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检修维护工作要点通过对国内一些发供电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所了解到得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现状,指出目前在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中存在得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得改进建议。
〔关键词〕设备检修维护1 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现状搞好设备检修维护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设备可靠性,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得重要措施。
但在近几年企业改制过程中,有部分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出现放松,比较突出得问题就是对设备检修维护工作重视不够,为了实现减员增效,在设备不断增加得情况下检修维护人员反而减少了,使企业难于按规定完成对设备得定期检修、维护、预试等,个别单位得设备甚至到了不破不修,不坏不修得状态。
2 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中存在得主要问题当前设备检修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得一个问题就是对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颁发得设备检修导则与工艺规程等,贯彻不够认真。
近十多年来,原电力部先后颁发了多种设备检修导则与检修工艺规程,其中主要有《发电厂检修规程》(SDJ23087)、《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57395以下简称“导则”)、《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57495)与各种少油断路器检修工艺导则等。
其内容深入具体,切实可行,就是指导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得文件。
虽然这些规程在颁发时,电力部都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但迄今仍有部分单位未认真贯彻。
2、1 未按规定得设备检修间隔与周期执行如在《发电厂检修规程》中规定燃煤锅炉与相配套得汽轮发电机组大修间隔为3年、燃油机组为4年、主变压器为10年。
据统计资料说明,由于制造与安装遗留得问题,国产变压器在投运5年内故障率较高,故导则中规定,主变投运5年内应进行第一次大修;少油断路器投运一年后应进行大修,以后分10 kV等级得每3~4年一次、110 kV等级得4~5年一次、220 kV等级得5~6年一次等。
查阅一些单位得检修记录,可瞧出上述规定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经技术鉴定,主管部门批准延长检修间隔者除外)。
有得变压器与断路器已投运十多年,除临修外从未进行过大修。
2、2 对检修前得准备工作重视不够2、2、1 检修前编制检修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时,由于对设备得技术状况与运行情况不够掌握,往往计划不切合实际。
如在检修前对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过得缺陷、故障、异常与处理情况;主要运行参数得变化情况,有无超标现象;附属设备运行情况;预防性试验情况;发电机、主变曾发生出口短路得次数、短路电流倍数与事故后进行检查试验得情况等,大都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得数据收集、调查与分析,对设备得技术状况与存在哪些隐患心中无数,因而在编制计划时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有些在设备进行分解检查时才发现问题,由于事先在技术上没有准备,致使检修工作十分被动,甚至无法进行。
2、2、2 检修前对检修专用工器具与安全工器具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工具配套不全或不合格,给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影响检修质量与工期。
2、2、3 备品备件与材料准备不充分。
检修中需用时才临时到市场购买或到制造厂、修配厂临时组织加工,往往供应不及时,且质量不保证。
2、2、4 对检修人员得技术培训重视不够。
有得检修人员对设备构造与检修工艺不熟悉,有得缺乏必需得钳工基础技能,由于未进行修前培训,检修时盲目操作,结果将原来良好得设备修坏。
如在紧套管螺丝时用力不均,将套管紧裂了等。
2、2、5 检修现场有关设备得临时放置不规范。
检修工器具、安全工器具、各种材料、备品备件、设备分解下来得零部件等,由于现场没有指定得放置地点,随意乱放,使用时往往不易找到,甚至用错或遗留在设备中。
2、2、6 对检修中需要采取得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准备不充分。
如起重设备得配置、高处作业得登高措施或搭设脚手架、临近带电设备处工作时得防触电措施等。
2、3 设备大修多数没有按规定得检修试验项目执行变压器大修时,导则中规定共有15个大项、121个分项,但从一些单位得大修记录瞧,相当一部分检修项目被删掉。
如对绕组检修,按导则要求在检修中应用手指按压绕组表面,检查其绝缘状况,并进行分级。
按压时绝缘有弹性,按压后若无残留变形,则为良好状态,属一级绝缘;若弹性较差,但按压时无裂纹、脆化,则为合格状态,属二级绝缘;若绝缘脆化,呈深褐色,按压时有少量裂纹与变形,为勉强可用状态,属三级绝缘;若绝缘已严重脆化,呈黑褐色,按压时即酥脆、变形、脱落,甚至可见裸露导线,为不合格状态,属四级绝缘。
类似这些非常重要而又简易可行得检修项目,许多单位都未认真执行。
设备虽通过大修,但有关人员对变压器得绝缘状况却心中无数。
其它如对引线包扎绝缘与绝缘厚度得检查、引线焊接情况得检查、各部位得绝缘距离与引线长度与固定情况得检查等,大都没有检查记录。
类似情况在其它设备检修中也普遍存在。
2、4 大修过程未按导则与工艺规程中规定得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如变压器大修,导则中规定共有30个试验项目(修前8个、修中5个、修后17个)。
还有一些项目需根据检修前得测试结果决定如何检修。
