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1009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铁路建设水平 - 复件(1)

20161009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铁路建设水平 - 复件(1)

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
不断提升铁路建设水平
郭 飞 2016年10月
各位同仁:
按照课程安排,结合近年来广铁集团铁路建 设管理实践,我就如何加强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简要介绍五个方面内容。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三、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切实强化标准化建设
四、标准化建设的收获和体会 五、江门指管内标准化施工亮点展示
并依照现场管理规范、标准、指南,积极吸收、积累先进现场管理经验、成
熟施工工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编制路基、桥梁、隧道、站场、轨 道以及房屋、四电集成施工作业指导书,通过样板工程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
行优化。建立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
施工单位要将现场管理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按照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满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工作重点
三是按照“镜头不换、纵深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铁路建设标
准化管理体系框图,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
,与企业贯标紧密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 度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 制标准化要求,努力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目标
总体目标:推行统一的建设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 准,建立铁总指导、建设单位为龙头、参建各方各负其责、
协同推进,体现先进性、系统性、统一性、文化性的铁路建
设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建设项目各项工作闭环管理、有序 可控,使建设项目“六位一体”控制水平明显提高,把铁路
心施工、精心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使建设的每一项工程
都能经得起运营的检验、社会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总体要求
铁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标准化管理为主线,以“
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努力克服“说起 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充分认识标准化管理
理的重大意义,促进广大建设者从“要我标准”到“我要标准”的
自觉转变。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工作重点
1、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工作重点
一是必须坚持高标准、讲科学。高标准,就是要以建设 世界一流铁路为目标,一丝不苟地落实客运专线及其他重大 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达到最佳的工程质量,实现最优的运 营品质;讲科学,就是要坚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尊重实 践,充分借鉴国内外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研究铁路建 设新情况,探索高速铁路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 方法提高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水平。
。加强标准化管理管理,对于营造“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
准”的标准化管理氛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
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 就是要将铁路建设活动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 作标准实施过程管理。要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指导 意见》(建技[2008]50号),严格执行相关铁路建设项目管 理过程的工作程序,处理好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设备 物质提供方的工作内容和相互接口关系。建立建设项目管理 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估体系。以管理 标准和工作标准作为实施管理工作的准则,规范工作过程, 明确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质量的控制,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 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施工单位要将过程控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要将建设单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实施,结合国际大能力运 输通道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铁路互联互通,构建从我国西北、经中亚
、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西南经东南亚、南亚、西亚至波斯湾、
地中海等国际铁路大通道。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依据
2、铁路标准化管理的依据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1、铁路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国内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任务的需要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
截至2014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km。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总体要求
4、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
推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必须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建设
单位和参建单位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切
实增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树立对国家、对人 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目标
3、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目标
2008年4月,原铁道部发布《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
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45号),广铁集团发布《
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广建发[2008]83号) ,组建了标准化文件编制领导小组,并于2009年5月编制完成 广铁集团标准化文件。
(4)高铁性价比高:工期合理、成本较低
高速铁路建设工期一般为 3~5 年, 普遍短于国外,有利于节约资金。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5)一带一路发展建设的需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沿线65个国家、44亿人口;世界上57个国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亚投行 成员国。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
三是现场管理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将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把现场布置要 求、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换为工作标准。建设项目管理机构要熟悉工作 标准,严格执行工作标准,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管理。建立定人、定期、 定岗、定责、定点的检查制度。定期召开现场管理分析会解决存在的问题。
(2)高铁技术先进:技术成熟+技术全面+技术兼容
领先世界的中国高速铁路速度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我国掌握了在不同地质、气候环境下
建设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技术和经验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3)高铁性价比高:节能节地、环境友好
普通路基
以桥代路
用地成本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意义
三 个 统 一
规划
部署
组织
实施
评定
考核
三、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切实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三、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切实强化标准化建设
(一)科学构建管理体系,筑牢标准化建设基础 (二)突出标准化建设重点,全面贯彻创建标准
(三)创新管理手段,强化标准化建设过程管控
三、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切实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三、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切实强化标准化建设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工作重点
二是必须注重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抓源头,就是要从
基础抓起,重点是健全建设标准体系,确保工程建设管理有完善 的标准和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抓过程,就是强化建设 管理过程控制,加大现场检查监督力度,抓好工程建设的动态监 控和验收考核,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责 任,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作业都实现闭环管理 ;抓细节,就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突出细节控制,注重细节管 理,以细节的可靠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
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 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素质决定了建设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实现岗位设 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使项目管理机构成为实现建设目 标的工作团队。建设单位及各参建单位要依据《关于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管理 机构的指导意见》(铁劳卫[2007]170号)、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管理办 法》(铁建设[2007]177号)及《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手册(试行)》 ,设立 相应职能部门,按照相关任职条件配齐关键岗位人员,并明确建设管理人员 在铁路建设各个阶段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要 点,以及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特点和施工难易程度等,按照精干高 效原则和扁平化管理要求设置项目部、配备管理人员,按照架子队模式组建 作业队,加强对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并按照考核办法对员工进 行考核。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 —— 一、理解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涵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具体内容 总体要求
2、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标准化管理
人员配备 现场管理 过程控制
标准化管理
管理制度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
2、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是管理制度标准化 管理制度涵盖技术、管理、作业三大标准和铁路建设主要 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是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基 础。建设单位及各参建单位要依据《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指南(试行)》(建建[2007]72号),从内 部管理、工程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勘察设计管理、 质量安全管理和建设资金管理六个方面,系统编制各项具体工 作的管理制度,做到“明确管理目标,提出工作要求,细化工 作程序,落实人员责任,完善考核制度”,构建结构清晰、职
二、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
责分明、内容稳定、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 结果有考核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并且透明发布各项制度,便 于使用,同时通过强化检查监督,建立制度化管理的氛围和环 境,以确保制度的执行。 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规定及施工技 术标准,组织项目部按照建设项目要求,建立起全过程、全方 位、全覆盖的施工现场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物资设备管理等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编制 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要点卡片等作业标准,并结合采用 “四新”成果和现场实际,不断完善和更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