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东尼_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安东尼_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③ Bauman Zygmurnt , 1987 , 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 Modernity , Post2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 , Inthaca ,N. 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p . 3~4.
事和整体性等一类的东西 ;利奥塔认为 ,叙事
和科学都是语言游戏 “, 两者都是由一组组陈
述构成 ,这些陈述是玩家在一些可应用的一
般性规则的框架范围内所走出的‘棋着’,对
每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来说 ,这些规则都是 特殊的”。②(3) 后现代思想家倾向于赋予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种前现代的现象以更大的重要性 。(4) 后现
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等 。
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榜样 ,社会科学阐述问
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 ,社会学理论被认 题的逻辑框架也与自然科学相类似 ;吉登斯
为具有以下特征 : (1) 科学主义的特征 ,即绝
大多数 社 会 学 理 论 家 相 信 存 在 着 普 遍 的 规 律 ,社会学理论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积累理 论知识体系 ,不断把它推向用于解释人类社
消解性 “、去中心化”和批判现代性的理论含 会的更完美的境地 。后现代主义者挑战了在
义。 后现代主义试图表明建立任何一种知识
科学知识符号和现实之间假设的相符性 ,认 为科学中的事实并未表达现代性陈述与实际
基础的不可能性 ,他们的目标是消解所有占 社会之间的一致性的东西 ,而是一种和其他
统治地位的法典的合法性 。德里达精心地投 符号系统一样的文化产品 。(2) 基础主义的
④ 文军《: 后 现 代 与 后 现 代 社 会 学 的 研 究》, http :ΠΠwww. Sachina. EDU. CN。
⑤ 〔英〕J . 尤里 《: 英国社会学的发展动向 :从 实证主义到批判主义》,巴里·杜福编 《: 社会科学和 人文科学中的新运动》,莫里斯·坦善尔史密斯有限 公司 ,1986 年版 。
“70 年代英国社会学提供了一片在某种 程度上难以驾驭的知识空间 ,在这里 ,各式各 样的知识倾向同时并存 ,相互影响 ,这意味着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老资格的社会学家不能 以其他 学 科 中 惯 常 的 方 式 控 制 他 们 的 同 行 了 ,以互动论 、民俗方法论 、韦伯主义 、批判理 论和马克思主义等为代表的批判主义取得了 与实证主义抗衡的地位”。⑤在这种批判精 神潮流的时代感召下 ,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 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似乎有着某些不可忽视的 关联 ,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与同时流行的后 现代主 义 思 潮 在 哪 些 方 面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关 联 ,而又在哪些方面 ,吉登斯将自己的理论与 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区别开来呢 ?
正在经历从实证主义到批判主义的转变 ,吉
登斯常常将他的社会学思想称为“批判社会
学”,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这种批判主义方
向中的一支 ,而学术界也有人将吉登斯的社
会学划归为后现代社会学的行列 ,认为吉登
斯是反对后现代性却又欢迎后现代形构到来
的人 “, 在社会学上卢曼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
后现代社会理论家 ,除此之外 ,布迪厄和吉登
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金 小 红
提 要 | 后现代主义是 70 年代以来在西方世界出现的学术思潮 。20 世纪 70 年代 ,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初
入学术界 ;吉登斯和后现代主义有一种矛盾的关系 :一方面吉登斯在批判他们的论点中发展了自
己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 ,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又吸收了他们的很多思想 。在这一时期 ,英 学
定为批判的社会学 ,他的这种社会学的批判 叙事的问题在于它们是单一维度的 ,忽视了
性质表现为 4 个层面 : (1) 是知识的批判 ,一 许多其他的发展过程 ,而且它们也忽视了世
门知识作为学科的发展 ,不是某一个人的建 界上其余大部分地区的历史经验 ,并假定它
树 ,而是在群体的参与下不断分析 、批判的结 们已经或者将要经历与西方社会相同的发展
通常认为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作为对于 现代性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 “, 现代性是作 为一种许诺把人类从愚昧和非理性状态中解 放出来的进步力量而进入历史的 ……有人认 为 ,现代是指从 15 世纪到 19 世纪这段时间 , 因此 ,后现代主义已经演进了 150 年 。另一 些人认为 ,后现代起源于 60 年代末和 70 年 代初 。”①但与现代性成长相伴随的是一系 列的社会问题 :世界大战 、核武器竞争 、种族 冲突 、经济危机 、贫富分化 、暴力犯罪 、毒品泛 滥 、信仰迷失 、道德失范 、个性压抑等等 ,这一 切使人们对于进步的观念和对未来的任何信
