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课.ppt课件

评课.ppt课件

– 传统的,现代的;
3.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是否注意:观念问题 – 措施得力:能力技巧问题
4.教学(学习)效果(效益)
“以学论教”“以学定教”
– 教学的本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生
会学,让学生乐学。从这一意义上讲,应该把评课的视角由以 往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向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参 与学习的过程与态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的效 果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即用“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 方法来引导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 改目标。
课堂教学基本功
1、教学设计 2、教学态度 3、教学方法 4、组织与应变 5、教态 6、教学语言(设疑提问,启发) 7、演示实验 8、教学媒体(传统,现代) 9、导入与结尾 10、板书与板画(黑板,计算机)
5.教学基本功
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成败最关键的 因素是教师,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执教者 的教学理念、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设计、驾驭 课堂的能力以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教师 苦练基本功,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基础,同样也是锻炼自己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过程,是实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成为 名师的过程。
1.科学的教育理念
要有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 , 不 学习理论,不运用理论,就不可能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高屋 建瓴地审视课堂教学的优劣,就看不清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要深刻领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的内涵,切实把握该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应担负的 任务,认真分析和把握教材各部分乃至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要 求,努力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素质化,这是上好课、评好课的 前提条件。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紧紧围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进 行,(注意不能仅仅以“双基”为目标) 科学的教学理论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 生,为了学生一切 ;提高学生的素质 ,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细微 之处看理念;------)
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目标
– 科学合理、全面规范、明确具体;
科学合理:
– 就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综合分析各项教学
资源(包括教材、学生、设备、设施等)的基础上, 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和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层次学生的学(课堂教学预案)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结晶(教师教学素质与教学基本功的综合体现) 教案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备忘录) 教案是教学检查的基本依据之一 教案是总结教学经验的参考资料之一 教案是交流教学经验的一种形式
教案应该是自己的教学设计结晶(要有自己
的特色风格)
教案不是课堂实录 教案不应该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 教师必须会编写教案(教师基本功之一)
– 三维目标,行为动词(课标P6 )
明确具体:
– 便于评价测量(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包括行为主
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具有可操作 性;
3.教学(学习)过程
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1.主要的教学方式
– 传授,探究,自主,合作,讨论,综合;-----
2.应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编写文字的,电子的; –编写详细的,简略的; –编写的格式
• 因人因时因需要而异
三、评价的“指标”(要素)
1.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 3.教学(学习)过程 4.教学(学习)效果和效益 5.教学基本功 (两个问题:教什么---内容,目标
怎么教---教学过程,手段方法,基本功, 效果,----)
并非淡化教师作用
– “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学为主体、
学为中心的理念。但并不是要削弱和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事实上是要借助这种评价方法,更加突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 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地位。
要讲究效益
⑴静态的
知识考查(达标评价,过程中的评价)
⑵动态的
从课堂教学的表象来看(具有不可测性)
新课程的知识观
价 值 强调知识的育智、 育德、育美功能
传统课程的知识观
主要强调物理知识 的育智功能
类 型
侧重过程的方法性知识和体 重视结果性知识和确定性知 验性知识, 识,忽视过程性知识 知识以非确定性方式呈现 主动探究、建构 被动接受
习得方式
选题范围
加入现代物理知识,加强物 以经典物理学知识为主 理学与社会、科技以及日常 生活之间的联系
评课ppt.
一、好课的标准
好课的 ( 模糊的 ) 标准不妨作这样一个简要的 表述:既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符合素质教 育要求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 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从教师的 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的课 才是好课。这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也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引导。
“好课”应该具有的特点
1.应该是“实惠课”(三维目标,注意基本的载体,要有重点)
(新的知识观 )
2.应该是“科学课”(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的科学,实事求是) 3.应该是“特色课” 4.应该是“创新课”
物理新课程知识观 与传统课程知识观的比较
1.知识的价值——从单纯认知到情感陶冶 2.知识的类型——减少终结性和确定性。增加过程性 和非确定性 3.知识的习得方式——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4.知识范围——从学科本位到有机整合
能观察到的学习效果无非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情绪 是否高涨(积极参与:行为,思维?);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在课堂 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在师生、生生相互碰撞中, 有无创新火花的迸现;在反馈中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等等。
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行为,思维? 学生积极参与的数量:注意个别人的参与掩盖多数人的 参与(注意弱势同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