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_女排夺冠观后感5篇

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_女排夺冠观后感5篇

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_女排夺冠观后感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作者为各位老师家长学生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欢迎下载!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1第5个世界杯冠军!第10个世界冠军!北京时间9月28日下午15点57分,中国女排3:0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提前一轮获得2019女排世界杯冠军,成为女排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五冠王。

中国女排让球迷折服,让中国沸腾。

3:0横扫日本女排,干净利落; 3:2逆转巴西女排,惊心动魄; 3:0完胜美国女排,势如破竹。

中国女排打出了勇气和自信,燃爆了中国,惊艳了世界。

无论是对阵俄罗斯队之前“在开局就要努力压制住对手”,还是赢了日本队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又或是对阵巴西队陷入困境时的“从零开始,去冲”......“女排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敢于胜利,更是面对艰难险阻时敢于“亮剑”。

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女排精神”津津乐道,很大程度上已经无关成绩,它是逆境下不言败的那股子精气神。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质匮乏,女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身处艰难却不甘落后的勇气和信心。

即将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展现了这个桥段。

历经90年代成绩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用顽强的意志证明了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团结一心。

“女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

今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入了更为自信从容的发展阶段。

“女排精神”依然在国人心中激荡,它是国家直面挑战、赢得更大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为这种自信不断输入新动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

继续发扬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定自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以大国心态更加从容走向未来。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2本场比赛的开局塞尔维亚队的年轻球员充分体现了她们的身体优势,中国女排一度落后。

第一局比赛来到8:8,我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朱婷暴力劈扣,张常宁飞起砸斜线,袁心玥跑动杀。

一路打吊结合,25:14女排姑娘拿下第一局。

进入第二局,中国女排继续强势,上来就打了对方一个5:1,塞尔维亚队不得不叫暂停来稳住球员的情绪。

此后双方陷入僵持。

尽管中局阶段,中国队的发球连续出现了2次失误,但还是凭借强大而全面的技术,以25:21拿下了第二局。

第三局中国队依然是顺风顺水,全程保持着5-6分的领先优势。

以25:16拿下了第三局,也拿下最终的桂冠。

赛后,郎平指导清醒地指出,剑指东京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一刻都不能松懈。

郎平:恭喜团队,恭喜我们的队员在比赛中能够坚持到底。

很多细节技术方面是每一天训练的积累,以这个为鼓励,为起点,我们要继续备战东京奥运会。

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39月28日,2019年女排世界杯第10轮角逐在日本大阪展开。

面对二线阵容出战的塞尔维亚,尽遣主力的中国女排攻拦优势明显,直落三局横扫对手,三局比分为25-14、25-21和25-16。

豪取10连胜斩获29分后,中国队提前1轮成功卫冕,夺下本队的世界杯第5冠,三大赛冠军头衔也增至10个。

夺冠后,举国欢腾,很多在现场观战的中国球迷们都非常开心,这其中就包括很多追了女排四十多年的“阿姨粉”。

“太棒了,简直就是完美,没有再能赞美她的语言了!”一位中年女粉丝激动地说道。

“专门来(日本)看的,从81年大四的时候就开始看,看了四十多年了。

”这位女粉丝一追女排就是四十多年,这一次还是特地前往日本为中国女排加油。

“逆转的时候非常非常的激动!”、“郎指导的指挥特别镇定,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在现场的粉丝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祝中国女排越来越好,2020拿冠军,拿奥运会的冠军,再次卫冕!”一位女粉丝献上对中国女排未来的祝福。

2019女排世界杯观后感4女排世界杯期间,记者曾问郎平:“这次的目标是什么?”郎平淡淡回了6个字:“升国旗,奏国歌。

”昨天下午,中国女排3:0战胜塞尔维亚女排。

10连胜的女排姑娘们,提前一轮赢得世界杯冠军。

这个大赛多数是压倒性胜利,最近人们都在说一句话:中国女排,你真狠。

狠,是因为从1981年开始,中国女排在世界三大赛事已经拿了10个冠军。

在1981-1986年,蝉联了五连冠!狠,是因为这40年来,她们更新换代新老交替,实力却依旧强大。

从本届世界杯第一场比赛开始,每场赢得看似很容易。

人们喜欢说:“意料之中”、“全场碾压”、“看都不用看”......但其实,你们都误会中国女排了!每场比赛也杀机四伏、暗藏汹涌。

比如和头号劲敌巴西队、荷兰队的战况几度陷入胶着。

好在姑娘们及时调整策略,抓住机会,打出了自己的节奏。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专业的排球爱好者。

可每次看女排比赛,内心总是充满感动。

每一次成功扣球和拦网后,我都会不禁感叹:“真的太牛了,真的太神了。

”也看到过女排比赛的现场收音视频,见识了球场上杀伐果决的姑娘们也有接地气的一面。

比如丁霞在每次发球时脱口而出的“我走你”,比如朱婷在拦网成功后,身经百战的她还是忍不住说了句:“真疼啊。

”外界眼中,冠军金牌和输赢胜负最重要。

可对于她们来说,“比分”则是最轻描淡写的证明。

每一轮得分、每一次发球、每一个拦网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她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对你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女排获奖经历是哪几次?1981年,世界杯日本站。

