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 造
FOUNDRY Aug.2013
V0I.62 NO.8
铁素体球墨铸铁凝固形貌及力学性能
董海 .一,黄兴民 。,程乾 ,一,戴光泽 ,
(1.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2.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结合铸造模拟仿真技术,研究了不同热模数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凝固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模数较低
(Me=0.65 cm)时,奥氏体枝晶以大量球团状晕圈为主,石墨分布均匀、圆整度高,韧性较好;热模数增大N2.1 cm,
离异树枝晶含量增多且晶粒粗大,石墨形态异化且珠光体含量较多,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恶化。
关键词:球墨铸铁;热模数;凝固形貌
中图分类号:TG1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77(2013)08—0784—05
Solidification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rrite Ductile I ron
DONG Hai 一,HUANG Xing-min ,CHENG Qian 一,DAI Guang—ze ' (1.Key Laboratory ofAdvanced Technologies ofMaterials,Ministry ofEducation,Chengdu 610031,Sichuan,China; 2.School of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 1,Sichuan,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casting simulation,solidification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rrite
ductile iron with different thermo—modulu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D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thermo—modulusislow(M 0.65cm),tremendousprimaryausteniticshelldendriteprecipitatewithhomogenous
distributed graphite spheroids.which favor high toughness.As the thernlo.module increase to 2.1 crn,more
large—size primary austenitic divorced dendrites appear with morphological dissimilation of graphite and
increment ofthe pearlite proportion.1eading to the deterioration ofyield strength and toughness. Key words:ductile iron;thermo—module;solidification morphology
在球墨铸铁生产中,一般通过调整c、Si、Mn、
P、S、Mg、Cu等元素含量控制成分过冷和石墨球形核
生长,改善基体组织,获得优质的球墨铸铁件。同时,
凝固过程对球墨铸铁的组织形貌和宏观力学性能也具
有重要影响[卜。]。对形状复杂、壁厚不均的铸件,可依
据几何模数或热模数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和工艺[4]。当
前,有限元仿真技术逐渐成为研究凝固过程、优化铸
造工艺、提高铸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本文结合
铸造模拟仿真技术,研究了不同热模数铁素体球墨铸
铁的凝固显微形貌及室温力学性能。
1 实验设备和方法
使用500 kg中频感应炉按配比熔炼废钢、生铁、
回炉料等生产原料至1 520℃完全熔化,经球化处理和
随流孕育后浇人硅砂铸型中,浇注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1 350 ̄C和30 S。结合球墨铸铁实际生产情况,运用
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SOLIDCast软件计算四阶梯试块及其浇注系统的热模
数,使用耐热刚玉瓷管封装的WRP130型铂铑热电偶和
USB.921 1A型信号采集处理器对不同热模数处的连续冷
却曲线进行测量和记录。图1a和图1b分别为四阶梯试
块和浇注系统三维尺寸图以及热模数分布云图,MI ̄M3
为热电偶放置部位,A区域因太薄未放置热电偶。表1
列出OBLF.QSN 750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检测的经白口化
处理球墨铸铁试块的主要化学成分,碳当量为4.37%,
即过共晶球墨铸铁。从试块不同部位取样,打磨抛光
并经苛性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苦味酸)热显蚀同
和硝酸酒精腐蚀后,使用VK.9710型显微镜观测球墨
铸铁的高温组织。采用CMT5305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
试验机和JBW.300型示波冲击试验机对铸态球墨铸铁
的室温拉伸性能和V型缺口夏比冲击性能进行测试。
2结果与分析
热模数综合考虑了铸件及浇注系统几何参数、砂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09BAG12A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SWJTU12CX01 1)。
2013一叭一l5收到初稿,2013—04—12收到修订稿。
董海(1 980-),男,硕士生,从事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材料研究。E-mail:xnjd.donghai@qq.com 黄兴民,男,博士,副教授,电话:028.87601540,E—mail:xmhuang@home.swjtu.edu.
cn ・786・ FOUNDRY Aug.2013
V0I.62 N0.8
童
● 蠡
鬟 蔷
呔
图3四阶梯试块不同温度下界面换热系数
Fig.3 The interfaci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four-step test block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奥氏体树枝晶生长时间短,共晶率相应较低,离异树
枝晶细小。而当热模数较大时,冷却速度相对缓慢,
初生奥氏体树枝晶有充足的时间生长,共晶率相应逐 图4四阶梯试块凝固时l司分布云图热模数一凝固时I司曲线图
