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细胞培养-2
对培养中的细胞提供某些保护作用
36
使用血清的缺点:
可能改变某种细胞在体内的正常状态。 血清中含有一些物质对细胞会产生毒性作用 每批血清之间都有差别,其成分不能保持一致 取材过程有可能带入支原体、病毒,对培养的细胞 产生潜在影响,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实验 结果的不
可靠性
37
血清的质量标准
• 表面张力较低
7
细胞膜下皮质层:
微丝(microfilament,MF)
中等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IF) 微管(microtubule,MT)
8
动物细胞之间的连接形式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 隔壁连接(separate junction)——无脊椎动物细胞 • 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脊椎动物细胞 • 桥粒连接(desmosome junction)
长期传代发生偏离二倍体现象
2.细胞性别 Barr小体 Y小体
21
体内外细胞的差异及培养细胞的分化
• 体内外细胞的差异 • 培养细胞的分化
22
细胞培养液
• 常用液体
1.水 2.平衡盐溶液 3.消化液 4.消化酶抑制液
5.pH调整液
23
平衡盐水BSS
成分: 无机盐
葡萄糖
作用:
维持渗透压,调节pH, 供给能量和无机离子
1912-1946
Culture 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Plasma+tissue homogenate 在没有抗生素的条件下,使鸡胚心脏细胞维持生存 34年,先后传代3400次。
3
•1934年 •1937年 •1940年
荷兰温特
发现生长素,并证实了对植物细胞
培养的作用
27
消化酶抑制液
大豆胰酶抑制液 •终浓度:0.1% ~ 0.5% 常以DMEM/F12培养液配制
•过滤除菌
•-20 ℃保存
28
pH调整液
1) 3.7%,5.6%,7.4%NaHCO3溶液 0.22μ m滤膜过滤除菌 NaHCO3+H2O Na++OH-+ H2O+CO2
2) HEPES 0.22μ m滤膜过滤除菌
用途:
作为培养基的基础液 洗涤组织、细胞等
24
常用:Hanks液 Earle液 PBS
配制要求:防止钙沉淀 良好的缓冲作用
25
26
细胞消化液:
1) 胰蛋白酶(trypsin)溶液
浓度——0.125%和0.25% 最适条件——pH8.0 37 ℃
配制——无Ca2+、Mg2+及血清的平衡盐溶液 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 Versen液,常用浓度0.02% 3) 其他:链霉蛋白酶,骨胶原酶,透明质酸酶
5
细胞器的化学组分:
• 有机分子:蛋白质类(结构蛋白,分泌蛋白,酶等)
脂类(磷脂,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 多糖类(糖脂,糖蛋白等) 核酸类(DNA,RNA等) 固醇类(胆固醇等)
•无机分子:水(结合水,游离水)
无机离子(Na+,K+,Ca2+,Mg2+)
6
细胞质膜生物学特性:
• 对水具有很强的通透性 • 对脂溶性物质的通透性大于非脂溶性物质 • 电阻率很高,一般在109-1011Ω /㎝
39
合成培养基
1951年,Earle——Earle基础合成培养基MEM
(minimum essential media) 无机盐 氨基酸:12种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酚红)
40
基本组分:
合成培养基常见种类:
MEM 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rle medium) RPMI 1640 199,109培养基
间。 •1902年 哈泊兰德 预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903年 Jolly 将蝾螈的白细胞保存在悬滴中并维持了1个月。 •1906年 Beebe&Ewing 在动物的血液中尝试培养了传染狗淋巴肉 瘤病毒的细胞。
1
1907年
Ross Harrison (美国)
将蛙胚神经管区的一片组织移植到蛙的淋巴液凝块中,
这些组织在体外不但存活若干周,而且居然从细胞中 长出了轴突(神经细胞)。 意义:1.公认的组织培养开始标志; 2.解决了轴突发生的争论; 3.培养方法--将培养物放在盖玻片上并 倒置于凹玻片腔中培养。
2
1923 Alexis Carrel (surgeon) Aseptic techniques Carrel Flask
32
天然培养基
血清 组织提取液 鸡胚汁
鼠尾胶原
水解乳蛋白
33
血清
• 种类: 小牛血清
牛血清:
新生牛血清
胎牛血清
马血清
鸡血清 兔血清 羊血清
34
主要成分:
• 各种血浆蛋白、多肽、脂肪、碳水化合物、生长因子、激 素、无机物等。
