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持续改进

我国自1968年导入,由于各企业界对品管圈逐渐认识,近年来已深
为各企业所重视而积极推展。
品管圈概念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
就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
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
小集团(小组)。
有人的地方就适合实施品管圈活动,无论是 什么行业,什么部门,因为品管圈活动完全符合 人类的要求。 ——石川馨博士的地方就适合
以动物的名称命名
科室 保健内分泌科 儿科系统 手足外科 保健综合科 医学影像科 内分泌 肿瘤二 胸外东 肿瘤一病房 ……
圈名 精细圈 同心圈 健全圈 成长圈 彩虹圈 甜恬圈 效能圈 携手圈 3C圈 ……
护理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持续改进
山东省立医院护理部 李振香
质量的概念

质量(quality):
管理学角度:是产品、服务的优劣程度。
医疗质量观演变
鼻祖:南丁格尔——改善临床照护行为、环境通风舒
适、提供温热食物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美国外科学院在1918年设立医院标准方案,提议以标
准化、现场访查等方式来评价医院,建立了医院评价 是确保良好医疗照顾的正式手段的观念。
质量改进方法
美国护士会结合结构、过程和结果三者,依据其设定
的概念认为推动质量管理活动的步骤如下:
确定价值观
制定结构、过程、结果的标准及准则
依据标准选定测量方法 分析测量所得资料,解释实际护理业务与标准比较后的优缺点 依据分析、判断所得,设计改善行动 选择改善行动 执行改善行动
PDCA循环
24


2
3
高风险性活动
高频率活动 高成本活动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结构指标
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
身体恢复情况
人员数量、资质 标准、规范
工作的质量 护理人员满意度
病人满意率 院内感染发生率
不良事件
基础指标:与患者安全相关
专科指标:与专业内涵质量相关
一级指标:要素质量 二级指标:床护结构 三级指标:普通病房
与医疗质量管理观念同步发展 1960年Aydellotte等人建议对患者身、心等层
面的护理内容,并评价护理人员是否了解病人 的病情变化 JCHAO评价标准要求护理部门要有计划性和 系统性的制度,以评价护理人员在病人照顾和 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质量,并且要有恰当的记录 与报告方式
护理质量管理架构
ICU 新生儿;等
质量评价频率设定的原则
极重要 非常重要 很重要 重要
质量管理三部曲
维持
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突破
质量改进
制定质量目标并规 定必要的运行过程 和相关的资源以实 现质量目标
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使效果达到前 所未有的水平

改变一定具有破坏性 质量没有停止的时间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
PDCA循环的特点
不断循环,不断提高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 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
A
优秀 有持续改进 成效良好
B
良好 有监管 有结果
C
合格
D
不合格
有机制且能有 仅有制度或规章 效执行 或流程未执行
PDCA
PDC
PD
P或全无
品管圈
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
患者满意度高 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 相关人员、护理人员知晓率
高危患者评估率
手卫生依从性 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百张床
护理人员配置;等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指标监测的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
获得特定程度的优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设定的原则
1
以病人安全为中心 体现专科内涵 关注重点的环节
医院监测 指标
医院运行
医疗质量与安全
医院运行
资源配置 工作负荷 治疗质量
工作效率
科研成果
患者负担
资产运营
医疗质量与安全 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 模式展现
住院患者 单病种 重症医学监测指标
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程度 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评价指标
传统的评价指标
质量指标
基础护理合格率 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 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 急救物品完好率
效率指标
床位使用率
床位周转率 平均住院日;等
年压疮发生率;等

注重主观判断,忽视主观感受 技术指标为主,健康指标较少 指标敏感度不高
缺陷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
Smeltzer1984年提出:护理质量管理是依据护理标准,通
过连续和客观地评价护理结构、过程和结果各个层面,确保 病人获得特定程度的质量服务。
结构:提供照顾 使用的资源
结果:照顾过程 得到的成果
过程:服务的活动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房管理 病人护理 健康教育 消毒隔离 急救仪器与物品管理;等 百分制/千分制,量表评分
1952年,成立了医院评价协会(JCHA),开始进行
医院的评价活动。
1982年转型为医疗机构联合评价协会( JCHAO),
以系统化方式监测病人照顾的各个层面,并发展可用 以互相比较的全国性资料库。
90年代中期, JCHAO提出指标测量系统,由过程和
结果标准测量医疗质量。
护理质量观念的发展
QCC的组织架构
QCC推行中心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小组人数3-10人为宜
QCC的成立
上级要求(指令性) 自发组建(自主性) 上下结合(指导性) 组圈 注册登记
1、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圈员 2、选出圈长 组圈要做的事: 3、确定圈名、圈徽、口号 4、报执委会注册登记
设定圈名
以部门的名字来命名 以部门的属性来命名 以体现凝聚向心力的文字命名 以代表希望的感觉命名 以借助文字的巧妙性命名 以卡通人物的姓名命名 以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命名
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日本品管圈的沿革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品管圈活动以来, 在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使日本企业之产品畅销全球。品管部在美 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师、信度工程师和其它领域的 专家。品管圈活动创始至今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热烈推行,效果卓 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