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文本资料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文本资料

环境管理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
第六章废弃物环境管理
第七章产业环境管理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
第十章全球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管理学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0
学分: 2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等环境基础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题,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选修课,拟采取以下形式进行教学:
1.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查资料,互相探讨;
3.安排学生去环保局了解目前的环境管理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管理的内容、手段以及基本理论有系统的认识,熟悉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11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对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环境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手段重点、难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1、三种生产理论、界面活动控制论和协调理论在实际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并能对具体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重点、难点:1、环境管理的三种政策方法的应用及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对于不同的行为主体(政府、企业、个体),具体的政策方法。

第三章(补充)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重点、难点:运用环境管理11项制度进行案例分析。

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
重点、难点:1、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并会运用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去分析解决该环境问题。

2、以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PEIS)为例,理解其逻辑结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
重点、难点:城市环境管理、农村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和开发区环境管理各自的特点和难点。

第六章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重点、难点:1、“生命周期评价(LCA)”;清洁生产;2、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针对具体的企业管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

第七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重点、难点:能应用各种自然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并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以及管理
重点、难点: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第九章外国环境管理简介
重点、难点:比较各国环境管理的特点,能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对各国环境管理方法取其长补已短。

五、实践环节
如果条件允许,带领学生参观环保局并与之座谈。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半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环境管理学》,叶文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6.
主要参考书:
环境管理,刘天齐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环境管理,刘常海、张明顺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环境管理体系典型案例-ISO14000理论与实践丛书,陈永裔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大纲制订人:薛秀玲
制订日期:2009-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