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演讲稿共49页文档

工程材料演讲稿共49页文档


回弹仪构造
超声法
超声法
拔出法
1.2 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
4)钻芯法 钻芯法检测的特点:检测结果直观准确,但操作复
杂,对混凝土有轻微破坏。 5)拔出法 拔出法检测的特点:检测结果直观准确,但操作复
杂,对混凝土有轻微破坏,结果离散性较大。 6)瞬态激振(敲击)时域频域分析法(小应变法) 适用于基桩检测,特点是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结
⑤ 因材料、施工不良而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
1.2 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
1.2.2结构无损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超声法(声速法) 超声法检测的特点:检测过程无损于材料、结构的使用性
能;直接在结构物上检测试验并推定其实际强度和缺陷性 质;重复和复核检验方便,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2)回弹法(表面硬底法) 回弹法检测的特点:简单方便,但离散性较大。 3)超声回弹综合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的特点:可以减少各种因素对结果的 影响,可弥补两种方法各自不足,测试精度较高。
2.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2.1.2影响硬化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耐久性) 硬化混凝土抗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的水灰
比。骨料级配也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重要因素。 硬化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石中气
孔含量与孔径分布。引入一定数量的均匀气孔,可 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硬化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主要与水泥品种 有关。水泥中C3A含量是影响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 的主要因素,C3A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 蚀性能越差。
果较为精确。 7)地质雷达 主要用于大面积混凝土质量检测,如隧道衬砌混凝
土的检测。其特点是检测快速,结果准确。
2.熟悉混凝土质量评定方法
2.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2.1.1影响新拌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拌混凝土质量主要包括①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混凝土的②
和易性。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品种及外加剂
砼强度等级
表1.1混凝 土强度标 准差
生产单位
(MPa) <C20
C20~C40
>C40
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3.0
4.0
5.0
现场集中搅拌施工
3.5
4.5
5.5
1.2 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
1.2.1进行结构无损检测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无损检测以确定
结构混凝土强度:
① 缺乏同条件试件或标准试件数量不足; ② 试件的质量缺乏代表性; ③ 试件的抗压试验不符合标准规定; ④ 对试件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有怀疑;
水性好的混凝土泌水量小,保水性差的混凝土泌水量大。 混凝土离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粗骨料及细骨料的级配。
2.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2.1.2影响硬化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①水灰比和②水泥 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 泥品种则对水泥强度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的种类。(w/c,养护温度也有较大影响), 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
保水性和泌水性。 混凝土流动性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混凝土黏聚性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含砂率(灰砂比)。 混凝土保水性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品种、用量与细度。 混凝土泌水性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品种、用量与细度。保
碳化环境、氯盐环境
别及作用等级
碳化环境 (T1、T2 、 T3)
氯盐环境 (L1 、 L 、 2L 、 3L4)
化学侵蚀环境 (硫酸盐侵蚀,盐类结晶侵 蚀 ,酸性侵蚀 ,二氧化碳侵蚀 ,镁盐侵 蚀 :H1 、 H2 、 H3 、 H4)
冻融破坏环境 (D1 、 D2 、 D3 、 D4
工程材料
1.熟悉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程序及无损检测 2.熟悉混凝土质量评定方法 3.熟悉水泥品种、质量检验评定方法及常
用水泥的使用范围 4.熟悉常用建筑钢材种类、钢筋原材质量
检验评定方法 5.了解骨料种类和质量检验方法
1.熟悉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程序及无损检测
1.1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程序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应根据①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
C30~ C45
≥C50
<2000 <1500 <1000
<2500 <2000 <1500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混凝土耐久性的一般要求
设计使用 年限级 别
一(100年)
表3.4.3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
二(60年)、三 (30年)
环境作用 等级
L1
硬化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受①混凝土强度和②骨料弹性模 量影响最大,骨料弹性模量越大,混凝土弹性模量越高。
硬化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主要受水泥的品种与水泥用量 的影响。一般来说,水泥强度发展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 越高,混凝土徐变越小;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的产生, 主要是由水泥石的收缩引起,而骨料的收缩与徐变基本可 以忽略不计,因此,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与徐变越 大。
②耐久性能、 ③选定的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以及④ 混凝土施工工艺对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混凝土拌合 物的技术性能要求,⑤ 由国家认可的试验室按照国 家现行有关试验规程,通过试验确定。 1.1.1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的确定 ①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确定:
fcu,o=fcuk+σ1.645 式中σ为施工单位强度标准差,也可按表1.1选取;
磨蚀环境 (M1 、 M2 、 M3)
表3.2.1 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设计使用年限 级别
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

60年

30年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混凝土耐久性的一般要求
表3.4.2 混凝土的电通量(库仑)
二(60年)、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一(100年) 三(30
年)
<C30
电通量 (56d),
fcuk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强度等级)
②混凝土水灰比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 由施工配制强度和耐久性确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有 最大W/C限制) 选取合适的③单方用水量及合适的砂率,以满足混凝土和易性 的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1.1.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砂石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 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并应有施工配料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