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会计讲课提纲什么是治理会计?什么缘故要学习治理会计?工商治理专业培养工商企业治理人材,需要学生掌握治理理论、治理方法与治理技能。
治理会计是提供重要的治理方法的学科。
一、学习治理会计的目的和要求治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的要紧分支学科之一,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治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自主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会计职能的扩大,治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企业治理信息系统及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会计工作者和治理工作者,都必须掌握治理会计的差不多理论和方法。
这也是我们在会计专业以及治理专业开设治理会计学课程的缘故。
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掌握治理会计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方法,能够适应以后企业会计工作或企业治理工作的需要。
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差不多要求是:了解治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特点、职能、任务以及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和治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材中所阐述的治理会计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企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钻研教材我们使用的教材比较简明扼要,需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2.阅读适当的教学参考书为了对治理会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关心我们掌握教材的内容,建议大伙儿阅读一些教学参考书(书目附后)。
3.多做练习结合阅读教材,认真做好书上的复习考虑题和练习题,它能够关心我们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有能力的同学还应当作一些教学参考书上的习题。
4.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将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实践(或学习)相联系,把书本知识与会计活动、治理活动的实践结合起来。
第一章治理会计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能够对治理会计有一概要的了解。
具体应当明白治理会计的概念、治理会计的研究内容和体系、治理会计的职能和任务;弄清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不和联系;了解治理会计的形成、进展及其趋势,了解西方企业财会机构的组成和治理会计在企业治理机构中的地位;明白学习治理会计的意义。
第一节治理会计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一、治理会计的定义治理会计是采纳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提供有关资料使企业内部各级治理人员能据以对整个企业及其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操纵与评价,并关心企业领导作出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二、治理会计的内容及体系治理会计的差不多内容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组成多种体系。
常见的分类体系是职能分类体系。
这种划分方法认为,治理会计是为治理服务的,治理的差不多职能是规划和操纵,相应的治理会计也能够分为规划与决策会计以及操纵与业绩评价会计。
1.企业治理工作循环:推断情况(包括预测决策)——作出决定——合理组织——实际执行——监督指导——衡量业绩2.治理会计的循环财务会计的循环是什么?(会计凭证——登记帐簿——编制试算表——编制调整分录并过账——编制会计报表——编制结帐分录并登记入账)治理会计循环:财务报表分析——预测决策分析和编制全面预算——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积存财务资料——调控当前的经济活动——差异分析另一种划分是把治理会计分为经营决策会计与责任会计。
近年来,治理会计的内容有所扩充,在决策会计中,增添了战略决策会计、在业绩评价中增添了平衡计分卡方法,在操纵会计中增添了业务流程会计、物流治理会计、时刻治理会计、质量治理会计等。
三、治理会计的职能、目标与任务财务会计的职能、目标与任务会计职能的扩充1.治理会计的职能1)规划的职能2)组织的职能3)操纵的职能4)评价的职能2.治理会计的目标:治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1)确立各项经济目标 2)合理使用经济资源 3)调节操纵经济活动 4)评价考核经济业绩3.现代会计人员的任务1)记录业绩经常积存财务成本信息,为治理人员和相关团体和个人服务。
2)提醒注意分析和解释会计信息,并利用它们提醒各级治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问题上来。
3)协助解决问题对日常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非例行活动的决策提出方案或运用已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向领导推举。
四、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不和联系1.区不它们的要紧区不在于两者的服务对象的侧重不同。
财务会计要紧以各种财务报表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服务,故又称为外部报告会计,治理会计要紧为企业内部的经营治理服务,提供决策、打算和操纵所需要的信息,又称内部报告会计。
由此决定了它们在工作重点、约束依据、时刻要求、会计主体、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等方面的区不。
2. 联系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表现在服务对象交叉;差不多信息同源;职能目标相通;理论与方法相互渗透等方面。
第二节治理会计的形成与进展一、会计与治理会计学的进展与社会经济的进展和企业的治理活动的进展是紧密相关的。
近代会计的进展能够分为3 个时期:复式记帐的出现、财务会计的进展与治理会计的形成与进展。
最初的复式记帐是为了适应合伙制企业计算资产负债以及经营成果的需要而进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企业治理的需要,促进了记帐方法的科学化。
近代早期的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治理服务的。
簿记学到本世纪初差不多专门完善。
本世纪初,股份制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的进展,导致了企业建立向外界提供财务报告的财务会计。
会计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的审查、公认的会计准则、资产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等。
到了本世纪30~40年代,要紧为企业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服务的财务会计有了专门大的进展。
公司的出现,一方面需要会计对外服务,另一方面,也对企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营人员假如可不能治理,企业就会倒闭,经营效益不高,自己也会失去工作。
