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_王恕成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_王恕成
3.6
3.5
G 溺爱型
22.4
26.2
24.5
20.0
23.3
H 盲从型
48.3
49.2
45.3
25.5
42.3
I 矛盾型
44.8
18.0
17.0
14.5
23.8
J 不一致型
60.3
44.3
67.9
43.6
53.7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和“不一致”等三个纬度上, 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 超过了一半, 说明这三种是当前初中生亲子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不良类型。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PCRR) , 进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 当前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总体良好, 而“消极拒绝”、“积极拒绝”
和 “不 一 致 型 ”初 中 生 亲 子 关 系 中 最 为 普 遍 的 不 良 类 型 。
关键词: 初中学生; 亲子关系; 特点; 趋势; 测验
中图分类号: G78; G635.5
表 1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结果概念内涵
拒绝的 态度
A 消极拒绝 父母对子女所说的话不理不睬, 忽视, 不关心, 不信任, 感情不好等态度。
型 B 积极拒绝
父母对孩子有体罚、虐待、威吓、苛求、放弃养育责任等态度。 型
支配的 态度
C 严格型 D 期待型
父母对子女虽有爱, 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 督子女。 父母将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子女身上, 忽视子女的天赋能力, 希望子女完全 遵从父母的要求去做, 即望子成龙。
指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 例如父亲严厉, 而母亲放纵; 父亲斥责子女时, 母亲却来 J 不一致型
阻止。
2.3 方法。以班为单位, 利用午自修时间, 集中施测。数据全部由 VFP6.0 输入, SPSS11.5 进行统计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亲子关系现状分析
表 2 各年级各项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所占比例( %)
具体来说: AB 二个纬度上, 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普遍较高, 六年级最高, 分别达到 67.2%、72.4%。这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对子女存在拒绝的态度, 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可能因为社会 竞争激烈, 父母工作繁忙, 压力又大, 自顾不暇, 因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父 母出于“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 不断把自己的意志、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 美其命曰“为孩子的 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 让孩子学这学那, 实际上父母本身就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 缺乏对子女心理 需求的意识和了解。其三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过分“严格”与生活上的过分“宠爱”, 相伴而生的是孩子 生活能力的低下、情商的匮乏。孩子对父母的不知感恩, 反而又造成家长态度等方面变化。其四父母与
盲从型纬度上, 6- 8 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较为集中, 但到 9 年级却有下降较明显的趋 势。这可能与 9 年级面临中考的学习任务有关; 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件大事, 当今社会, 中考失败意 味着高考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变小; 所以,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 都相当重视。家长的重视, 从某种角度来 说, 就演变成控制孩子的任性。
第9卷 第1期 2007 年 2 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Vol.9 No.1 Feb.2007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王恕成
( 象山文峰学校, 浙江 象山 315700)
摘 要: 亲子关系是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选取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 - 9 年级的学生, 采用
67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1 期
孩子共处的时间减少, 而父母往往将这有限时间变成纯粹的教育时间, 对于跟父母缺乏交流的孩子来 说, 最需要的并非学习和思想上的关心, 孩子缺少的是亲情。
严格型纬度上, 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均在 15%以下, 8、9 年级仅为 6、7 年级的一半。 这表明父母已有一定的教养意识, 能够注意尽量不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去监 督子女; 并且, 家长的这种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增加, 民主的程度越逐渐提高。
收稿日期: 2006- 11- 10 作者简介: 王恕成( 1962- ) , 男, 浙江宁海人, 象山文峰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66
王恕成: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保护 的态
度
服从 的态
度
大致与期待型相同, 为了能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地去照顾, 尽量给予帮助和嘱
E 干涉型
咐。 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业、健康、朋友、前途等, 具有完全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 因而对
