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28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概念及算法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区的设计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必须计算,下列指标包括必要指标、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规定。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现在解释一下各项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一、规划总用地是规划局批准的地块,不是全部能用于居住区设计的,其“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1、居住区用地(R)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1)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地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公建用地(R02)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A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B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后退红线的用地,(如公交车站马路加宽处)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3)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按道路红线宽度计算。
△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有人行道时也计入面积。
△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我认为,现在有的已加宽,连接停车位或兼作消防车道的所以应计算面积。
居民停车场计入面积。
(4)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绿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A 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道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角;B 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C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D 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表7.0.4 ---2要求;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计算组团绿地面积还应满足1/3绿地面积在基本日照阴影线之外的要求。
E 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
同时要满足宽度≥8m,面积≥400㎡的要求。
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2、其他用地(E)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城市规划代征地等。
二、居住户数三、居住人数:户数X 户均人口。
四、户均人口:北京市3.2人/户,是否还有其它。
五、建筑总面积: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地上+地下.合计A住宅建筑面积:按平米(万㎡)计算B 公建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2、其他建筑面积:包括:地下人防、地上人防出口,建筑小品,等。
一般都含在公建面积,此项就不填。
六、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七、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八、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九、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
规划人口包括居住户居住人数和配套公建的额定人数,因为这些人员也在居住区内工作生活与小区规划的用电用水量都有关系,人/h㎡十、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十一、住宅建筑套密度(毛)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十二、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十三、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万㎡/ h㎡)十四、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万㎡/ h㎡)十五、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 h㎡)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与居住区用地(万㎡)的比值表示。
只标地上建筑面积。
十六、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即每百户有几个停车位;公建按万㎡多少停车位。
各地规划部门的规定不一样。
北京市规定与居住区所在地区不同而规定不一样。
上表为建设部公布的标准。
(注如果当地规划部门有规定时,按当地规定执行,括弧内为北京市规定。
▲北京三环以内为0.3)十七、停车位:以小型轿车大小计量,标准车位为2.5 x 6m。
总停车位数=地上停车位数+地下停车位数十八、地面停车率:是地面停车位数比总停车位数。
有的规划条件提出要求,北京市有的提出要求≥1/3.十九、地面停车位,上面已有二十、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二十一、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二十二、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包括屋顶绿化的规定。
下面附录北京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的规定及计算条件的方法。
(1990年11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1月1日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北京市园林局发布)第一条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十三条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按照《条例》第十三条的原则, 具体规定如下:(一)凡符合规划标准的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人口7000人以上或建设用地面积10公顷以上),按照不低于30% 的比例执行, 并按居住区人口人均2 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1 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公共绿地, 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业等公共设施的绿化用地, 与居住区、居住小区的绿化用地统一计算( 非配套建筑设施, 按有关规定执行) 。
不符合规划标准的, 按地处城区的不低于25% 、地处郊区的不低于30% 的比例执行。
(二)凡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定属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的工厂等单位, 按不低于40% 的比例执行。
(三)高等院校 ,按地处三环路以内的不低于35% 、地处三环路以外的不低于45% 的比例执行。
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成人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以及走读制的高等院校, 按地处城区的不低于25% 、地处郊区的不低于30% 的比例执行。
(四)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和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 按不低于30% 的比例执行。
(五)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商业区内的大中型商业、服务业设施, 按不低于20% 的比例执行。
其他建设工程, 按地处城区的不低于2 5 % 、地处郊区的不低于3 0 % 的比例执行, 但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危房改造区的绿化用地面积比例以及一般零星添建工程和配套建设的小型公共建筑设施的绿化用地面积比例, 可以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会同市园林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条进行建设工程设计, 按下列规定计算绿化用地面积:(一)成片绿化的用地面积, 按绿化设计的实际范围计算。
绿化设计中园林设施的占地, 计算为绿化用地, 非园林设施的占地, 不计算为绿化用地。
(二)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 按设计中可用于绿化的用地计算, 但距建筑外墙1.5 米和道路边线1 米以内的用地, 不计算为绿化用地。
(三)两个以上单位共有的绿化用地, 按其所占各单位的建筑物面积的比例分开计算。
(四)道路绿化用地面积, 按道路设计中的绿化设计计算, 分段绿化的分段计算。
(五)株行距在6 ×6 米以下栽有乔木的停车场, 计算为绿化用地面积。
第四条建设单位向城市规划管理机关报送设计方案须附有城市绿化管理机关核定的现有绿化用地面积和设计绿化用地面积的文件。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以上”、“以下”、“以内”, 均含本数在内。
第六条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 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市园林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七条本规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自1991年 1 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实施办的补充规定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和具体落实《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关于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计算原则,就建设工程中地下设施覆土绿化、屋顶绿化计算原则等问题,对《北京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实施办法》第三条做出如下补充规定:一、建设工程对其地下设施实行覆土绿化,在符合以下规定时,可按一定比例计入该工程的绿化用地面积指标。
(一)该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无地下设施的绿地面积已达到《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相应规定指标的50%以上者;(二)实行覆土绿化的部分,不被建、构筑物围合(其开放边长应不小于总边长的1/3),覆土断面与设施外部土层相接,并具备光照、通风等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三)实行覆土绿化必须保持必要的覆土厚度,形成以乔木为主的合理种植结构,保证绿地效益的发挥。
二、地下设施实行覆土绿化可计入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具体计算原则。
凡符合上述规定的地下设施实行覆土绿化的,其地下设施顶板上部至室外地坪覆土厚度达3米(含3米)以上,其绿化面积可按1:1计入该工程的绿化用地面积指标;覆土厚度达1.5米(含1.5米)以上,其绿化面积可按1/2计入该工程的绿化用地面积指标。
三、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按居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集中布置,以适应功能要求;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严格控制,拟设置地下设施的应尽量与地面附属设施包括铺装场地相结合,少占绿化栽植用地,并妥善处理与绿地使用功能的矛盾。
地下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所在公共绿地面积的50%,进入栽植用地部分覆土厚度必须在3米以上。
四、建设工程实施屋顶绿化,建设屋顶花园,在符合下述规定时,可按其面积的1/5计入该工程的绿化用地面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