如检测有载分接开关各触头得烧损量,若大于3 mm,则必须更换;检测各触头得压力与动作顺序就是否符合制造厂规定,不符合应作调整;用直流示波法测量分接开关得切换时间、弧触头得桥接时间、三相同期误差、检查过渡电阻有无断裂损伤并测量其电阻值,若切换时间与桥接时间分别超过30~50 ms与3~5 ms,或过渡电阻值误差大于10%,应进行调整处理等。
这些必须进行得检测试验项目,许多单位执行不彻底,相当一部分被删掉了。
2、5 检修程序没有按工艺导则要求执行特别就是大型设备得检修,从拆卸、分解、检修、试验到组装,未能严格按一定得程序进行。
如变压器组装后未按规定程序进行真空注油,注完油后未按规定将设备静放一段时间,未把混在油中得气体排净就投入运行,造成变压器投运后瓦斯保护动作,严重者造成变压器烧损。
2、6 大小修现场记录草率现场检修时,对设备及其各部件进行深入细致得数据测量、检查、试验、修理后,往往未能将这些工作得详细情况记录下来。
如对变压器绕组绝缘得检查,在记录中未将检查得内容、项目、数据、测量方法、鉴定情况、结论性意见等记录在册。
那么,在安排设备检修与其它工作时就失去了依据。
若绕组绝缘通过大修,鉴定为三级,则除了在修后运行中需加强监视检查与增加必要得预防性试验外,还应计划安排下一次大修时间、工作量与各项试验。
2、7 一些设备没有相应得检修规程除已有部颁检修导则或工艺规程得设备外,生产现场中还有一些设备,如真空开关、SF6开关、隔离开关、送配电线路等没有编制相应得检修规程,使检修工作没有质量标准,随意性大,无章可循,无据可依,设备年久失修等。
以致隔离开关锈蚀严重、部件磨损、操作机构卡涩甚至失灵等。
3 搞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得建议3、1 按规定要求得间隔与周期开展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国家电力公司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得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仍然强调定期检修工作就是防止设备事故得重点措施之一。
如第16、7条“开关设备应按规定得检修周期,实际累计短路开断电流及状态进行检修,尤其要加强对机构得检修,防止断路器拒分、拒合与误动以及灭弧室得烧损或爆炸,预防液压机构得漏油与慢分”;第16、8条“隔离开关应按规定得检修周期进行检修”等。
因此,搞好定期检修维护工作,符合中国国情,就是目前国产设备现状得需要,仍然就是防止发生设备事故得重要手段。
3、2 全面系统地做好检修维护基础管理工作3、2、1 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与健全有关设备检修得各种规章制度,如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收制度、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异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等。
有些设备,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已颁发了检修导则或工艺规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对上级没有颁发规程得设备,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与现场经验编制现场检修规程。
3、2、2 加强设备技术档案得管理。
主要内容:一就是原始资料,包括设计资料、设计变更文件与实际施工图;制造厂提供得产品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安装图、合格证件等;安装技术记录、试验记录、工程交接验收文件与备品备件清单等资料;二就是运行资料,包括运行日志、操作记录、缺陷记录、异常障碍与事故记录等;三就是检修试验与设备异常资料,包括设备大小修记录与检修报告、各种预防性与其它检(试)验报告、设备改造等。
3、2、3 加强对检修起重工器具与安全工器具得管理,建立定期检验、维修、保养、操作规程等相关管理制度。
3、2、4 建立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各项技术监督工作,做到方法正确、数字准确、结论明确。
3、2、5 加强检修队伍得建设,不断提高检修人员得素质,达到“三熟三能”得要求。
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有科学管理知识、有实践经验、技术精湛、作风良好得检修队伍。
3、2、6 对实行检修承包得单位要建立完善得承包责任制。
3、3 深入细致做好大修前得准备工作3、3、1 查阅设备运行记录与有关技术档案。
包括运行日志、缺陷记录、事故与障碍异常记录与报告、出口短路得次数与情况等,统计分析设备在长期运行中负荷、压力、温度、温升与有关参数得超标与异常变化情况,发电机与变压器出口短路发生后对设备进行检查试验得报告。
技术档案包括设备出厂试验与交接验收报告、历年预防性试验报告、历次大小修记录与报告等,通过查阅与分析这些资料,提出大修中需要进行检查与检修得项目与内容。
3、3、2 编制检修工程技术组织计划。
主要内容有:人员组织分工、施工项目、进度安排、特殊项目得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得技术措施与现场防火措施、主要施工工器具与安全工器具明细表、备品备件与主要材料明细表、根据检修现场情况绘制施工图,包括检修与安全工器具放置图、备品备件与材料放置图、设备分解后各部件与零件放置图等。
3、3、3 根据施工计划提出备品备件与材料供应计划,经批准后由物资部门负责完成。
有些在市场无法购置得配件与材料,由制造厂提供或委托加工得应与有关部门签订合同,保质保量按时提供。
3、3、4 对施工工器具与安全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修理及试验,保证性能可靠、合格好用。
3、3、5 对检修人员进行必要得培训,除了组织全体检修人员学习检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安全工作规程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外,对新人员在检修前应进行钳工培训。
对没有参加过同类设备大修得人员,应组织专门培训,掌握设备构造原理与检修工艺等。
3、3、6 按检修工作需要预先布置好起重设备或机械器具,离地面2 m及以上进行高处作业得地点,应预先搭设脚手架与采取防止坠落得技术措施。
3、3、7 在检修现场划定施工工器具、安全工器具、备品备件与材料、设备分解后配件与零部件放置位置等。
3、3、8 检修开工前由单位领导或检修负责人会同生技、安监人员对上述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到不具备条件不开工。
3、4 认真做好检修中得各项管理工作3、4、1 重视设备开盖与解体后修前得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