在实际的经验分析中 ,吉登斯的这种批判性 场无法考察基于性别 、种族 、民族 、阶级或者
的视角更多地放在了对现代性所带来的后果 性别取向而形成的那些差异 。
的批判性的认识中 。
吉登斯在《何为社会科学》一文中 ,批判
2. 吉登斯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一样 ,共同 了社会学中存在的各种“正统共识”的观点 ,
批判了社会学中存在的科学主义 、基础主义 、 第一种是自然主义 ,即科学主义 ,它主张社会
个文本的关注点不在于其中心 ,而在于边缘 , 言 。塞德曼 、戈特迪勒等后现代主义者把社
甚至空白的空间 。 消解性反映在吉登斯对经典社会学理论
及“主流共识”的很多核心概念框架及认识的 解构 ,然后重新界定他自己的概念框架 ,吉登
会学理论中的基础主义看做是基于理性中心 学
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帮助理论家们用以 维持他们的特权地位 “, 因此 ,社会学理论在
国学术界也经历着从实证主义到批判主义的方向转变 ,在这种批判精神的潮流中 ,吉登斯的社会 学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不可忽视的某些关联 ,而通过这些线索 ,我们可以发现自 20 世纪末
术 思 潮
期以来欧洲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主线 。
关键词 | 吉登斯 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 C91
作者信息 | 女 ,1978 年生 ,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470079 。
“去中心化”,后现代理论家们将他们的注意
力转向社会的边缘地带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
被现代性所摒弃的一切 ,包括情绪 、情感 、直
觉 、反应 、沉思 、亲身经历 、风俗 、暴行 、形而上
学 、传统 、宇宙论 、魔术 、神话 、宗教情感和神
秘体验 。
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初入学术界 ,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在这一时期 ,英国学术界也
念都产生了怀疑 ,甚至从根本上受到动摇 ,后 现代主义批评现代性造就的一切 “, 他们认 为 ,现代性已经不再是一种解放力量 ,相反它 是奴役 、压迫和压抑的根源”。②
后现代主义发生于欧洲大陆 ,以德国和 法国为自己的摇篮 。后实证主义 、后结构主 义 、后当代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等等 ,这些与 后现代主义交叉重叠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各 种形式的浪漫主义 、现象学 、虚无主义 、存在 主义 、解释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社会批判理 论等既相互借用 、改造 ,又对其有所批判和超 越 。波林·罗斯诺 ( Pauline Rosenan) 为我们更 好地理 解 后 现 代 主 义 思 潮 提 供 了 有 用 的 启
后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西 方世界出现的社会文化思潮 ,也是一种学术 思潮 。在这一阶段 ,在欧美思想界引起了波 及面广泛的“后现代主义之争”,很多世界大 师级思想家都卷入其中 ,包括福柯 、布西亚 、 德里达 、哈贝马斯 、利奥塔等 ,对整个西方社 会科学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学 科学家却天真地接受了这种过分的重视 。对
① 波林·罗斯诺 《: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 ,第 5 页 。
② 同上 ,第 4 页 。 37
示 ①: (1) 后现代主义谴责现代社会以及它
在实现自己的各种承诺方面所遭遇的失败 ,
引领了一种批判的潮流 。(2) 后现代理论家
们倾向于拒斥所谓的世界观 、元叙事 、宏大叙
入到了去中心化的过程 ,他对结构主义进行 性质 。社会学理论界定和捍卫社会学的基本
了转换 ,他远离对符号的强调而转向对“成为 前提 、概念和解释模式 ,社会学理论家已经变
符号”的关注 ,不再强调客观的结构而转向对 成社会学心智的实质上的警察 ,社会学理论
主客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关注 ,他表示他对一 试图揭示一种反映社会世界的惟一真实的语
① Mark Gottdiener , Ideology , Foundationalism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55 , 1990 ,p . 667.
39
认为 ,这种认识首先包含了一个关于何为自
然科学的错误模式 ,库恩以后的科学哲学证
果 ; (2) 是实践的批判 ,由于社会学所具有的 过程 。(4) 本质主义 。社会学理论倾向于认
双重解释性而产生的“返回”效应 ; (3) 是意识 为 ,人类具有一些基本的 、固定的 、不变的特
形态的批判 ,分析话语形式是在什么条件下 征 ,社会现象不是被视为某些特定社会条件
与支配系统联系起来的 ; (4) 是伦理的批判 。 的产物 ,而是被视为那些特征的表现 ,这种立
术 代思想家们拒斥现代社会在各门学科之间 、
思 潮
文化与生活之间 、虚构与理论之间 、想象和现
实之间所设置的那些界限 ,强调解构一切的
理论方法 “: 最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要我们满
足于确定性的缺乏 ,学会不需要解释地生活 , 接受新的哲学相对主义”。③(5) 拒斥现代学
术论坛中那种审慎的 、理性的风格 。(6) 提倡
术 思 潮
各个理 论 家 之 间 成 了 有 关 语 言 和 权 力 的 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