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梁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编制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混凝土缺陷分类和程度划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处理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麻面..........................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蜂窝..........................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孔洞、狗洞....................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烂边”和“烂根”............. 错误!未指定书签。

5.5冷缝.......................... 错误!未指定书签。

5.6错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7收缩裂缝...................... 错误!未指定书签。

5.8白斑、黑斑.................... 错误!未指定书签。

5.9空鼓..........................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梁体混凝土缺陷修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修补程序和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修补所用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材料保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6.5拌和.......................... 错误!未指定书签。

6.6材料加温...................... 错误!未指定书签。

6.7修补.......................... 错误!未指定书签。

6.8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控制管理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文明施工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文明施工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文明施工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1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2环境保护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梁体混凝土缺陷修补作业指导书箱梁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的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空洞、露筋、混凝土表面砂纹等外观缺陷,这些外观缺陷的克服必须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施工工艺上找原因,加以排除。

为克服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对箱梁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施工经验,避免箱梁混凝土出现上述表面缺陷。

一、编制依据1.1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2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3TB10752-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4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31.5m(直、曲线),(图号:通桥(2013)2322A-Ⅱ-1)1.5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23.5m(直、曲线),(图号:通桥(2013)2322A-Ⅴ-1)二、编制说明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拆除模板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混凝土缺陷均做记录,记录上要明确注明缺陷实体的具体位置,对缺陷做定性分析,确定其缺陷类别,如查出混凝土表面上出现的麻面、蜂窝等缺陷,应立即通知监理,在得到现场监理允许的情况下,按本方案进行修补。

三、工程概况黄埔制梁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旺村,设于铁路里程DK88+700线路右侧,平岗车站小里程端,占地面积165亩,施工任务为:32m预制箱梁726孔(其中82孔梁面宽度为12m,其余梁面宽度为11.6m),24m预制箱梁137孔(其中18孔梁面宽度为12m,其余梁面宽度为11.6m),共计863孔。

黄埔制梁场供应范围为DK?68+900~DK110+314区间段,共计40.879km。

四、混凝土缺陷分类和程度划分五、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处理措施5.1麻面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

直径通常不大于5mm。

1、原因分析(1)底板和腹板交界处排气困难,梁端1.1米处截面钢筋密集,受抽拔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2)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3)用布料机水平分层浇注完底板和腹板的圆弧倒角后,浇注腹板时误开附着式振捣器,上部灰浆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坍落度损失比较大,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

(4)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2、预防措施(1)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着下沉为止;腹板为砼分层控制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2)新拌砼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置时间过长未初凝砼可拉回拌和站按设计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和,放灰时剔除结硬灰块。

砼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3)箱梁底板、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浇注上部砼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砼表面出现麻面。

(4)浇筑箱梁端头时采用M30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5)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6)模板表面清理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

3、修补方法砼表面的麻点,对结构无大影响,通常不做处理,如需处理,方法如下:(1)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1mm。

(2)水泥砂浆(加入膨胀剂)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

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3)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4)修补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

5.2蜂窝蜂窝是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1、原因分析(1)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2)砼坍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

(3)砼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4)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预防措施(1)浇注前必须检查模板拼缝;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2)坍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3)严格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砼振实的表现:即混凝土不在下沉、不在冒泡、表面泛浆。

(4)砼拌制时间120s(冬季施工延长至180s)应足够,满足规范要求;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

3、修补方法小蜂窝可按麻面修补方法进行修补,大蜂窝则采用如下方法修补。

(1)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

(2)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3)在洁净的待修补表面涂刷108胶,涂布要覆盖整个待补面且要均匀,防止被污染。

采用材料为修补砂浆(最大粒径≤2.5mm的连续级配的洁净烘干砂子,与母体混凝土同品种、同强度等级、不收缩水泥,与母体混凝土相同的高性能外加剂、饮用水,另加膨胀剂。

)。

(4)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5)修补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

5.3孔洞、狗洞孔洞是指砼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砼。

狗洞是指可以望穿砼结构的空洞。

1、原因分析(1)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

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砼下料中被钢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2)砼流动性差,或砼成分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砼浇注不畅。

(3)未按浇注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注,或分层过厚,使下部砼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4)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2、预防措施(1)保证砼良好的流动性,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砼振实情况。

对梁体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砼不出现孔隙。

(2)砼拌和时,试验人员调试混凝土配合比,确保砼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砼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砼不离析。

(3)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

(4)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砼当中。

3、修补方法(1)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砼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

(2)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

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棉纱头填满,保持湿润72小时。

(3)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应与原砼一致,为减少新旧砼之间的空隙,水灰比控制在0.5以内。

(4)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最大粒径≤10mm级配连续的碎石和与修补砂浆相同的砂、水泥、外加剂、水、膨胀剂以及粘合剂)按试验室配合比配制修补细粒石混凝土拌合物,用钢质抹子用力将细粒石混凝土拌合物压抹在待修补混凝土表面,要求表面平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