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产品培训生面试经验产品培训生的项目和平时的产品经理校招还是有区别的,我看的几份面经基本都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拿到offer,他们自身对产品经理职位执着并且有较长期的准备,非常励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腾讯产品培训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腾讯产品培训生【一】不记得有没有保密条例了,这样暴露题目希望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我想说的是整个面试经历下来感觉腾讯对面试同学非常尊重,包括外地生报销,会提醒什么时候出结果,腾讯招聘公众号查询,还有整个过程中面试官一直是很认真倾听的态度。
因为之前找实习也有面其他公司,行测这种题一定逼着你跑很远去参加它的宣讲会,结果出不出来一直拖着你,高下立判。
另外这个产品培训生的项目和平时的产品经理校招还是有区别的,我看的几份面经基本都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拿到offer,他们自身对产品经理职位执着并且有较长期的准备,非常励志。
从我自身感觉,非技术职校招来说,最重要还是对职位的热情以及通过材料证明自己的热情和能力吧。
虽然准备考研,因为种种机缘吧,还是报名了腾讯的产品培训生职位。
(所谓机缘就是在比较集中的时间内多环境多次遇到腾讯产品职这个话题)所以可以算是最后一搏,参加整个流程。
因为可以说上个学期找实习也不是非常积极,加上六级没有过,随手投的一些外企都杳无音信,所以根本没有什么面试的经验。
并且作为大三学生,项目经验实习经验都少之又少。
虽然现在还是很渴望得到offer,另一方面确实感觉到能把整个产品培训生面试流程走下来,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闲话少说,让我根据流水来回忆一下整个经历。
首先腾讯这个产品培训生的职位在8月进行,非常早。
这可能是导致整个过程中遇到大都是研究生哥哥姐姐,压力巨大的直接原因。
另外这个项目是北广深三地两年巡岗(包括开发,测试等职位)项目,这边导致我有一个判断(是否正确未知)就是大多数研究生哥哥姐姐并不一定很愿意做这个项目。
根据以上两个因素我来判断,这个项目可能更期望研究生学历,偏好有技术基础。
并且我可能会比较乐观地估计,一些很牛逼的人可能会对巡岗什么的没有兴趣(全才可能会比较乐意创业)。
网申网申这块没什么好说,因为我可能是通过同学的内推线路进去。
我的并不算亮眼。
通过网上一些资料显示,这个项目网申方面会卡学校,并且更乐意计算机相关专业。
这两个硬条件可以算满足了。
网上测试这个是8月18日截止的。
主要是语言理解,数据分析,逻辑题。
还有性格测试题。
应该跟一般意义上的行测题什么的差不多吧。
8月19日收到面试通知。
我开始看面经,看知乎产品经理相关,看一些比较流行的书。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结网》。
比较遗憾之前没有看完《浪潮之巅》,但是这个时候看这种书肯定来不及了。
第一天:专业一小时三道大题。
产品经理的专业题会怎么出,这个肯定是完全在我预想之外的。
第一道关于产品运营监测。
包括监测方法,监测标准,监测周期。
第二道关于交互设计,分析QQ的消息提示。
第三道程序设计题,写一个判断斗地主出牌是否符合规则的程序流程。
第三道学过程序设计的应该都没有问题。
第二道因为我一直在做前端方面的实习所以回答应该也还可以。
第一道真的是看到就蒙了。
只能说尽量根据题目提示,结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掘用户需求那一部分的内容,据理回答吧。
群面由于是下午四点到五点半面试,从笔试结束十点到面试前,跟一同面试的人闲聊。
感受是:大家之前的实习经历果然都很牛逼,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
有一些同学是觉得技术职做得比较苦逼,希望转做产品。
有一些同学是之前实习咨询一类的。
大家对产品都还是有所准备的,主要围绕微信在聊。
群面题目比较发散。
实际操作中,大家都有表,也都有记录。
leader的话也确实是在实际讨论中自然产生。
也做得比较差,人艰不拆。
从我感觉可能比较好的方式是讲一讲自己适合该公司该职位的特质。
当然我自己是没有做到。
整个群面过程中我话比较少,存在感低下。
这主要是因为我确实没什么想法。
所以除了一开始我抢先发了一下纸,后面就是很紧张地跟队友思路。
当天的面试应该是一直到七点左右。
当天晚上九点收到通知。
根据第二天签到的发现看,群面时表现比较突出的leader和提意见比较多的同学都没有过。
但是这个可能是参考笔试结果的所以我至今搞不清楚群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群面前跟研究生哥哥姐姐对群面进行讨论,大概得出的结论是:不要一直讲话打断别人。
面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种搅场子的,那就只好自凭rp。
不同职位对群面表现的需要可能是不同的。
据说有大牛参加四大审计面试发现话少比较容易过,话多容易被刷。
据其分析,四大人才流失率比较大,话多的心思活络比较容易跳槽?另外可能也跟审计的工作性质有关。
第二天:这一天预告是专业面试。
总结面经里提到的话题,主要是针对做了一点准备。
找出简历中项目的ppt做了一些修改。
常见问题:工作地点问题,主要针对深圳。
(这个问题在腾讯真的超高出现) 喜爱的网站,该网站的利弊认为互联网产品从创造到发布流程(这个是根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来讲,面试官说大家都在看这个,笑,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平民化)未来规划(实际是问考研的问题)专门准备了一个拓词和扇贝比较的ppt。
大概也做了一些设想吧。
面试前突然想到ipresst,是腾讯一个比较偏的应用。
面试过程非常顺利。
面试官就是前一天群面的面试官,所以我也就比较放得开。
尤其是没有提让我自我介绍,这个真的救我一命。
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自我介绍,甚至根本没有做过自我介绍模板。
提问基本都围绕我的准备,超出的我也基本可以拿事先准备的ppt 应付。
