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的教育制度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0—2011学年第2学期)课号: 054TS1ATS 课程名称:美国文化改卷教师:学号: 106020110 姓名:毛丽敏得分: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年轻的国家,相比之下,它的教育起步也较晚,但是他的发展却极其迅速。

仅仅从我身边的例子来讲,高中班里50个人,就有8个人求学美国。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整体的社会发展更好,更有利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美国的教育实在是强大。

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十名中有六所大学来自美国,而前一百名中美国大学的比例达到了30%。

更不容易的是,美国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为98%。

那么,是什么使得一个建国史、教育史都短暂的国家,在教育方面也能同国力一样,呈现这样强势的姿态呢?本文将结合课堂知识和查阅的资料来对美国的教育制度尽心更简单的分析。

一、美国教育历史回顾教育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内容之一,与国家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十七世纪马萨诸塞海湾殖民时代,首批英格兰移民中就有不少毕业于牛津与剑桥。

据估计,当时每四十到五十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大学生,这种高等教育背景的移民使得他们十分重视教育。

而早期的英格兰移民也因为对宗教的虔诚,需要文化来亲自读懂《圣经》。

这两方面因素促使美国教育起步,1636年建成了哈佛大学,1639年建成威廉·玛丽大学,1701年建立了耶鲁大学。

在美国独立以前,在那片土地上便已有了39所独立学院。

164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一项家长必须送子入学的法律;1647年,又出台了一项更为严格的法律,要求各城镇必须建有学校并配备师资。

其他州也纷纷效仿。

在短短四十年中各州都建有公立学校。

独立战争后,美国颁布的《西北部法令》规定,各城镇必须预留至少一平方英里的土地用于建学校。

法令要求西北各州必须建立公立大学。

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教育不断发展。

1827年马萨诸塞州再次率先要求大城镇必须建有公立中学,其他州也紧跟其后。

1825年至1850年间,公立教育在全美确立,各州都建立了无宗教歧视、无经济条件限制并对所有学童开放的基础教育系统,许多公立大学和学院也相继问世。

它们连同大量的私立大学一起充实了美国的教育。

二、学制结构和各等级学校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

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

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美国现行学制还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

由于实行彻底的教育分权制,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学制。

美国现行学制基本上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12年,高等教育4年,加上研究生院,总计学程为20年左右。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大致可分为保育学校(招收3~5岁的儿童)与幼儿园(招收4~6岁儿童)两类;初等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注重开发孩子的潜能;美国的中学主要有四年制、六年一贯制和三三制三种,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兼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也有单独设立的普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特科中学和其他中学;而美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课分为四类,分别是两年制学院(社区学院)(相当于大专)、文理学院(四年制学院)、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学院。

三、教育管理美国教育管理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在美国,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

早在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就已明确规定,联邦政府不具有管理教育的权限,教育由各州专管。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的职权是十分有限的,其主要职责是按国会意图向各州分配教育拨款,以及向美国国内学生提供奖学金等。

美国各州设有州督学或教育厅长,负责制订全州的教育政策,并领导所属机构在州内贯彻这些政策。

而各州则根据州法,除了设立州教育委员会、制定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外,大都把有关公立学校的经营权限交给了地方学区,因而初等、中等教育的管理权实际上属于地方学区,确立了以学区为主导的地方公立学校管理体制。

而美国的私立大学由主办大学的机构遴选的校董会掌管行政权。

公立大学校董会对决定本校的方针和各项规定,也有很大的自主权。

美国的大学各有特点,从教学方针、专业设置、考试项目到诸如TOEFL录取分数、收报名费等小问题,都各不相同。

四、教育目标西方的教育方式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

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教育的目的,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美国学生的学习以探索为主,旨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美国教育的优点是注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这可以为进入一个注重创新思维的社会做准备。

其教育目标正是和创造人才密集型社会的要求相符。

五、教育经费现代美国学校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拨款,它是美国学校教育所需资金的主要的和基本的来源;二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筹集部分资金。

其教育支出占全国GDP的6%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准的5%。

然而在财政预算紧缩情况下,私人捐助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一些私立学校还需要从学费中获得很大比例的行政费用支持。

