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摘要: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团聚的频率比较低,同时教育也不到位,这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也是长时间外出务农和务商遗留下来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述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36-02
2012年12月14日在河南光山县小学生校园被砍伤事件中,22
名小学生被砍伤,1名老人命在旦夕。
面对在外地打工匆匆赶回的受伤学生的家长,人们追问: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随着农村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并且向城市转移,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1]。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是引发其问题产生的因素,我们分为以下几个因素[2]。
1.制度供给方面。
①政策法规滞后。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乡村,他们很少进入大众媒体的视野,不易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不易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②财政投入不足。
农村儿童离开户籍地就会产生相应的借读费,政府财政不会给其带来相应的财政补贴,从而
学校就不愿意接受这些儿童,义务教育经费难以到位,质量因而难以保证。
2.社会发展方面。
①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虽然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但户口问题使其享受不到一般市民的待遇。
②经济发展不均。
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很少将子女带在身边,同时他们的收入低,缺乏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条件,无力支撑孩子在城市的生活。
3.学校教育方面。
由于学校过于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而没有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忽略了他们的全方面发展。
①落后的教育意识。
一些学校教育理念匮乏,单纯的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并以此来考核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从而失去了教育的真实意义。
②缺少关心问题儿童。
一些学校不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思想问题不管不顾,从而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
4.家庭教育方面。
多数监护人来自农村,自身的知识素养不够,从而导致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落后,并且多数留守儿童与托管者之间不是父母子女的亲近关系,使得儿童们放任自流或者娇宠你爱,走向了两个极端[3]。
5.儿童自我发展方面。
①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年龄偏小,辨别能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缺乏,易受到外界的伤害[4]。
②阅历浅,指导缺乏。
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多留守儿童又不愿与老师或者代监护人进行沟通,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阅历,不容易辨别好坏是非,很容易交上损友,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村落,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儿童的健康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
1.政府需要承担教育责任。
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法律来保护未成年儿童的权益,但是对于保证农村留守儿童方面还欠缺。
①完善相关的制度。
各级政府应该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农民工作,关心留守儿童,不应忽视他们。
②改革户籍制度。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完善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一层壁垒,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农村人的地位,必须要进行户籍改革。
③完善相关服务。
完善相应的服务,把对农民工的服务纳入议程,解决他们的文化、卫生、居住、培训、子女问题等,并且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就业相关服务,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
2.从多个方面关爱留守儿童。
完善农村村组教育和监护体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由于农村邻居间都有很多年交情,村组应该监督留守儿童,避免其产生不良行为。
执法部门应该对电子游戏厅和网吧进行严格的监控,打击黑网吧黑游戏厅,为学校教育创建良好的周边环境。
3.重视学校教育。
①加强素质教育,成立有针对性的工作组,注重心理辅导。
学校要加强素质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会学习、能适应外界环境、能创新[5]。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包括生活上的跟踪和记载。
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小组,从而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工作[6]。
②教师应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班主任应在生活和学习上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温暖。
4.重视家庭教育。
①加强父母子女间的交流。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从而使得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致使他们在此方面被弱化或消失。
②配合学校的相关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需要学校和家庭紧密的合作,作为老师应该多关心儿童成长,并及时准确的向家长们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心理状况[7]。
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一部分,他们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和美化做了无私的奉献,为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
在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牺牲了对子女教育时间,我们应该更好的关心农民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因为他们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希望全社会有识之士能够重视和关爱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吴倩岚.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
析[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王晓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正方略探析——以重
庆市璧山县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谈晓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农村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未知,2011,(9).
[4]周华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以江西省吉安市青
原区为例[j].南昌大学,2011.
[5]梁丽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
[6]何应.走进农村留守儿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7]信环霞.浅谈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