中国女排7战全胜,最终赢得冠军,拉开了女排精神的序章。

2008年,全民回忆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季军。

虽不敌如日中天的巴西,却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2016年,里约奥运会。

新一代女排姑娘逆境求生,最终走上冠军之巅。

触底反弹的震撼和感动,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作为观众,这些鲜明的记忆点象征着实力和荣誉。

殊不知,在这三个时间点之间,藏着两个不为人知的中间地带。

1990-2000年。

古巴女排开启八连冠王朝,中国女排进入下滑期。

2009-2012年。

核心队员纷纷因伤病退役,中国女排进入青黄不接的尴尬期。

彼时的中国女排,士气低落。

恰恰在最艰难的时期,53岁的郎平接手了中国女排。

她不再是二十几岁时英姿飒爽的模样,有着使不完的气力。

没有人知道她能坚持多久,没有人知道她将作何打算。

除了破局,她别无选择。

提起如今的女排队员,最瞩目的是谁?朱婷。

可在2013年郎平执教之前,朱婷也曾有过一段被否定、被轻视的经历。

不过,身高优势让她被老师推荐进了体校。

日复一日地训练,她不垫底,也不出众。

被皮划艇和篮球队拒收过,自然而然地接触了排球。

她就是外人眼中那个“不被看好的人”。

胆小怯懦、平常无奇,天资尚未被发掘。

直到2013年郎平发现了她,认为她的四肢协调能力很好。

她加入中国女排,成了头号进攻手。

这样的安排很惊喜,又仿佛顺理成章。

只是谁也没想到,3年后的朱婷会是什么模样。

除了朱婷,郎平还凝聚了女排的新锐力量:张常宁、袁心玥......而世界女排战场的时局,也开始起风了。

2013年,我们在世界女排大奖赛赢得亚军。

2014年,我们杀进了世锦赛决赛,斩获亚军。

2015年,我们在亚锦赛战胜韩国,怒夺冠军,重回亚洲之巅。

真正让中国女排重新回到人群视野的,是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

那是一个见证「重生」的过程。

一开始是低迷,小组赛接连失利,让人们备受煎熬、失去信心。

转折点出现在1/4决赛。

中国女排对战巴西。

对方是两届奥运连冠获得者,被称为无冕之王。

哪怕时隔三年,回忆起那场戮战,内心依旧无比忐忑。

当天的巴西队凭借主场优势,赛场99%的巴西观众前来喝彩。

仿佛结局早已暗中敲定,“巴西女排绝对会赢”。

可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偏偏不信命。

“咬一口是一口,反正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中国这一关。

不能让她们随便欺负我们,每个人上去都是我放出去的老虎。

”“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从不孤单,他们越嘘我,我越要发好,抛好球,狠狠地打!”五局比赛,首局战败后迅速调整策略,及时变阵。

每一场比分都是纤毫之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终,中国女排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积蓄已久的实力逆风翻盘,打了所有轻慢者的脸。

战胜巴西后,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直到最后一役,中国女排逆战塞尔维亚,最终以3-1的成绩赢得奥运冠军。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赢了金牌。

那一刻,我们等很久了。

2016年之后,发生了什么?我们才真正开始认识朱婷,也重新了解了中国女排。

那个最初不被看好的女孩,职业生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全球职业联赛MVP、最佳主攻。

连续三年蝉联World of Volley最佳女排运动员......赛场上,她力挽狂澜,势如破竹。

像极了当年的郎平。

“郎平的1980年代,训练要求从严、从难、大运动量。

她可以不吃不喝,持续练7个小时的扣球。

出国比赛坐国际航班,只要坐飞机时间长点儿,教练就会让她去机舱后面练深蹲。

”而如今的中国女排,在郎平的执教下更遵循“科学的训练方式”。

训练虽然科学严谨,可汗水和泪水从未停止。

女排姑娘们的训练是一场持久战,风雨无阻,日复一日。

无论是郎平还是朱婷,她们虽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着殊途同归的命运。

中国女排只争朝夕,不问西东。

如果让你形容最近半个月女排的表现,你会用哪些词?一开始三连胜,“不错不错”。

然后是六连胜,“了不起,牛啊”。

昨天是十连胜,“嗯,意料之中”。

更别提很多场次是3:0式的压倒性胜利。

在人们眼里,或许“看也不用看,就知道会全场碾压吧”。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对于女排姑娘来说,每一个得分都来之不易。

或许是一次艰难的起跳,只为一个完美扣球。

又或是翻跟头去接一个高难度的球,分秒之间,身体已经翻滚了半个赛场。

就像昨天的十连胜,都提前卫冕冠军了。

可说不定郎平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躲在房间里研究对手视频。

而姑娘们也还是和往常一样,复盘每一个失分点,调整作战策略,分秒必争地训练。

随时准备面对收官之战。

胜利来的简单吗?冠军也是轻而易举吗?并不是。

查看比赛日程,就知道每场战役的安排相当紧张。

上午训练,下午比赛,晚上复盘。

更不用说伤病缠身的无力感。

一直关注比赛,看了无数次精彩的扣球和拦网,却还是被这段描述大战荷兰女排的场景而深深感动着:“荷兰自由人将球垫到了中国队后排死角,朱婷奋力将球救起后,自己翻滚到了替补席附近。

一个人的拼劲会鼓励到所有人,每个人的每一次竭尽全力,汇集成了整支球队的强大力量。

”那一刻,我想起了多年前在女排比分落后,队员状态低迷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