因此治理人员都在寻求加强企业治理的方法,治理科学应运而生。
科学治理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服务,由此产生了治理会计的萌芽。
二、早期治理会计与现代治理会计治理会计的进展能够分为两大时期:1.早期的治理会计指二次大战往常的治理会计。
有人把这一时期的治理会计称为执行性治理会计。
这一时期的治理会计以泰罗的科学治理学讲为基础,要紧研究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经营成果。
执行性治理会计的要紧内容是标准成本与预算治理。
制定标准成本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预算治理是为了操纵企业的资金运动,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以取得最大利润。
2.现代治理会计指二次大战以来的治理会计,又被称为决策性治理会计。
战后世界经济的进展出现了新的特点:1)科学技术迅速进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进展,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2)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生产经营日益复杂;3)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
这些新变化要求企业的内部治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要求企业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泰罗制的要紧缺点是:1)重局部环节,轻全盘考虑。
2)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品,强调严格治理,使工人出于消极被动状态和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引起工人的不满,更难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治理科学在克服泰罗制的缺点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现代治理科学的学派林立,但一般都强调运用数学方法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因此人们把运筹学和行为科学作为现代治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数学。
它为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供了定量分析研究的方法。
它能够关心治理人员按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组织安排和操纵,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运转。
运筹学产生于二次大战,它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引人注目。
行为科学是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人们产生各种行为的客观缘故和主观动机的科学。
应用行为科学原理,能够做好人的工作,改善人际关系,激励人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制造性。
在现代治理科学带动下和企业治理的新的要求下,治理会计进展专门快,形成了为企业的预测、决策、预算、操纵、考核、评价提供信息的治理会计体系。
存货治理模式、线性规划、机会成本、变动成本法、边际成本、差额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公司内部责任会计等方法得到应用,形成了一个为生产治理各个环节服务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治理会计正式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会计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以现代治理科学为其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以决策分析为其核心内容。
三、治理会计的新进展(1)数学方法被大量引入;(2)行为会计、质量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治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战略治理会计、价值链治理会计等新分支开始进入治理会计领域,进一步扩大了治理会计的应用范围;(3)计算机与治理会计、财务会计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会计信息系统,并成为治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关于治理会计的这些新进展、以及治理会计应当如何进展,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1)数学模型过于抽象化、脱离现实,难以实际应用;(2)行为科学并没有被用于会计;(3)会计概念的无限扩大,反而使会计对象不明确、概念不清,阻碍会计的进展。
四、治理会计在我国的进展情况美国早在50年代就把企业会计正式分为财务会计与会计治理会计。
60~70年代,治理会计风行全球,被认为是企业治理当局的有力助手。
治理会计传入我国差不多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近20年来,我国的治理会计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治理会计在理论研究上,尚缺乏重大的理论突破,在实践上,至今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治理会计系统,其缘故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第三节治理会计的组织工作以及推广治理会计的意义一、西方企业中的财会工作的组织在西方企业的组织中,财会部门由财务副总经理负责,下设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
财务部门由财务主任负责,要紧从事财务决策、筹资、投资、保险和对外财务往来等项工作。
会计部门由总会计师(主计长)负责,要紧从事财务会计、治理会计、税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等项工作。
各类会计工作的分工是:财务会计检查原始凭证、登记帐簿、编制财务报表等。
治理会计决策的分析与研究、预算的编制、协调和执行情况的分析与评价、成本的计算与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
税务会计记录与纳税有关的收支情况;选择低税负的税则;办理纳税手续等。
内部审计检查财务与会计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防止和揭露营私舞弊行为,评价财务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等。
二、学习推广治理会计的意义治理会计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进展而进展起来的,是西方国家对现代企业进行治理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在企业中推行治理会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推行治理会计时必须要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去掉那些与我国的经济环境、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东西,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与方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会计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