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诗歌鉴赏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语言: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语言(一) 语言风格1.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
(二) 语言特点1.清新自然。
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耐人寻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7.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二)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10.动与静11.乐与哀12.虚与实13.抑与扬14.渲染15.写景角度与技巧16.浪漫与现实(三)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思想情感(一)忧国伤时1.反映社会的黑暗。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3.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4.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曹操《龟虽寿》、王昌龄《从军行》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韦庄《台城》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歌名家风格特色隋唐五代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宋金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放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元明清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清远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具体术语的含义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烘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语言典雅,意境优美。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文章结构类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象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构思精巧、颇具匠心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作法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古诗鉴赏口诀内容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语言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分得清,叙描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一、熟悉鉴赏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2、思想内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反问、设问、双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等6、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白描、象征、用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象(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