六、校历制度美国大学由于行政管理分散,各院校使用的校历制度也不同。

最常用的学期制和学季制。

学期制一年大约三十至三十二个学习周,分两个学期,每学期制十五至十六个学习周。

起止时间一般是九月初到十二月末是第一个学期,也叫秋学期;一月至五月中是第二个学期,也叫春学期。

暑期是假期,可长达六至十周。

大约百分之五十八的美国学校使用这种校历。

所以相信很多国内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还在艰苦奋战于期末论文、期末考试时,一大批留学的同学都轻轻松松地放假回家、四处旅游玩乐了。

学季制一年大约三十至三十三个学习周,分三个学季,每学季十至十一个学习期,另外还有一季是暑假。

起止时间一般是九月中至十二月初为第一学季,即秋季;一月至三月为第二季,即冬季四月初至六月中第三季,即春季;暑季是假期,长约十三周。

大约百分之二十四的美国院校使用这种校历。

此外,还有少数学校使用另外一些校历制。

一种与国内中小学的学期制类似,。

即第一学期(九月开学)和第二学期(二月开学)各四个月。

另外,还有将一年分为三个等长学期的三个:学期制开学时间分别是八月、一月和四月。

七、教育发展新趋势美国特许学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公立学校,它由公共教育经费支持,由教师、家长、社区组织、企业集团或个人开办并管理,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学区的公立学校。

自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创立第一所特许学校以来,在美国公共教育中,一种新型的学校——特许学校蓬勃发展,为公共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特许学校促进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促使一些公立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为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小学学校管理提供了新模式。

除公立学校和学区以外,美国政府也开始为家庭学校提供支持。

目前,美国的每个州至少成立了一个家庭学校协会,有几个州还在开始发展地区协会。

在美国全国范围内,为家庭学校提供支持的公共计划也日益兴盛。

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

家庭学校以家庭为核心,学生几乎不与学校保持较为正规的联系。

家庭学校使学习有更弹性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使学习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使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要。

家庭学校虽然比学校教育要自由得多,但仍有一定的制度和规范;并且家庭学校进行的是初等和中等阶段的教育,学生要接受高等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测试来评估其教育质量。

八、美国的高等教育受欧洲早期移民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的起源是培养绅士和牧师的,并不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

美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史1860年至1900年间及二战后的三十年。

随着1876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始了其发展的历程。

到19 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已有20 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学。

1900 年美国大学联合会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已形成了一个研究型大学的群体。

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上的民主化都向传统的以四年制本科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结构提出了挑战,激发了美国进行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加速发展公立的两年制学院——社区学院,大量培养技术工人、初中级技术人员和服务业所需的各种人才,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分权和非集中化是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特点,在该教育管理体系中联邦政府、州政府、民间认证机构和高校自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根据美国宪法,高等教育由各州负责管理,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没有直接管辖权(军事院校除外)。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的职权是十分有限的,其主要职责是按国会意图向各州分配教育拨款,以及向美国国内学生提供奖学金等。

美国绝大部分州都设有高等教育委员会。

高等教育委员会主要通过宏观调控以促进和保证本州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州政府通过拨款和立法来宏观调控公立高校的发展方向。

这一举措对于经济不能自立的公立高等学校来说非常有效。

州教育主管部门对私立高校的设立和学位授予权均采取许可证管理制度,而管理的尺度各州宽严不一。

美国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不同,实行由政府部门负责学校“注册”事务,由民间行业协会进行“认证”事务。

经“注册”的大学培养的学生有可能是优秀的,有可能是合格品,也有可能是劣等品。

经过“认证”的大学培养的学生起码是合格的大学生,因其教育质量确有很大保证。

在公、私立院校教育质量方面,州政府更多地依靠民间认证机构的认证,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利益。

因此,认证才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

以上便是我根据课堂所学与自己的一些涉猎,提出的一些较为粗略浅薄的个人看法,偏颇之处,还望老师指正,谢谢!参考文献:1、陈廖娜:《美国教育史概略》,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总第51期)2、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31-38页3、徐双荣:《美国特许学校面面观》,太原;教学与管理,2000年9月,73-7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