Fig.4 The solidification time offour—step test block with the change of
thermo—modu1us
步提高,生成的离异树枝晶相对粗大。
2.2高温显微形貌和力学性能
铸态球墨铸铁样品经不同浓度苛性碱不同时间热
目240 辩
茁墨120 墓80 4O 甚l(0
30 目 25 道 0 15 蔷lO
5 0
(a)共晶率(b)奥氏体枝晶直径(C)石墨球半径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5不同热模数下共晶率、奥氏体枝晶和石墨球径随时间变化曲线
Fig.5 The eutectic rate.austenite dendrite diameter and graphite radius changes ofdiferent thermo—modulus as a function ofcooling time
显蚀后,可以呈现不同凝固时期高温显微形貌[8]。图6
为薄壁(尬=0.65 cm)与厚壁处( 2.1 cm)球墨铸
铁不同浓度苛性碱腐蚀显微形貌,图中灰色区域为奥
氏体,白色为后凝固区域(LTF)。
图6a、6c和6e为薄壁部位(M ̄o=0.65 cm)不同凝
固阶段显微形貌。在凝固初期,薄壁处过冷度高,高
温组织以均匀分布的晕圈奥氏体及其包裹的石墨微团
为主,离异树枝晶含量较低。晕圈奥氏体生长、相互
接触直至最终凝固;熔体中碳原子经过奥氏体晕圈向
内扩散,石墨生长速度缓慢,形态较圆整且分布均匀。
图6b、6d和6伪厚壁部位( =2.1 cm)不同凝固阶段
显微形貌。凝固初期,明显存在着长而粗大的奥氏体 树枝晶,随着凝固过程进行,粗大的离异树枝晶奥氏
体和晕圈奥氏体不断长大并接触,离异树枝晶中的石
墨明显变大并按枝晶形状呈类线性排列。
图7为不同热模数奥氏体树枝晶和晕圈奥氏体含
量。结合图6可见,热模数为0.65 cm时,高温奥氏体
组织中的晕圈和离异树枝晶含量分别为81%和3%,离
异树枝晶形态细小;当热模数增加到2.1 cm时,晕圈
枝晶和离异树枝晶含量分别降低和增加到64%和24%,
离异枝晶长而粗大,且无明显的方向性。随着热模数
增加,宏观形貌上逐渐由糊状向海绵状过渡。
图8为薄壁和厚壁铸态球墨铸铁的显微金相图。如
图8a所示,热模数较小的薄壁处石墨球均匀且圆整度 ・788・ FOUNDRY Aug.2013
VOI.62 NO.8
萋
4
蘑
冰92 瓣90 88 繁86
裂 42o0 0
.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热模数/cm
(a)珠光体含量(b)石墨球直径(C)球化率(d)石墨数量
图9不同热模数的铸态球墨铸铁显微金相参数
Fig.9 The parameter ofthe metallographic variation with thermo-modulus
ofas cast ductile iron
热模数/cm
(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伸长率(d)冲击吸收功
图10不同热模数铸态球墨铸铁室温力学性能
Fig.10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ductile iron with thermo-modulus
vari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 c=2.1 cm),断后伸长率从20%( =0.65~0.9 cm)
显著降低到15%以下(Mc=1.5~2.1 cm),室温冲击吸
收功从15.6 J( c=0.65 cm)下降: ̄lJ9.7 J( c=2.0 cm)。
当热模数较小时,大量均匀分布的晕圈奥氏体一
方面削弱了元素偏析作用;另一方面,在晕圈奥氏体
中,析出并长大的石墨不断挤压初生奥氏体晶粒,当
晶团相互接触并推挤时,膨胀应力受限于刚性型壁而
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奥氏体晶粒产生局部塑性变形,
引起高密度的位错缠结和基体的强化[11]。当热模数较
大时,奥氏体枝晶相对粗大,石墨微团在枝晶间沿热
流方向类似呈线形排列;并形成富含氧化物、硫酸镁
和硫化镁等众多杂质的铁素体带;同时,锰、铜等正
偏析元素不断富集在枝晶间的大面积LTF区,形成枝
晶偏析,隔断了组织连续性[121,导致强度下降。如前 所述,珠光体含量随着热模数上升而增大;由于珠光
体和夹杂物硬而脆,且具有不规则尖角形状,在承受
冲击载荷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形成裂纹源,从而导
致室温冲击韧性的降低。
3结论
(1)根据凝固冷却过程中实测温度曲线,通过迭
代拟合间接反求不同温度下铸件/硅砂界面换热系数,
有助于提高凝固过程模拟精度。
(2)铁素体球铁凝固形貌与热模数相关度较高;
热模数较小时(M ̄--0.65 cm)呈现出典型的糊状凝固
特征,奥氏体以球团状晕圈为主,离异树枝晶含量低
且晶粒细小;当热模数增大到2.1 cm时,凝固方式转
变为海绵状凝固,离异树枝晶含量增多且晶粒粗大。
(3)随着热模数增大,石墨球数量减少,球径增
大且形态变差,均匀度和圆整度降低;最后凝固区中
离异枝晶间元素偏析增强,铸态球铁基体中珠光体含
量增多,室温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均降
低。
参考文献:
【1]马敬仲,丁建中,尤其光.超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QT400.18AL的
研究及应用 .铸造,2Ol2,61(8):856—861,864
[2] 申志清,田学雷,郑洪亮.球墨铸铁石墨球核心组成及形核机制
的研究[J].铸造,2012,61(4):357—361.
[3]张光明,Bjrn Pusta1.基 ̄:CAE技术的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预
测分析[J].铸造技术,2010,31(8):968—970.
[4]腾飞,范柳光,梁向方.热模数法在铸件缺陷分析中的运用[J]l
大型铸锻件,2005(3):l9—21
[5]J(o)rg C.Sturm,Guido Busch.Cast iron a predictable material[J].
ChinaFoundry,2011.8(1):5l一61.
[6]周继扬.铸铁彩色金相学[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22—25.
[7] h昆,李永毅,董一巍.单晶叶片铸造过程中界面换热系数的确
定[J].铸造,2009,58(3):225—228.
[8]赵彦辉.铸铁结晶与凝固的彩色金相研究[D].大连:大连理T大
学,1999. [9]周继扬.球墨铸铁的凝固形貌一球墨铸铁基础理论的最新发展
(四)[J].现代铸铁,2003(2):4-9.
【10]周继扬.铸铁彩色金相学[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37—138. [11]李志远,任保鲁特,宝音.球墨铸铁位错强化机制的探讨[J].铸
造,1986(3):1-6. [12]翟秋亚,徐锦锋,赵书林.铁素体球铁低韧性现象与高温凝固组
织的关系[J].热加工工艺,2000(3):13—15.
(编辑:刘冬梅,ldm@foundryworld.com) 骥辑 嘿瞪哩 斟 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