强联合, 将大大加快微逆变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其市场占有率。

光伏逆变器销售模式逐渐向服务倾斜, 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应用方案及售后运维服务才更具竞争力。

太阳能光伏是未来新能源主流形式,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 国内政策持续利好, 市场空间不断拓展。

随着产能过剩逐步缓解, 产业链更加完善,国内光 伏逆变器市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六、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根据“十三五”规划,到 2020年,中国光伏市场的装机容量将突破 150GW ,届时,光伏逆变器安装量将相当可观。

在政策扶持的引导下, 光伏产业在结构和框架上的发展蓝图更1.67% 3.74%30.21%在当前国内市场10.74%1.80%2.50% 2.77%1.58%加清晰,国内光伏市场的大范围开启,以及装机容量的提升,将会直接刺激光伏逆变器需求的扩大。

截止2015年底,国内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3.18GW,是2014年累计装机规模的3.47倍。

2015年国内新增装机规模为15.13GW,预计2015-2020年,新增装机规模106.82GW,是2014年新增装机规模的7.06倍。

光伏逆变器与光伏系统的需求基本呈线性关系。

光伏装机容量可被视为光伏逆变器需求的指标。

按照2015年逆变器市场均价推算,“十三五”期间,国内新增总产值约为图表2020年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250197.885数据来源:产研智库从销售额角度看,集中式逆变器一般用于日照均匀的大型厂房,大型发电系统中,系统总功率大,一般是兆瓦级以上。

组串式逆变器主要适用于中小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地面电站。

由于国内还是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分布式电站发展前景向好,但局限于各种实际操作因素,增速较为缓慢。

所以预测集中式逆变器仍将是2020年期间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主流产品。

集散式逆变器是行业未来发展热点,但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预计市场份额较小。

197.89 亿元。

20015010050 32,85 29.6839.162013^ 2014 年2015 年十三五期间荒漠电站,地面电站等2016年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