35
血清的主要作用:
提供基本营养物质 提供贴壁和扩展因子 提供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 提供结合蛋白
HamF10, HamF12——适合于单个细胞分离培养
McCoy’s 5A——适合于原代细胞培养,适合于较难培
养的细胞的培养
41
无血清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基即不需要添加血清就能维持细胞在体外较 长时间生长繁殖的合成培养基。
42
基础培养液
HamF12
1
DMEM
促贴壁物质 促生长因子及激素 添加组分 酶抑制剂 结合蛋白和转运蛋白
29
抗生素溶液:
• 青、链霉素(双抗) 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100U/ml
链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 卡那霉素
100μ g/ml
• 制霉菌素
30
谷氨酰胺补充液
• 溶液中不稳定 • 过滤除菌 • -20 ℃保存
31
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
营养成分: 氨基酸:L型 单糖:葡萄糖 维生素 其他成分 :核酸降解物、抗氧化剂等 促生长因子及激素 pH 渗透压
18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培养空间和营养物质有限
代谢废物积累
新分裂细胞数=死亡细胞数
(稳定期)
注:细胞代谢活动仍在进行中
19
衰亡期(senescence phase)
营养物的耗尽
有害物质作用
死亡细胞数>分裂细胞数 (衰亡期)
20
培养细胞的遗传学特征
1.染色质与染色体 原代培养多呈二倍体
高特里特,诺比考特(法) Earle 几乎同时离体培养 了胡萝卜组织,并使细胞增殖 建立了可无限传代的C3H小鼠的结缔组 织细胞系-L系(曾在体外经甲基胆蒽
转化)。
•1951年 Gay 建立了人第一个细胞系--人体宫颈癌 Hela细胞系(原报道为鳞癌,1971年更
正为腺癌)。
4
动物细胞的生长
动物细胞特性: 真核细胞基本结构:亚显微水平(<0.2μ m) 膜囊结构——质膜,核膜,内膜系统 纤维结构——染色质,细胞骨架系统 颗粒结构——核糖体
S ——时间较恒定,平均6-8hr
G2——对环境敏感
M ——持续时间很短
12
13
细胞系的生长过程
• 细胞在培养中存活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细胞的种类、性
状、和原供体的年龄等。
•三个生长阶段: 原代培养期——从体内取出组织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的 阶段,一般维持1~4周。
传代期
衰退期
14
每代细胞的生长过程
每代细胞一般经过三个生长阶段:
潜伏期
指数生长期
停止期(平台期)
15
群体细胞的生长过程
16
潜伏期(1atent phase)
初代培养细胞贴壁较慢,约24—96小时,
连续细胞系和恶性细胞系贴壁较快,<24小时。
潜伏期
细胞接种量——接种量大比接种量小的潜伏期短
潜伏期长短
细胞种类——初代培养细胞潜伏期长
1
微量元素
43
44
种类:
1) 不含蛋白质,只有成分已知的小分子物质和带微量
元素的聚合物,价格便宜,适于某些确立的细胞系;
2)
含有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激素等。适用 的细胞株较多,但成本较高,大多无血清培养 基属于此类;
3)
所含成分不完全清楚,以成分简单、成本低而 适于大规模生产使用。
45
细胞培养发展历史
•1885年 Wilhelm Roux 将鸡胚髓板在温热的盐水中维持存活 若干天,是有记录的第一个体外移植成功的例子。 •1887年 Amold 把桤木的木髓碎片接种到蛙皮下,当白细胞侵入 到木髓碎片后,他将这些白细胞收集到盛有盐水的小碟
中,接下来观察到这些白细胞在运动,并存活一个短的时
培养基性质
17
对数生长期(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对数生长期——最具活力时期(细胞分裂旺盛,分 裂相增多。) 细胞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MI) MI=(分裂相个数/1000个细胞)×100% 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 正常细胞会因为细胞接触而发生相 互抑制分裂和限制运动的现象。
9
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上皮细胞型 1.贴壁型细胞 成纤维细胞型
游走细胞型
多形性细胞 2.悬浮型细胞
10
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
1.贴附 影响因素:离子(Ca2+) 机械、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