干涉型纬度上, 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在 20%- 30%之间, 且随着年级的提高, 干涉型的 人数比例逐渐降低。这一变化趋势, 契合 6- 9 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 6 年级的学生, 尽管已经开始 学习初一的课程, 但他们的心理意识大多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依赖性强, 独立性弱, 父母对孩子的关 心、爱护、照顾也较多, 会尽量给孩子以帮助和嘱咐; 随着年龄增长, 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提高, 独立性 增强, 父母也应相对稍微减少一些关注, 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 使他们感到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控 制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560(2007)01- 0066- 04
1 引言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初中阶段(12- 15 岁)的学生, 正处于青春期, 生理和心理都获得了迅速
的发展, 这使得他们成长遇到很大困难,从而表现出特殊的行为特点。实践过程和媒体报道均表明和 提示我们: 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已有文献表明, 相对于儿童期, 初中生亲 子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初中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 亲子依恋的行为特征发生了变化, 对父母的情感表露及对自己私密的袒露减少, 但亲子间早年所形成的情感依恋仍会持续到青少年时 期, 并不因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而中断。在性别差异上, 女生与父母比男生与父母更为亲近, 也有更多 的沟通, 并且无论男生、女生, 与母亲的关系比与父亲的关系都更亲近; 初中生对儿童期亲子关系中父 母的单向权威日益敏感, 力争双向平等和更多的自主性; 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增加, 双方都认为没有 以前和谐; 父母( 特别是父亲) 对子女的控制和限制日益减弱。本研究旨在抽样调查初中生亲子关系的 现状, 描述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采取整班取样法, 选取象山文峰学校( 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 至 9 年级各一个班同学为被 试, 总人数为 250 名, 有效样本为 227。男女生比例 1: 1, 测试工作于 2006.年 10 月进行。 2.2 材料。家庭亲子关系测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R)。该测验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修 订。它将不良好的亲子关系分为 5 种态度、十个类型, 每一个类型有 10 道题, 每种类型满分为 100, 得 分<50, 被认为可能存在该种不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十个类型的概念内涵介绍见表 1:
参考文献 [1] 吴念阳, 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04, ( 4) : 812- 816. [2] 袁书华.不良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中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J].青少年研究, 2003, ( 2) : 45- 46. [3] 陈丽娜, 张明.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 1) : 87- 91.
期待型纬度上, 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也均在 15%以下, 在 8 年级达到最大值 11.3%。 期待型纬度, 反映的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程度。数据结果表明, 大部分父母在这一方面的 态度是理性的, 没有忽视子女的天赋能力, 但变化趋势表明: 与其它年级相比较, 8 年级时, 父母与子 女的看法差异相对更大些。
68
王恕成: 初பைடு நூலகம்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4.2 慎用家庭惩罚, 把握好教育时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父母使用严厉惩罚往往导致孩子具有很强 的攻击性。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通常是在奖励或惩罚之后。受到奖励后, 孩子的身心倾向于肯定, 最 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受到惩罚时, 一种情况是因惩罚而产生消极的甚至对抗的情绪, 此时不及时疏 导, 就可能潜伏不良后果; 另一种情况是, 孩子“锐气顿减”, 显得格外顺从, 这就给父母提供了谈话的 机会。因此, 我们提倡父母在惩罚后, 能做好相应的善后措施。 4.3. 提高父母自身修养。研究表明, 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因子关系。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 可在某 种程度上抑制或减少行为问题, 特别是违纪和攻击性行为。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根据孩 子的心理特点确定自己的语言和行动, 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以更好地教育青少年。 4.4 学校的作用。建设健康的亲子关系, 不仅是子女与父母的责任, 也是学校的责任。因此, 学校应采取 一些措施, 如开设家长课堂、家长论坛, 讲座等形式, 帮助家长掌握一些与孩子相处的策略。 5 结论
矛盾型纬度上, 7- 9 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相对集中, 而 6 年级则高达 44.8%。这表明父母的管 教态度有时缺乏一贯性, 即对子女的同一行为, 有时斥责、禁止, 有时却宽恕、勉励。
不一致型纬度上, 除 7 年级外, 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均超过半数。这表明在管教孩子 时, 父母的态度常存在着不一致, 例如父亲严厉, 而母亲放纵; 父亲斥责子女时, 母亲却来阻止。这一状 况可能是由于中国人传统的管理哲学— ——一人扮红脸, 一人扮白脸, 或者说是“胡萝 卜加大棒”的 策 略。 3.2 亲子关系的性别差异分析
不安型纬度上, 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相当低, 均在 5%以下, 也是整个测验中比例最低 的一个纬度。这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业、健康、朋友、前途等, 具有理性的看法, 不存在不必 要的担心和不安, 也没有对孩子过分负责, 过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