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郎河流域特性分析

五郎河流域特性分析

五郎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王明怀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
摘要:采用五郎河流域总管田水文站及所属10个雨量站44年历史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五郎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等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为合理开发和利用五郎河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关键词:五郎河流域统计分析水文特性
1.流域概况
五郎河属金沙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跑马坪乡弯钩梁子,经战河乡、西布河乡后,流入永胜县光华乡、松坪乡、三川镇等乡镇,于永胜县大安乡金安桥汇入金沙江。

流域形状为扇形,流域总面积为2196km2,总管田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2083km2,河道长86.1km,是丽江市最大的一条金沙江之流,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五郎河流域属横断山系的高山峡谷区,山高谷深,河流深切,地貌形态受构造断裂带的控制,形成不同的地质单元,总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丛山环绕,山脉多为南北向和东西向。

五郎河上段开阔,中下段切割较深,呈“V”字型,河流两岸陡峭险峻。

流域最高处为松坪乡的拉麻山他尔布子,海拔高程3953.3m,最低处为汇口点,海拔高程1287m。

五郎河地质构造属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岩层分属尖山营组、沧浪铺组、烂泥箐组等,岩土多为灰岩、砂岩及泥岩等组成。

由于流域内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条件影响较大,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岩土风化剥蚀强烈。

流域内主要支流有战河、鸡腊河、清水河、西布河、沙力河、中泥河等主要河流,五郎河流域水系见图1:
图1 五郎河流域水系图
2.降水
2.1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份,该时段内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2.6~95.5%,冬春降水稀少,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4.5~7.4%。

最大月降水量一般出现在6~9月,四个月降水量之和占年降水量的79.1~83.0%;最小月降水量多出现在12月及次年1、2月,三个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2.1%。

五郎河流域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见表1。

表1 五郎河流域代表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统计表(mm)
该流域单点暴雨极为频繁,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每年单点暴雨(日雨量大于50mm)约10~20次,是单点暴雨较为突出的区域。

流域内降水量的地域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高值区(松坪、木尔坪、羊坪及杨柳河等)年降水量可达低值区(总管田、战河等区域)年降水量的2倍以上。

2.2 时段雨量分布特点
五郎河流域暴雨量级较大,总管田站24小时暴雨均值为69.2mm,Cv=0.20,6小时暴雨均值52.4mm,Cv=0.22,实测一日降水量最大值227 mm(羊坪中继站2004年8月3日)。

暴雨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其特点是:降雨历时短,但强度大,频率稀遇。

如梁官站1980年6月27日实测1小时暴雨量为61.7mm,6小时暴雨量126.4mm(三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130.8mm;2004年8月3日羊坪中继1小时暴雨量55mm,6小时暴雨量203mm,24小时暴雨量227mm(近百年一遇),其量值在丽江市整个区域均属高值。

2.3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1087.4mm,年际变化比较明显,中部和南部变率较大,最大、最小年降水量差值在2.0~2.6倍之间;北部变率较小,其差值在1.7~2.1倍。

全流城内最大、最小年降水量相差在1.7~2.6倍之间,C V值在0.15~0.19之间。

五郎河流域代表站年最大、最小降水量相差情况见表2。

3 径流
五郎河流域(总管田水文站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29.1m3/s,折合年径流量9.16亿m3。

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补给,河川基流小,洪峰水量集中,洪峰水量的大小取决于降水。

因此,河川径流的变化与降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也可以说,降水的时空分布决定了径流在年内、年际及时段上的分配特征。

3.1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地表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的年内分配极为相近,径流主要集中于夏秋雨季,6~10月的
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3%。

从年降雨量和年径流量相关关系分析,五郎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7.4mm,平均径流深435mm,年径流系数为0.40。

3.2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五郎河流域中下游植被稀少,水分涵养能力差,地表对径流的调蓄作用小。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是五郎河流域的一个重要特征。

据总管田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9.16亿m3,而最大年份(1966年)为16.8亿m3,最小年为(1960年)4.95亿m3,相差3.4倍。

4 洪水
五郎河流域地处横断山系的高山峡谷区,中上游相对开阔,下游山高谷深,河流深切,河道比降较大(平均为14.8‰),下垫面水份涵养能力差,遇暴雨极易产生峰高量大的洪水,且年际变化较大,据总管田站1959~2004年实测资料分析,年最大洪峰流量976m3/s,最小为148 m3/s,前者是后者的6.6倍。

洪水陡涨陡落,一般洪水一次洪水过程2~3天,涨程8~12小时,多为单峰;较大洪水因降水历时较长,多为复式峰,洪水历时7~10天。

5 泥沙
5.1 输沙量的年内分配
五郎河流域各支流来沙量主要集中在5~9月,这期间产沙量最大的时期又集中在暴雨洪水期,输沙量在年内分配中集中程度较降水、径流更突出。

据统计,7~9月份内输沙量可占全年输纱量的72.5~98.5%,有些年份甚至一次洪水过程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70%以上。

产沙和输沙在短时段内高度集中是五郎河流域输沙量年内分配的一个重要特征。

5.2 泥沙特征
一般情况下,洪水期(5~10月)含沙量大多在0~121kg/m3之间,2000年6月20日观测到最大含沙量为287kg/m3,出现高含沙水流状态。

沙峰与洪峰趋势一致,但60%~80%的沙峰值滞后于洪峰值约0.5~1.0h,即洪峰在前,沙峰在后,沙峰往往出现在洪水的落水段。

含沙量高是五郎河流域泥沙的一个突出特征。

据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53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55万吨。

6 蒸发
五郎河流域内仅有总管田水文站采用E601型蒸发器进行蒸发观测,用1991~2003年观测资料分析,总管田站多年平均蒸发量1284mm,日最大蒸发量12.3mm,最小蒸发量0.0mm。

7 结语
五郎河属金沙江一级支流,是金沙江上段一条重要支流,也是丽江区域内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一条重要河流,分析其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特性,对促进该流域水能、水资源的开发利
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通过对总管田水文站及所属10个雨量站历史水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五郎河流域径流、降水、泥沙、蒸发等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五郎河水资源以及搞好五郎河流域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基本水文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年鉴(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

[2]丽江市水文局.总管田水文站水文观测资料(1961~2004年)。

作者简介:王明怀(1971-),男(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勘测和水文情报、预报工作。

相关主题