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级段危机感激发简要话术
危机感激发主要走3个路线
1、学科知识上:影响以后学业
2、学生心理上:自信心受挫
3、不可逆转性:错过了就回不来了
小学生年级特点及危机感
1. 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的萌芽期。
思维、习惯、信心是小学学习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
2. 最基础的知识点的薄弱与漏洞也会使初中阶段的学习脱节,使小孩便失去了去读好的初中的机会了。
一二年级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规矩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着重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其在启蒙阶段建立学习态度。
2.在知识点上对于难度很大的三年级就很难应对了。
3.心理上,如果1-2年级小孩子都出现成绩问题,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的思维引导、习惯培养出现了很大问题。
学习的兴趣与态度会出现很大的心灵深处的抵制与不认同,厌学的病根已经埋下。
但是这也是一个扼杀不好习惯,思维方式于萌芽期的好机会。
三四年级
三四年级是学生第一次面临的学业转型期。
1.学科上,3年级各科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增加,语文英语已经从简单的文字的认识指导上升到了句子段落的理解与表达。
像在语文上看图作文变为材料作文就要求自己组织线索了,英语语法的出现,数学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与巧算以及综合应用题的大量出现。
2.心理上,开始建立学习的荣辱观与自尊心,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了,考试不好会羞愧了。
孩子的信心与态度往往在这个时候初步形成。
3.孩子的信心萌芽的受挫对性格的影响是很危险的,注意力最佳的训练时间段已经错过了,很难再补回了。
五年级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习惯、思维总结与升华阶段,也是知识点最难、综合性最强的一年。
错过小五就没机会了。
1.学科,数学会首次出现小数、负数由固定数字成了数式以及复杂的阴影面积和综合式的应用题。
语文会出现概括中心思想、猜测作者意图等抽象思维。
英语复杂的时态、结构首次出现作文的要求。
2.心理上,这个时期孩子的第一次有了自我的概念,开始真正的抵制家长的管教以树立自我意识。
这也是每个人学习风格、习惯、思维灵活最终形成开始形成,之前年级积累的不好的、好的东西也会在
这个年级表现出来它们的威力。
预初
小六是人生与学业的第一个转折期。
一旦出现问题,后面的年级学习中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1.学科上,预初所学的知识都是为以后初一,初二,初三所学的知识做准备的。
语文的文言文、数学的方程组、英语的组合时态。
预初的知识都学不好,那就不用讲以后初中的学习了。
2 .心理上,初中就突然增加的学习难度,突然增加的学习内容量,会让孩子一开始很不适应成绩出现很大的波动再加之陌生的环境更加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处理不好往往一蹶不振,就此没有信心。
3.小六是改变孩子小学积累的不良习惯、思维、信心的最后时机。
如果到了初一无论时间还是精力上就没有时间在改正建立这些东西了。
初一
初一是真正初中的开始;每一堂课讲的东西都是中考要求的内容与初二的基础。
1.学科上,初一学的所有内容,都开始与中考挂钩了,初一学的知识,是为以后初二、初三学的知识打基础的,数学中初一所学的多项式就是为函数准备的、全等三角形就是为复杂几何图形准备的,英语上大量的复杂单词词组与时态结构就为以后的组合语法准备,语文
的古今异义就为古文阅读理解与翻译准备。
2.心理上,由于每堂课讲的都是中考知识点所以在上课难度上变得很大,如果预初基础不好的话会出现课上听不懂,作业量很大思考时间很长做的很晚没有效率。
自我内心的否定会出现,内部信心会出现最严重的问题,
初二
初二是学生学业的分水岭,打基础最为重要的一年,关系中考成败。
1.学科上,初二包涵80%中考知识点,并且在这年集中出现初中最难得知识点,还有增加了物理课,好的学校开始学了化学。
语文的理解、表达、应用知识量突三个最高要求出现。
数学的函数和复杂几何图形中考的最大的难点出现,英语的不定式宾语从句出现,物理的入门以及压强的难点。
2. 心理上,初二阶段孩子的叛逆心理最强也最盛。
好多孩子有了问题以后不愿意跟家长,老师沟通,只愿意跟自己熟悉的人说。
即使是题目不会做,知识点没有掌握也不会主动提出来,不愿意去问老师,问同学。
初三
初三是一生学业最为重要的一年,比高三还重要!
1. 学科上,学科多(加了化学),知识点多;作业多;考试多;时间少。
另外上半学期还都在学习难度很大的新课,例如数学的相似
三角形,物理的电学。
新的知识点未完成再结合全面的复习在学习节奏上有很大的要求。
后面就开始全面复习了,学校不会再上新课,不会为了一个孩子的知识漏洞而大做文章。
2.心理上,进入初三的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如果出现这些心理不适,又没有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话,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3.考不上高中就只能上职校,技校了,或者是辍学,这是最坏的打算。
高中的特点及危机感激发
初中主要考察基础和习惯,而高中则是考察能力和思维。
高一
高一是整个高中最关键的一年;最为关键的两点是完成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转换还有打牢基础。
1. 学科上,高一是整个高中的基础,数学的函数本身就是以后指对函数、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的基础。
英语的句式就是复合从句的基础。
语文的古今异义、文章的理解、表达、文学沉淀修养都是高考的重点。
并且这些知识点也是高中最难的高考考纲的知识点之一,如果出现问题这说明孩子有很大的不适应,不但本身知识点没学好而且会严重影响到高二的学习。
而且高二基本上是进度很快的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查漏补缺。
2.心理上,面临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可能压力很大,以前
可能是班上的前几名,但到这样一个优秀学子云集的地方,可能会排到班上的中等偏后,这样会让他失去自信。
另外高中通常注重能力与灵活,老师很少讲过程,要求自己探索,自学的能力要求很强,如果一直还是按照初中的的学习的方法,肯定会出大问题,因为这样对于基础的简单的知识点有用,对高中会起反作用,往往初中好的学生会出这个问题。
高二
高二是高中的一个分水岭,差距往往也是这一年拉开的,高考的成绩很大程度也是这一年决定的。
1. 学科上,高二包涵了整个高考80%左右的知识点,而且是高中难度最大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往往都是大题或者综合题,是拉开差距的根源。
数学的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英语的同位语等复合从句,语文的文言文的理解与应用。
物理的电磁,化学的卤族元素。
都是每一年高考最难的地方。
2.心理上,往往孩子的独立思想与主见在这个时候变得非常的多,但也会觉得很迷茫。
所以能不能在这个时候摆脱这种先前的依赖感以及建立一种自我的主见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一辈子最大的事情。
高三
高三可以说是整学业的最后冲刺阶段,而高考直接决定着孩子的
大学、未来。
1. 学科上,在高三之前,所有主课知识点都已经全部学完,高三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分模块复习,速度很快,讲的很粗,根本来不及回忆消化;并且高一高二的内容已经学过这么久了基本都忘光了;如果前面的知识点再掌握的不好,还存在漏洞,到最后很可能完全跟不上。
2.心理上,学生自身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加上考试多、成绩起伏大、进度快,如果在学习上还存在基础漏洞,只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学越累,畏惧难题畏惧考试。
一旦没有信心,基本上也就放弃了高考,从一年级到高二12年家长孩子的辛苦与付出全都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