考研的问题其实事先没有准备,不过这个确实想得很清楚,就是只投腾讯这一个项目,失败我就继续准备考研。
应该说运气非常好,面试官也非常温和。
让我把准备到的都表现出来了。
主要是表现出对产品的热情。
另外面试官提到我笔试做得比较好(哦,真的吗?~),有问对看法和为什么群面话那么少。
我的回答是我可能偏向于书面表达,性格上不属于有急智的人。
拿到继续的通知基本在我预想中。
应该说面试官的友好或者说rp是我过这一关的重中之重。
从面经和自身经历来看,这一关的准备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听到说有一个同学说喜欢用豆瓣,面试官请他列举豆瓣的十个缺点。
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较坑。
但是做准备的时候,对自己喜爱的网站,肯定是要想到一些缺点的。
这一关个人可以把控的程度还是比较强的,如果能准备到自己可以开口讲得很丰富让人没什么疑问,或者疑问点都可以回答,那绝对就无敌。
通过后一天现场跟其他面试同学的讨论,可以说前两天基本都是筛掉一半的人。
并且留下来的似乎都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为什么我看到的都是研究生呢!)进入最后一轮的北上广三地同学只有七十左右。
不过最终只需要三十人。
甚至……第三天:面试前已经考虑到这一轮专业面必定是直面大boss的压力面。
重新温习面经,产品培训生相关的知乎,看常看的科技博客。
然后进入面试现场。
据我之前面试的同学说面试官很眼熟,出席过某会议。
但是我确实不认识他。
只能说是气场非常强,一看就很有范儿。
这种情况下我就不免自乱阵脚。
听另一面试同学说,有问到是否该项目确实招三十人。
对方答曰这个项目主要是招类似小乔布斯,小张小龙的人物,实际招入多少要看缘分。
也确实看到Ricky在知乎的评论,我有了去招聘自己三五年后亲密伙伴甚至是上级的心态和胸怀。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好不容易走进最后一关的人作何感想。
除了自我介绍,把之前的项目给对方介绍,这一轮的问题都是类似于人生终极问题。
首先关于我自己的项目(产品),有致命伤就是线下运营问题,这个是之前考虑过的,只能说资源不够。
另外被问到有没有做过需求调查,直接傻眼了。
只能说有问过周围同学吧。
这样勉强算是访谈过么。
终极问题方面:有没有从小一直想做的一个产品,不考虑资源,天马行空可以认为自己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热情度的评分可以达到多少简单描述产品经理职位如果是导演,希望拍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能感受到招小乔布斯的诚意。
但是确实超过我的能力范畴。
因为我确实是非常短视且完全没有产品经理经验的人。
尤其最后聊到电影方面,我的思路从一片混乱直接被带跑偏。
后面就一直是电影了。
也不由想到,如果说人一辈子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从小想做的(出自知乎不记得谁说的了),其实我从小就想当作家。
为什么至今没有写出像样的东西,哎。
总结在这样的终面之后,我幼小的心灵确实是受到了巨大的震荡。
首先我想到了不计代价天马行空的产品,就是我要创造一个叮当猫。
人工智能的交互方式,温柔体贴的用户体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超爽功能。
其次是对自己学生经历的反思。
很多人都说当代大学生好高骛远。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是父辈对我们期望太高,而实质我们自身一方面受所谓精英教育绑架,非得走精英的路,也非得进精英的公司不可,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其实大多已经唾弃于精英式的思维方式。
至少说,我自己并不敢成为一个天才,当然也确实不是一个天才。
无论怎么说这三天见到一同面试的同学真的个个气场强大。
可能平时在网络上,尤其微博这样的环境下,大家一团和气。
在面试这样的场合才会表现出思想和才能来。
如果可以和这样的人,这样的团队共事,真的会是充满挑战激励人奋进。
通过整个面试流程,我认为可能产品培训生这个项目高于我的能力,可能校招的产品经理职还是我可以努力得到的。
但不论怎么说,这次面试经历算是给了我一个爱之初体验吧。
心潮澎湃的这三天,好像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向往的世界。
祝愿腾讯校招顺利,参加校招的同学顺利。
腾讯产品培训生面试经验【二】一周之前得到消息,腾讯产品培训生面试通过,目前已知全国共有21位小伙伴拿到产培offer,这个岗位总的报名人数应该是过万的,具体数据不太确认。
这几天很多朋友希望我写面经,那下面就说说我的面试经历和我对应届产品岗面试的认识吧,希望对即将参加产品岗面试的同学们有帮助。
Ps:因为我暑期拿到了腾讯实习offer,所以直接跳过了简历筛选和笔试。
我的产培面试时从群面开始的,历时一共三天,顺序为:群面——总见面——HR面——GM面。
群面群面是在第一天的下午进行,我们组很特别,一共七个人全都是在腾讯的暑期实习生,所以整体实力比较强(超过半数同学通过了群面,最后两个人拿到产培offer),这里想说的一点是:队友的实力较强不会成为你突破重围的瓶颈,相反可以成为你借力的点。
群面题目:目前有一档青春偶像想要和微信合作,希望通过合作能够提高电视剧的收视率,需要你们讨论出一套微信和青春偶像剧结合的方案,要求方案可落地,限时讨论30分钟。
拿到群面题目之后,一般每个人都有一两分钟的读题时间,这个时候我会着重思考两点:1、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核心矛盾和关键因素是什么?2、我在这个团队中可以发挥哪些价值?这里再详细说明一下上述的两点:第一点只专注于问题本身的分析,而不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因为初次拿到题目,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很难有成型的解决思路,因此这个时候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从问题出发,不要一开始就盲目的想idea,首先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